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回响2:育英国小 一个处处有书看的快乐天堂

小朋友聚精会神地听故事,情绪随着故事情节起伏。
小朋友聚精会神地听故事,情绪随着故事情节起伏。
倪健哲
第55期
倪健哲

走进南投县埔里镇育英国小校门,迎面二楼建筑以回廊连接,围绕成一个半圆广场;穿过中庭,眼前豁然开朗,隔着绿意盎然的庭园,「群落」设计的校园空间,让人误以为走错地方,来到了某一个「渡假村」!连接前后栋建筑的回廊旁花架上,垂下一串串艳丽的「黄金炮竹」,彷佛预告新年即将到来。

老师唱作俱佳 师生亲密互动

为了一探育英国小以「爱的书库」推广阅读教育的卓著成效,教务主任祝素兰带领我们来到二年甲班,教室内四周贴满了学生的创作,热闹缤纷。班导巫邕仪正准备上一堂阅读课,小朋友们将课桌椅挪开,在原木地板上席地而坐,以期盼的眼神等待老师「讲故事」。  

巫邕仪秀出绘本封面:「这本书的标题是甚么呢?」「再见小树林!」「那这标题是甚么意思呢?为甚么要再见呢?」「因为他要离开了!」「因为他要搬家,所以说再见!」「因为......」小朋友们踊跃地发表意见。就这样,巫邕仪以丰富的表情和声调「唱作俱佳」,从封面和封底的文字与图案开始,引领小朋友们进入故事情境中。小朋友的情绪随着故事情节起伏,在师生亲密的互动中,老师传达了故事的意涵,也挑起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

「这本书是『爱的书库』提供的,是许多热心的人捐助的喔!」巫邕仪提醒小朋友要心存感激。她说因为学期末,书箱已归还「爱的书库」,无法让小朋友一起读一遍再讨论,只能以说故事的方式进行。最后教唱一首「再会吧!原野」,为这堂精采的阅读课划下句点。 

校园处处有书 学生随时可看

在育英国小,这样的阅读课并非特例,而是全校课程的一环。每周一堂「读书课」,或到图书馆阅读、或在班级共读,老师们为了启发阅读兴趣,为自己班级量身打造、设计各种课程;教务处则积极营造阅读环境,除了到设在埔里镇立图书馆的「爱的书库」和「幸福书箱」借书外,并且将学校图书馆藏书依不同年级装成一箱箱送到各个班级,让校园里处处看得到书,学生随时有书可看,整个校园充满书香。

「阅读是为了培养多元思考,不是为了写作业。」育英国小老师们都有这样的共识。老师依照低、中、高年级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启发大家的读书兴趣,练习写作基本功,并培养思考与创作能力;在「班级共读」的共同话题中,引导孩子提出问题、思考、讨论,或选择有趣的读本改编剧本,让孩子角色扮演,诠释自己理解的故事内容,或鼓励孩子以写作、绘画等方式呈现阅读心得及创作。 

小朋友DIY 制作自己的书

大量阅读之后,老师们鼓励小朋友尝试DIY,自己制作一本自己的书。小朋友各自展现巧思,有简单的绘本,也有创意十足的拼图书、立体书,甚至连暑假作业都成了有声有色的个人风格强烈的书本。

高年级的老师林佩瑾得意地搬来一迭学生的暑假作业,虽然都是记录暑假生活,但是每一位小朋友的作品,无论是内容、版面的设计或是装订方式,都十分精致,其用心及巧思令人赞叹!林佩瑾说有位学生的暑假作业被出版社买走版权了呢! 

增加自信 提升作文能力

「我发觉孩子经过多年阅读的熏陶,不再像以前的学生等着老师教。」林佩瑾说,学生遇到问题会自己查资料、找答案,在其中发现许多事情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思想变得活泼、有创意。

「阅读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她说有位学生因家境不好,功课也不出色,显得没有自信,有一年暑假之后,从家里带来一本专业的汽车杂志,和她谈了许多汽车的专业知识,从此变得非常有自信。

庄玉仔老师也举了一个例子:有个原本不爱读书的孩子,平常很好动,自从有了「爱的书库」,因班级共读引起他阅读的乐趣,变得文静、喜欢阅读,拿起书就爱不释手,甚至吃饭、上课时还偷偷地看,结果作文能力也提升了。一年级时原本连造句都很困难,但是到五、六年级,作文成绩竟然进步到班上前五名。

九二一大地震时,巫邕仪在瓦砾堆中救回了一套总数八十多本的丛书,其中有几本破损,这套书至今依然在她的班级里传阅,十年来没有停止过。当年的毕业生回来发现学弟妹们都还在阅读这一套书,很吃惊也很高兴,因为那将成为大家共同的记忆,也象征阅读的精神将继续承传下去。巫邕仪举例说,二年级班上的王婷娴小朋友爱阅读,不但能够阅读中、高年级的读本,还能融入故事情节产生共鸣。她强调,不断地阅读无形中增进语文能力、增加知识与改变气质,还能够成为一种传承。

几位老师聚集在巫邕仪的教室里分享教学心得。看着学生精美的作品,老师们很高兴当初「因为自己喜欢阅读,想和小朋友分享阅读的乐趣,所以鼓励他们看书」的想法,开花结果。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了解會員分眾 電商績效再突破
書名:電商經營100問:業界最完整,一次搞懂打造品牌、架設官網、網路行銷、獲利技法、跨境電商……讓營業額飆漲的網店祕笈 作者:…
職涯規劃六步驟(之二)
我們在上一期中談到,不少台灣年輕人有「職涯晚熟」的情形。也就是說,他們直到臨出校門之前,或者還弄不清楚自己的個人興趣、價值觀、…
沒有「宗教」的日本可否是樣板?
《武士道》的作者新渡戶稻造說他寫該書的起因是,一位比利時法學家對日本「沒有宗教」很吃驚,問道:「沒有宗教?那麼你們怎麼傳授道德知識?」…
西方學者對中國大饑荒的五點新發現
沒法為「毛主義」找到藉口--- 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中國發生的那場大饑荒,造成了幾千萬人死亡。但由於中共封鎖新聞和歷史資料,…
東海推廣部 穩坐中區第一
近年來台灣的私立大學面對社會少子化的衝擊,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至於落敗,極力嘗試擴大財源。而針對一般社會人士設立的「推廣教育部」,…
2009十大網路事件
1. 最紅網路明星 蘇珊大嬸竄紅 復興美聲唱法 2009年網路上最紅的「明星」,可能非「蘇珊大嬸」莫屬。…
媲美麥當勞的鬍鬚張
甚麼是最能代表台灣的傳統美食?一碗熱騰騰的香Q白米飯,淋上富含膠質的魯肉汁,滿滿的感動油然而生!是的,簡單卻讓人齒頰留香、…
綠色的長詩
茫茫大漠,抒寫著一首綠色的長詩。 如春暉之生動,如流泉之清新,如碧荷之芬芳,如醇醪之醉人...... 石河子--濃綠掩映的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