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只分享垃圾给别人

游祥禾
自己偷吃,自以为接受另一半或其它人也可以偷吃,就是「大器」,用这种不知道是哪个门派的上层心法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真是一件很可怕的同理心谬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老夫子讲的话,我们都有听,也觉得自己身上具备了善解人意、为人着想的血液,人性本善,不是吗?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在他人身上,我们都希望将这样的美德,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自己有做过,别人也可以?

珍和小张已经交往一阵子了,今晚决定待在小张的住所,两人进一步有了亲密关系,她心里清楚这样子的结果,不然不会过夜。

隔天晚上,珍打给小张,小张开心的讲着电话,却传来女生的声音,珍马上警觉:「学妹晚上十一点多过去你那干嘛?」「......反正现在也晚了,学妹要在这借住一晚。」「喔!」珍没再多说什么,不愿多想的挂上了电话,彻夜难眠。

小张至少没说谎,天一亮立刻向珍坦承昨晚实在是精虫冲脑,不知道到底在想什么,用男儿泪取得了珍的谅解。

事隔三天,学妹又去过夜了!这次还是小张主动开口要学妹留下来,事情再一次的发生了。

珍很无助惶恐,天堂到地狱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是自己死心眼?还是小张天性如此,只想玩玩?想到小张在告别单身派对的聚会里,开心的接受众人的祝福,脸上尽是甜蜜,言犹在耳的爱情宣言,根本是闹剧一场,荒唐的心好痛,却离不开。

「如果你也这样子对待我,我不会有任何怨言的。」小张对珍这样说,以己之道还之己身,很公平。

对方只是用相同的方式比照办理我们先前做的错事,我们也只能照单全收,两不相欠,原谅他人,同时也救赎自己。自己偷吃,大器的接受另一半或其它人也可以偷吃,用这种不知道是哪个门派的上层心法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真是一件很可怕的同理心谬论。

人的反省能力比浅层地震还浅,但对当事人而言,那可是天摇地动的无敌大震撼,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太过妇人之仁,老是为人着想。

自己不喜欢,也不要给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解释应该再更宽广一些──不喜欢他人加在我们家人身上的,我们就不要去加在别人家人身上。

我问小张,你有妹妹吗?「有。」她有男朋友吗?「有。」

很好,请小张想象一下,假设你妹妹的男朋友劈腿了,你妹妹也原谅他了,隔两天他再度找女生回家过夜,你如何看待这个男生?

「不让他魂飞魄散,肯定也让他断手断脚,就这样子原谅他岂不是太便宜了?」

但你也在伤害别人的妹妹、别人的女儿,凭什么你就值得被原谅?每个人都会想要保护家人不受到伤害,只有发生在家人身上,才知道痛,才知道不舒服,所以你不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的家人,你就别这样对待别人的家人,这才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没有这层体悟,谈不上反省,就学不会警惕,一再犯错,直到现世报来临。你怎么对待别人的父母兄弟姊妹,迟早有那么一天,你的父母兄弟姊妹就会遭遇相同的待遇,你信不信?

三年多了,小张的反省与改变,确实连我都竖起大拇指,不是一般人都有办法「说到做到」的。

当你指责别人,别忘了自己有没有做过

一个女生跟我抱怨未进门的弟媳有多夸张,既不礼貌又没家教,三不五时的就忤逆我妈,想到妈妈受的委屈就难过;又气弟弟没用,还没结婚就已经是妻奴,总得想些办法来对付这个该死的弟媳。

我问这位女生,你是怎么指导你老公的?不也是在忤逆别人的妈妈?你老公对你的颐指气使言听计从,如果这不是妻奴,那什么才是妻奴?你不也是别人的弟媳,所以她该死,为什么你就可以这么无视他人的骄傲活着?冤冤相报何时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啊!

人生可以很精采丰盛,多微笑给予认同都是我们能力所及的。

你对张三微笑,你的家人就会在职场上收到李四给的一个大拥抱,为了家人,我们总可以再做更多。多一份心,能量会回到家人身上,他们平安你也开心,开心就是开运,自己及家人才是最大受益者。

出处:人生使用手册-游祥禾

(本文经作者授权使用,未经允许请勿任意转载复制)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媽媽魚安心超市 科技人用半導體精神賣魚
以媽媽為名,「媽媽魚安心超市」的目標在於提供消費者最新鮮、零汙染的魚貨。從漁船捕撈,上岸清洗、去鱗、去肚,六小時內急速冷凍,直送到店面銷售…
俄羅斯經濟大衰退 傳統年菜吃不起
俄羅斯正面臨經濟衰退,盧布在一年內貶值了20%,加上遭到歐美經濟制裁,在新年來臨之際,許多俄國民眾不但買不起禮物來慶祝,連傳統年菜「…
中國學生壓力大 初中一週上課六天半
考試多如牛毛,家庭作業沒完沒了,是中國「應試教育」的特點。「應試教育」就是學生學習完全是為了考試。…
旱災肆虐全球 歐洲「饑餓之石」示不祥之兆
2022年全球持續嚴重乾旱,不僅從中國延伸到歐洲,美國加州農場也傳出重大災情,食物與能源價格走高,已經受到壓力的全球貿易系統不堪負荷,…
香港回憶錄之「考察承包」
(續前期)中國經濟改革,主要是改革國有企業,因為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主要是全民所有制經濟,其次是農村的集體所有制經濟。…
坐在父親肩上的第一名模
輕輕挽著父親的手,林志玲含笑走來。環抱著父親,鏡頭前兩人自在地相視而笑。2016年甫在台北開了名為「不同繁想」的個人畫展,…
追蹤一隻豬 竟然有185項用途
說到豬,通常大家只認為是人們的一種食物來源,但其實不僅止於此。一名作家因為好奇,想知道豬離開屠宰場以後都發生了甚麼事,…
柯一正順應自然 很多事情意外就成了
「我本來沒有要去參政,我認為我個性裡沒有這個部分。」導演柯一正溫和地說。他翻開隨身攜帶的筆記本,裡面畫滿樹屋,空閒的時間時常拿起筆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