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愛寶島

新台式拉面

Getty Images
第62期
鲁鱼

一提到拉面,大家马上就会联想到日本。日本的拉面确实很多系统,基本上有博德的浓豚骨口味,有喜多方地区的酱油口味,有北海道口味。最早期的拉面叫做支那面,是由中国人带进日本的。原因据说是因为很久以前,在日本东北喜多方地区做工的中国人受不了冷食,因此熬了汤底煮面条,放上蔬菜跟肉片来吃。没想到这样的吃法居然大受欢迎,后来各地也根据当地的食材,发展出各具地方特色的拉面。所以拉面有另外一种称呼叫中华面,在日本当地还是会常常看到。不过为了跟后来发展出来的日式拉面有区别,中华面维持着叉烧跟炒蔬菜的杂菜面原始口味。

但是很有趣的是,中国本地反而不常见到拉面这类汤面。我问过一些中国朋友,他们的解释挺有趣:面食多是北方人吃的,北方人吃面条并不太爱煮成汤面,觉得面汤糊糊的吃起来又烫又别扭,配汤吃菜比较自在些。南方人爱吃米饭少吃面,所以也不会发展出汤面这类的吃法。

以米食为主的台湾人却爱吃汤面,阳春面、切仔面、担仔面、粿仔条、米苔目,全可煮成汤面。外省伯伯也变出了牛肉面。日式拉面在台湾更是备受欢迎,标榜日系原味的拉面店一家一家地开。光汤面类的品项之多,我想日本也难以望其项背。为甚么汤面类的食物在这里受欢迎呢?我想原因其一是台湾人爱喝汤,又不想花太多时间吃饭的习惯使然;至于另一个原因,是喜欢食材混合在汤里的丰富香气。

有着族群融合意义的牛肉面在台湾已经越来越精致,俨然成为代表性美食,说是台式经典拉面也不为过。不过散发浓郁肉香的牛肉面,对于喜欢清淡口味的人来说可能稍重了点;而日系拉面的口味又多偏咸。

最近在锦州街,偶然发现到正好介于清淡与浓郁间的鸡汤面,一试二试之下让人颇是惊喜。招牌的叉烧煨鸡汤面,汤底是用整只鸡熬煮,加上蒸冬瓜与姜,整体的汤头不仅香甜更是清爽。鸡汤入口滑腴,姜片的辛香与冬瓜低调的清香,构成温润和谐的滋味。面体虽细,在汤里软滑却不烂,细嚼后会有淡淡小麦的香气,应该是压制得比较干的面条,是比较费工的作法。拉面里的叉烧是五花肉腌过再烤,入口即化,也颇出色。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叫做川邑拉面的店里,不仅装潢有特色,服务员的态度温和有礼又斯文,没有太制式的职业态度,多了一种诚恳。跟其他餐厅强调的专业效率不同,也是个有趣的地方。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大陸遊客陋習 港人也憋氣
台灣新政府上台的施政要點之一就是將鬆綁兩岸政策,打算7月份開放週末包機與大陸客來台觀光的新政策,希望藉此提升台灣經濟景氣。…
西藏的美麗與哀愁
西藏的美麗和神祕,如夢似幻:隨風飄搖的經幡、輕煙裊裊的白塔、經筒輕轉的信徒、晨鐘暮鼓的寺廟,它是令人神往的佛界淨土;白雪皚皚綿延千里的群山…
打造「飾品圖書館」 「冉冉」切入韓系時尚選品市場
2019年底成立,位在台北市信義區微風松高的第一家店,一開幕就做了300萬業績,隔兩個月馬上開了4家店,由台灣創業家打造的韓國飾品品牌「…
潛意識思路(TPD)探索 「擺錯位」可能毀掉一個人才
每個人都會擔心,「我真的有發揮所長嗎?」企業主關心的更是:「我有沒有請對人?」根據權威「蓋洛普路徑」調查,企業得以獲利的最重要因素,…
減肥餐廳走俏廣州
在中國有道是:「常吃餐廳飯,哪有不長膘(即肥肉)?」但近來的廣州卻出現了以吃餐廳飯來瘦身的一族。 據中國媒體報導,廣州的「減肥餐廳」…
阿基師獨門管理祕技大公開
他身形矮小,但行動利落,一點都不拖泥帶水。當快步走過餐廳,雙眼一掃,便能迅速指正主廚一個細小的烹飪動作。 他講話鏗鏘有力、雙眼炯炯有神,…
央視熱炒郭美美 遮一醜露百醜
中國官方7月29日通報了中紀委對前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立案審查,引起海內外媒體和坊間就此案展開的「爆料賽跑」。8月2日,…
愛上有機香藥草 當老農遇見璞草園
「當初被他的一份孝心感動,跳下來幫忙。」羅益勝口中的他,是GRANGE璞草園創辦人許仁和。 七年前,許仁和36歲,為了照顧爺爺和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