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这不公平!!

父母如何在不同的孩子身上进行「投资」,以及如何分配「投资资源」,也会影响到世代之间的流动性,以及整个社会的所得不均度。
Fotolia
第142期
樊家忠
作者為台灣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

经济学家常关心的议题之一是「跨世代的流动性」。在一个社会当中,如果一个年轻人的教育和所得,很大程度是被父母的背景所决定的,相当于跨世代的流动性偏低,意味着年轻人的潜能与天分难以发挥,个人努力也难有成果,这当然是不好的现象。所以人们普遍希望所在的社会可以达到「机会均等」,让天分跟努力都可以开花结果。

基于这样的理念,大多数国家都致力于推动基础教育普及化,发展中国家则致力于提高小孩的就学率。

可是,学校教育最多只能影响到六岁以上的学龄儿童,学龄前孩童的待遇则操之在父母的手中。近年来许多经济学家(以芝加哥大学的James Heckman教授为代表人物)发现,学龄前的培育对于孩童的发展有着不可取代的重大影响,因此父母如何在不同的孩子身上进行「投资」,以及如何分配「投资资源」,也会影响到世代之间的流动性,以及整个社会的所得不均度。也就是说,家庭其实是决定整体社会分配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父母的两种「投资」策略

如果一对父母有两个以上的小孩,这对父母就面临了如何分配资源的问题,而父母拥有的资源主要是陪伴的时间、健康营养的照顾以及教育的花费等。

如果父母是「结果均等」的信仰者,那就会将资源导向天赋比较不好、身体比较不健康,或者发展比较迟缓的那个孩子身上。这样的作法将会让不同天赋的孩子最终的发展差距拉近,被研究者称为「补偿策略」(compensating strategy)。

父母的第二种策略是将资源集中在天赋比较好的孩子身上。这或者是出于偏好,因为父母比较喜爱成绩优异的小孩;或者是出于「投资效率」的考虑,因为父母会认为天赋比较好的小孩适合学习,在他们身上花费更多的心力比较「值得」。这种策略被称为「强化策略」(reinforcement strategy)。

经济学家的发现

利用中国对于双胞胎的调查数据来进行估计,耶鲁大学的经济学家Mark Rosenzweig和香港大学的经济学家Junsen Zhang提出了一个支持强化策略的证据。他们发现中国的父母对出生体重比较重的孩子,付出较多的教育花费。由于研究者已经普遍发现,出生体重对于小孩未来的教育程度与健康状况都有显着的影响,上述两位教授的发现暗示了父母采用的是「强化策略」,而不是对较差的孩子进行补偿。

不过,相反的证据也有被发现出来。美国宾州大学的Behrman, Pollak, Taubman三位经济学家,用美国的双胞胎资料对这个议题进行了研究。和前一篇研究不同的是,他们发现父母很在意子女间的所得差异,并且会将资源导向能力较差的子女身上。这个发现当然和「补偿策略」是一致的,父母在对子女投资时,不是只注重「投资报酬率」而已。

除了上述这两篇研究之外,还有其它的经济学家在过去二十年间对这个议题投入了研究。可是发现到的证据仍然是有的支持「补偿策略」,有的支持「强化策略」。

有的研究者猜测,不同的研究呈现出不一致的证据,可能跟一个国家的所得高低有关。高所得的国家由于资源丰富,父母于比较愿意采用「补偿策略」,让天赋较差的小孩可以赶上。而在低所得国家,家庭普遍面临资源不足的问题,于是比较倾向将资源集中在「比较有希望」的那一个。

健康与教育的双重面向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James Heckman和另外两位经济学家,利用中国的数据对这个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他们最新的研究发现,对一个家庭而言,问题并不在于两种策略之间做一个抉择,而是两种策略同时都被采用,只是用在孩童不同面向的培育上。

他们利用中国的双胞胎数据进行估计,发现父母对身体比较不健康的孩子,跟完全健康的其它孩子比起来,会花费较多的钱看病治疗,以及购买医疗用品与健康食品,这一点符合「补偿策略」。同时,父母在健康孩子上的教育花费比较高,这又符合「强化策略」理论的预期。

台湾欠缺相关研究

了解父母的行为决策,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价值,毕竟政府实施的各种家庭政策都是由父母来执行的。例如,如果父母采用的是「补偿策略」,那么政府对于家庭的财务补助应该会提高所有孩子得到的资源。但如果父母采用的是「强化策略」,这样的财务补助可能对禀赋欠佳的孩子帮助有限。可惜的是,目前台湾还没有关于这两种策略的实证研究,因此,这个议题是未来研究者值得努力的方向。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美國會通過人權法案 震懾中共貪官
美國國會12月8日通過一項旨在制裁全球侵犯人權者的法案。據美國之音報導,新獲國會通過的《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the Global…
2015 年3 月台灣大事
中國強行通過M503航路 中共民航局1月12日未經中華民國同意,逕自透過國際民航組織單方面在台灣海峽中線西側劃設新航線,…
將相入林 攜手築夢
在台明將企業一手打造的「台灣玻璃館」一次簡報裡,總經理林肇睢滿懷信心地談到傳統產業的未來需要以群聚迎接挑戰。總結時,林肇睢突然話鋒一轉,…
偷雞不著 泰國米價栽跟斗
泰國總理盈拉的「稻米典押計畫」再度成為泰國政爭的焦點。由於典押計畫失敗,迫使原本支持盈拉的農民因為破產壓力而走上街頭,…
天津大爆炸背後的權力黑洞
中國天津8‧12大爆炸舉世震驚,引發爆炸的原因是民營企業瑞海國際公司在天津港口違規堆放氰化鈉等危險化學物品。但除了這點之外,…
冰淇淋PK戰
上回寫了霜淇淋,讀者可能覺得我很偏心,怎麼可以沒提到香濃腴滑的冰淇淋呢?大家別誤會,位居夏日消暑排行榜常勝軍的冰淇淋,當然是重頭戲。…
膝關節:行銷是化妝術 不是救命仙丹
網路時代的工具越來越多元,也成為電影行銷的機會。然而,曾任記者,寫影評、觀察電影產業近20年的知名影評人「膝關節」卻認為:「…
全球汽車業龍頭垮台 通用破產謀重生
天下果真沒有永遠的江山。統領汽車業全球龍頭寶座77年的通用,6月1日正式向紐約聯邦法院提出免於債權人追究責任的破產保護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