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感谢愿意生孩子的人(从托婴问题谈起)

陈安仪

前两天和一个以前的媒体同业聊天,谈到以前有一些没小孩的主管(不管是男性、女性),看不顺眼有孩子的同事早点工作完回家,经常借故找人麻烦。就连我自己,也曾遇过主管在我生小孩、做月子期间,来电要求我「反正你在家也没事,可不可以帮忙写点稿?」这种离谱的状况。

我有一种深深的感慨,觉得在台湾,生小孩的女性总得不到该有的支持与尊重。

上星期,我参加公视的「NGO观点」录像,谈的是新北市这次新上路的「公托政策」。当然,与会的新手父母、学者、官员,都对于政府与民间企业合办、便宜又安全的托婴机构报以正面评价。但是,广设托婴机构,就能解决妇女的托婴难题、让大家愿意生育吗?

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当一个妈妈,有谁愿意生完孩子之后把小孩早上七点就丢到育婴机构,晚上七点才接回家,好像一个只负责生孩子的机器?

当一个妈妈,有谁愿意生完孩子之后工作、家庭两头忙,被迫变成一个蜡烛两头烧、严重睡眠不足、工作超时的超级玛丽?

当一个妈妈,有谁愿意生完孩子之后看着孩子下课后只能待在安亲班、才艺班,三餐都吃外食、便当,成为一个「老外小孩」?

当一个妈妈,有谁愿意生完孩子之后成为一个老板眼中不中用的员工、孩子眼中不敬业的妈妈、先生眼中没情趣的老婆?

我认为,如果台湾的社会、企业、大众观念,仍然停留在「你的孩子只是你的孩子」,而非「你的孩子也是社会的资产」,那么,台湾妇女的困境就永远解决不了,生育率就永远不可能提升。

因为,很多没有小孩的人,他们不会想到:三十年后,是现在需要照顾的这些小孩,占据国家主要的劳动人口。

因为,很多不体谅妈妈们的上司们,不会想到,三十年后,是现在这些需要照顾的小孩,要负责照顾你的健康、服务你的生活。

因为,很多单身贵族,没有预料过,三十年后,是现在这些愿意生小孩的妇女所生的孩子,将成为社会主要的税收来源、经济支柱。

因此,为人父母者,需要早点回家陪伴孩子,为了教育出未来身心健全的青年人。

因此,为人父母者,需要给予孩子温暖而完整的家庭,好让未来的社会栋梁,长大后对社会有正面的贡献。

因此,为人父母者,需要多花些时间,教导养育孩子,让未来的主人翁,成为有创造力的科学家、有医德的医护人员、有热情的黑手工人、有良知的厨师、有操守的政治人物、有魅力的艺术人才。

而他们,将是你未来老了之后,拥有美好生活的重要因素。

因此,社会大众、企业老板,应该有个共识:生孩子的妇女,需要你的支持。

她们需要好好做月子,喂哺母乳,养育出更健康、不会浪费健保资源的下一代。

她们需要育婴假,回家照顾幼儿,让宝宝在有安全感的母亲怀抱中长大,而非冰冷的育婴机构。

她们需要弹性工时,早点下班教养学龄儿童,关心他们的成长方向,而非将孩子丢在安亲班、才艺中心。

她们需要社会大众的支持与谅解,在工作与家庭中取得平衡,成为一个健康的好妈妈,而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育婴机构,真的只是其中一小环,一个不得已的替代方案。

因此,请感谢愿意生小孩的父母,当她怀孕时,请体谅她的不适,因为她正在为你的下半辈子受苦。

因此,请感谢愿意生小孩的父母,当她(他)需要回家照顾生病的孩子时,请不要给她脸色看,因为有她,你的后半辈子才有希望。

因此,请感谢愿意生小孩的父母,当她(他)需要早点回家订正小孩的功课时,请不要为难她,因为有她,你的垂垂老矣的人生才有色彩。

因此,请感谢愿意生小孩的父母。当他们在公众场合不小心打扰了你的安宁时,请给予他们多一点的宽容,因为他们正在做你父母当年所做的事。

请感谢愿意生小孩的父母,尤其是愿意生小孩的妇女。

只有当每个人都体认到这点,我想,生育率才有可能提升吧!

 

以下附录一位公视观众「惠闽」的来函:

大家都沸沸洋洋的讨论,如何给予有孩子的家庭,安全、质量良好、收费合理的幼托机构?!如何让适合孕育子女的人敢生孩子?!

陈安仪小姐却提到了给妈妈"缩短工时",让妈妈也可以安心回到家里、接手照顾孩子。

记得多年前,英文作文考试题目是"Home",当初大家热烈的论及许多考生写成了"House"。题目的"家"是有情感交流的地方,而非是家的那个"建筑体"。但是现在看来,现在许多的家庭,不就像一个上了锁的储藏室?每天没能在餐桌上一同享用早餐的父母子女,出门上班、上学,父母工作到很晚,过了晚餐时间,才将在外漂流多时的孩子接回家,回到家洗个澡,大家早已精疲力竭,上床睡觉...然后又是另一天。

孩子跟父母的互动剩下什么?许多职业妇女没时间跟孩子一同享用晚餐,更有许多爸爸一年到头,在餐桌上的时间没几天。

现在的孩子、青少年大家都说他们难搞、问题多...大家似乎没认真想到,当孩子嗷嗷待哺的时候,在他身边的是谁?当孩子生病想请假在家休息时,父母们还是只能忍着心伤、不舍,强把孩子送去学校。

大家似乎把可生育和适合生育的人当成工具,当成了"生小孩的工具",要他们为国家"生小孩",然后再帮他们养小孩(好似未来科幻电影的剧情)。"家庭教育"在哪里?记得念书时,曾经提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好爽朗美妙的口号!也好讽刺!真的很希望"家"是能有欢笑声、饭菜香...而非像是可上锁的储藏室,只剩下洗澡、睡觉、换衣出门的功能。

在孩子成长的阶段,"家庭的功能"不能省,那些互动、成长是"便宜"、"省钱"换不来的。

希望陈安仪小姐提到的这个观念跟想法该被更"正视",希望有更多人支持。或许纪惠容小姐能针对"家庭功能"与"家庭教育"政府能给予什么协助?再开个议题探讨,很谢谢公视的努力与用心。

(本文仅代表作者之意见与立场)

出处/ 陈安仪的笔下人生http://anyichen.pixnet.net/blog/post/27691481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匯益集團 HUI YI GROUP
集團介紹匯益集團成立於2007年,結合各領域之資深專業人士,如境外註冊代理人、台灣會計師、稽核師、大陸註冊會計師、台灣律師、大陸律師、…
吟唱阿美族母親的「鈴鐺」
阿美族歌手舒米恩(Suming),曾寫過一首母語歌曲〈鈴鐺〉,曲調輕快,清脆響亮的鈴鐺聲貫穿整首歌曲。   歌詞這樣簡單唱著:「…
嗷嗷待哺
本期登場人物:周大衛(《東科時報》廣告業務經理)王子/公主型(EP)認同歐美文化的留美高材生。擅長業務資源分配。Angel(…
神祕的巨石文化
在世界各地有許多地區,存在著令現代人感到疑惑的巨型石造建築物或是巨型遺跡,它們被認為是遠古時代的民族所建立的「巨石文化」。英國的「巨石陣…
香港割地?「一地兩檢」的爭議
香港,連同九龍、新界,面積共一千平方公里,目前卻傳說要割讓部分土地給中國之說。這也並非香港特首梁振英上台後,要開發新界東北部接連深圳的地區…
小龍的時光寶盒
這是一個奇妙的下午。我和張先生夫婦及被強押來的小龍,晤談了近2個鐘頭至結束談話,我與15歲的小男主角小龍自始至終未交一語。但是,…
有機路上快樂行 綠園成就十大青農黃王杰
幾次拜訪宜蘭縣壯圍鄉「綠園有機蔬菜農場」,總見主人黃王杰忙忙碌碌。等待的同時,隨意走走逛逛,只見清澈見底的農田排水溝,魚蝦優遊、…
Big Data 熱潮,科學還是迷信?
首先,甚麼是Big Data?甚麼不是Big Data?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各家有各家的說法,但大同小異。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席多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