台湾能做中国的中心和门户吗?

上海附近的大小洋山港已经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吞吐口。
上海附近的大小洋山港已经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吞吐口。
Getty Images
第6期
陈博志(台湾大学经济学系教授)

自从中国改革开放而台湾也终止动员戡乱时期并允许两岸经贸往来之后,台湾该和中国发展怎样的经济关系,一直是台湾政策争议的核心。有些人因为担心中国在政治军事上敌视台湾的态度,或者担心两岸经贸往来对台湾的劳工等弱势者不利,因而对两岸经贸往来采取比较保留的态度。 也有些人因为对中国的认同,或者因为认为台湾可从中国得到很大的经济利益,而主张积极发展台湾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在后面这一类主张中,很响亮的说法就是:台湾可以做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对外的门户,因而可以由此得到极大的利益。然而这种想法是极为一厢情愿的。

台湾是否能成为亚太经济活动中心?

台湾不管是在世界上或和中国比,都只是一个小国。但由于早年中国历史自我中心思想的教育,很多台湾人仍以为国家要大,要做别人的中心才好。因此明显大于台湾的中国开始发展之后,有些人心里可能有点失落感,甚至因而阿Q式的想要反过来在中国拥有重要的地位,也就是要做中国的中心和门户。这种自大的想法可以十多年前政府提出的亚太营运中心政策为代表。

当年提出的亚太营运中心政策说「要让台湾成为亚太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点」。这样的雄心实在很大,但也很不切实际。台湾若是亚太的经济活动中心,那东京、大阪、首尔、上海、香港、洛杉矶、旧金山岂不都成了台湾周边的卫星或比较不重要的地方?

而为了让这种梦想看来可能,当时有人就拿中国来作为我们虚拟的本钱。当时的推论方式大致上是承认台湾太小所以不能做亚太的中心,但若把中国纳为台湾所用,让中国做台湾的腹地,让台湾做中国的中心和门户,则因为中国很大,台湾的地位就重要起来,可以进一步做亚太的中心。这样的构想听起来有点道理,但现实上却是不可能的,因为台湾做不了中国唯一的中心和门户。

台湾要做中国的门户及亚太营运中心的构想其实都学自香港。在中国尚未改革开放之前,香港是中国对外的主要窗口和门户,香港也因此得到不少利益。因此不少台湾人就开始想得到这个利益。有人说,中国出口品若都来高雄转运,我们只要由转运中赚到百分之几就可赚到好多钱,高雄就可以是世界大港。然而中国货为何要来高雄转运?当初很多人的想法是中国海港不足且设备不好,所以要用小一点的船运来高雄换大船。这些人以为中国愈来愈大,我们这种转运的生意也就愈来愈大,我们就可以成为极大的航运中心。亚太营运中心政策的海运、空运、媒体、电讯、金融等等中心,都是建立在这种中国自己不会有本事提供这些服务的前提之下。

当邻居发达后,还会来租我们的客厅?

假设我们家隔壁有户穷人,自家没有客厅,因此当有人要来他们家相亲时,只好租用我们家的客厅。试问我们若看到他家开始发达起来,有很多访客要来谈生意,因此要常租用我们的客厅时,我们是否要大肆扩建我们的客厅,以便在他们更发达之后收他们更多租金?当然不是!因为他们家发达了就会自己盖大房子和大客厅,不必再租用我们的。中国发展之后当然也会盖自己的海港和其他设施,不必一直借用我们做它的门户。

这几年中国各地已兴建许多港口,有的吞吐量或设备已超过高雄港。我们当初若更积极扩张设备而争取到更多中国货来台转运,现在面对的将是转运生意的逐转减少,以及已扩张之设备的闲置和浪费。但有人不明白这么简单的道理,却把亚太营运中心政策的失败怪罪给两岸政策不够开放,甚至说当年亚太营运中心若做成,上海可能就不会建大小洋山港。这根本并非事实。

香港就是很好的例子。香港的港埠经营竞争力一向高于我国,香港和中国直接连在一起,而且完全三通直航甚至火车都直接开过来;香港附近又是中国最发达的出口地区,而且中国政府又特意支持香港。但是,香港附近的中国城市一样盖了许多港口和机场,香港作为门户的地位一样在萎缩。中国贸易量增加之后,若不自己多建海港,连要把货运到台湾或其他地方转运都有困难。而中国自己既然建了大港,货又多,为何要到其他地方转运?

在全球竞争的环境中,任何地方要发展,主要都要靠自己的本事,而不是假设别人无知或别人乐于把他们自己能运用的资源和机会让给我们。主张台湾要做中国的中心及门户的人士除了常假设中国无能之外,也常以台湾是东亚的交通中心点为其立论基础。当年亚太营运中心报告说桃园机场到东亚主要城市的平均飞行时间在东亚各主要城市中最少,高雄到东亚主要港口的平均时间也最少,这即表示我们和各地的交通最方便,最适合当中心。然而,拿地图来看台湾横看直看都不像是东亚的中心点,技巧就在哪些算是重要城市。

当初的计算是在台北北面和南面各选两或三个都市,于是我们看起来像在中心。航空方面只包括新加坡、东京、首尔、香港和上海,而不包括曼谷、北京、大阪、吉隆坡等大都市。港口方面也忽略了釜山、神户、大连、天津等等大港。由于所有应加进来的地方都在台湾的北或西方,因此合理地加进这些城市和港口之后,我们根本就不在中心。东亚从经济活动来看,日本占了一半,从人口来看,中国占了三分之二,两国合计占了东亚的绝大部分,而两国是在台湾的北面和西面,因此用任何合理的标准来挑选东亚重要都市,台北都不会是中心点。当年亚太营运中心政策的研究技巧地只选一部分城市以让台湾看起来像中心,并不切合实际。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大自然的神祕饗宴 ──松羅國家步道
  松羅步道位於宜蘭縣大同鄉松羅村,係縣內已開闢的6條國家步道之一。昔日的泰雅獵徑,經長年封溪保育後恢復生態,緊臨松羅溪整建而成…
盲人律師陳光誠其人其事
陳光誠生於1971年,本是山東臨沂的一個農民。他自幼因病致使雙目失明,後來通過自學法律知識,成為深受當地群眾歡迎的「赤腳律師」。 多年來,…
優化「會員經營」 開闢企業長久生存之道
所有企業都有其顧客群,尤其是消費性商品,會員經營帶來的「顧客終身價值」,是企業能長久生存的基礎。 「顧客終身價值」(Customer…
打坐靜修可開發特異功能
受狹隘的現代科學觀影響,人們對超能力的認識,依然停留在迷信、不科學的定義上。但科學家研究發現,有些超能力是人的先天本能,…
大江淘不盡千載東坡名
宋仁宗景祐三年(西元1036年)十二月十九日,在為萬古雲氣封閉的西蜀,在岷峨雪浪匯入長江的大雷之音中,一個嬰兒呱呱墜地,議者按其生辰解說「…
古人也愛吃燒餅油條與豆漿
「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餐是儲備一天體力的泉源。隨著現代化生活的腳步,已很少人在家自製早餐;走出家門,中西式早餐店林立,種類繁多、五花八門,…
「小女孩為清潔工撐傘」的背後
8月1日,一則配有小女孩為中暑倒地清潔工打傘圖片的〈清潔工中暑 小女孩撐傘〉的新聞,經中國廣東《新快報》報導後,馬上感動了無數讀者和網友。…
來自紐約的華人藝術瑰寶
中華文化淵遠留長,有超越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然而,歷朝歷代的璀璨文化今日已不復見。令人驚奇的是,就在幾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