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弄里的原创经济

位在台北市中山北路小巷弄内的光一咖啡,带给都市人别有风味的小确幸。
叶俊宏
第163期
林茂昌
林茂昌为台湾知名的翻译家,翻译过多本重量级财经著作,如葛林斯潘的回忆录《我们的新世界》、畅销书《黑天鹅效应》、《师父》、《马丁沃夫教你看懂全球金融》、《大债时代》等。曾任台证期货总经理、期货商公会理事。自2004年即财务独立从事价值投资。2011年出版第一本着作《我的职业是股东》,广受好评。

几年前,我常去的一家理发厅突然关门了,当下不知道附近哪里有理发店,只好大街小巷到处乱逛,这才发现,原来附近的小巷子里,还有四、五家呢,虽然多数是家庭理发。那次,我还发现许多的小店家:有水电行、锁店、饰品、文具店、乐器家教等,当然更少不了各式各样的特色餐饮和个性店。这些店家有的若有似无,看不出是否还在营业;有的却十足的低调专业,精致高雅。无论如何,这是一种探索趣味,从此我便养成了没事往小巷子里钻的习惯,巷弄里别有洞天。

 

巷弄里的特殊品味和人文风情

巷弄经济虽不起眼,近几年来却有愈加旺盛的趋势,从早先只有台北的几条知名巷弄,发展到遍布全国各地,几乎成为台湾的特色之一,和夜市文化分庭抗礼。如今,巷弄美食、巷弄文化、巷弄之旅、巷弄个性店等,已经成了精致、深入而富地方特色的代名词,很多小店更是自由行观光客的必看重点。

在小巷子里开店,为甚么容易有特色呢?从成本来看,我认为最主要是因为店租远比大街上便宜,或者根本是自己的房子,没有租金压力。而且小巷子里反正客人不多,也没甚么竞争,不必那么紧张。就算不赚钱,损失也有限,大不了收摊就是了,更何况他们还可以随时试验调整新的做法。因此,店主可以完全依照自己的想法去经营,同时也很容易和客人有深入的互动。久而久之,特色店就自然形成了。当然,少数巷弄现在已是热门景点,租金应声上涨,此时再进来开店就不容易了。

而从消费面去看,这是消费偏好上的很大转变。人们除了去大卖场、Outlet、百货公司、连锁店购物之外,还愿意深入巷弄去探索,不是因为小巷子里更便宜或更大碗,而是因为巷弄里的特殊品味和人文风情。

我曾经在〈吃到饱的典范移转〉一文中提到,当消费者不再「以捞本吃到饱为己任,置个人品味于度外」时,商家必然也会跟着产生典范移转。他们心中的典范,会从讲求效率的代工大老板,转变为其它的指标性人物,也许是创意设计大师,也许是出版社发行人,当然,也许是巷弄小店的个性老板。

巷弄小店经营者的典范一旦大量形成,尽管个别的规模不大,仍代表台湾的企业文化起了革命性的改变,终于摆脱传统代工的束缚。当然,我们早就有自创品牌的成功企业,例如巨大机械公司的捷安特脚踏车,但那毕竟是少数,只有巷弄小店的全面崛起,才算是新世代的形成。一个以原创性为核心的企业思潮。

 

看到经济型态改变和转型的曙光

请别误会,我并不是不分青红皂白主张创意经济必然优于代工经济,而是说,在代工经济上,我们已经有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和典范了,而在独创性上,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认为,这些被看成只是「搞小确幸」的巷弄店家,将来很可能就是引领创意事业风潮的大将。他们将是台湾经济的新希望。

许多朋友都说我过于乐观,因为台湾经济这么糟糕,外在环境受到韩国和中国的强烈竞争,内部又有房市泡沫和所得分配恶化的问题,具体经济数字则是出口连九黑和第三季经济成长率呈负值,不论怎么看都是悲观才对。怎么那么胡涂,逛了几家巷子里的小店就认为台湾经济转型有望?

但我认为,经济无论多复杂,毕竟还是人的活动。因此,经济要转型,除了有赖政府投注资源加以引导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国人思想行为上的转变。而我的确在巷弄里看到改变和转型的曙光,在小确幸的背后看到创意交流和坚持不懈的热情。这是一群很有想法的人。

例如上期〈非文青观点〉一文中提到的万华仓库展场Anko西园,就是一位退休校长将家族位于巷弄中的闲置仓库,改造为一个咖啡厅兼展场,相当于一个艺文人士雅集。那不只是个喝咖啡看展的地方,更是新创意的激发场。另外永康街小玩子的「?什么」店则是一个年轻药师意外租了咖啡店,改造成个性小店,曾经举办33店长33天人情体验活动,邀请33位艺文雅士,每人当一天店长,展出每个人的特色。现在规模更大了,店主还标下梁实秋故居的经营权,提供艺文人士更优质的活动场所。

最后,我在写这篇巷弄经济时,经由Google搜寻,发现李仁芳教授最近出的一本新书《巷弄创业家》,同样主张巷弄创业家已经脱胎换骨,走创意经济路线,是经营思维上很大的一个改变,也是台湾下一波创意事业的「前行萌芽春草」。我一方面很高兴自己的想法不是荒诞不经;一方面却不免有些惊讶,人家早就有这个主张,并写成专书了,令我由衷佩服。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天母興蓬萊,不失傳的總統級台菜
陳春蘭忙進忙出,店內大小事一手包辦。   位於天母的興蓬萊餐廳,中午營業時間結束後,員工正圍在一起吃午餐。一位熟客走進來…
政府不該強制放長假
今年過年9天連假剛過,228紀念日又有4天連假,但天氣都濕冷,很多人並未能享受到假期的樂趣。我們該不該有這麼多和這麼長的長假,…
川普效應 新興市場掀資產拋售潮
川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後,投資者正在世界各地新興市場拋售資產。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報導,新一輪拋售從亞洲蔓延至歐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市場,…
揭開神祕「大外宣」計畫的面紗
從今年1、2月間開始,關於中國「大外宣」的新聞不絕於縷。這條消息的最早報導者是1月13日香港的《南華早報》。該消息稱,「…
新內閣不可重奏錯誤的七部曲
馬政府和劉內閣去年上任不久即犯了不少錯誤,當時我曾指出他們許多錯誤都是由七個問題所產生,即方向偏差、目標誇大、死守政見、草率行動、理論錯誤…
龜兔又賽跑了
小琦和美櫻是國中的同班同學也是好朋友,兩個人的學業成績都非常優異,常常不是分列前二名,便是並列第一。但巧妙的競爭,…
溫情滿人間
 1.    婚禮告吹 華裔女子改邀貧困孩童享宴席一場完美的婚禮是許多女孩的夢想,當夢想破碎時,…
宋祖英「國母」的國罵,誰聽?
攀著跟前國家主席江澤民的關係才能在中國的演藝圈占上一席之地的宋祖英,被中國老百姓諷稱為「國母」(可不是宋慶齡那正經國母的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