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古知新

简单「一二三」竟有大大内涵

中国的文字,蕴含着很高深的文化内涵。
中国的文字,蕴含着很高深的文化内涵。
Getty Images
第41期
唐风书

有一个老笑话,一个孩童到了启蒙的年纪,父亲找了位老师教孩子写字,孩子学了三日后禀报父亲自己已经学会了。于是父亲命他写封信给万姓友人,未料孩子一写三日,父亲去瞧个究竟,孩子说已写了九千多字,就快写好了。父亲一瞧,只见满纸的「一」。原来老师第一日教孩子写了「一」字,第二日教孩子「二」字,第三日则是「三」。

原来,这孩子自作聪明地以此类推。然而,究竟为甚么「四」不写成四个「一」?这只是一种偶然,还是另有深刻的意思? 

「一二三」包含古人对宇宙历史的认识

文字学的圣经《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一二三」的:

「一: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二:地之数也。」

「三:天地人之道也。」

可以说一二三就是古人所认识的宇宙历史。惊人吧?这最简单的三个字,却代表了古人对这浩瀚宇宙及长远历史的理解!

我们试着解析这「一二三」的内涵吧。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在盘古开出天地之前,就只有像「大袋子」的「浑沌」,那「浑沌」就是存在,就是元初,在文字上就是「一」,当然道家就称为太极。在盘古开天地前这就是所有的「惟一」,有了天地之后,方才有了「二」,古代的启蒙读物《幼学琼林》一开篇就说:「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而中国所谓的「天」,通常意指更元初、更高层次,所以「二」单指某种存在时,就更是代表「地」的意思。

三才者天地人,「三」之后万物生

尔后来了女娲女神,依照她的形象创造出了人,于是人在天地之间诞生了。这么轰动而重要的大事,在造字来说却非常简单,就是在天地间加上代表人的一划,所以「三」就诞生了。所以在孩子们琅琅上口的《三字经》里说:「三才者,天地人。」

当然这可能与现代的认识不同,目前对人类起源的认识是按照达尔文进化论假说来推论,认为人类是由其他物种演化「进化」而成的。可是老子却不这样认为,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了天地人之后,万物就因此发生了,所以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人是万物之灵」。

自古以来,古人不把自己与万物模拟,而是与天地并列,三才者天地人,而这种并列并非是骄傲自大,其实是指明着人类生命应该的走向,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中国传统中最根本的思想之一就是「天人合一」。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平安美味的四神湯
在都會區工作的人,飲食不正常且少運動,久而久之腸胃功能就會慢慢退化。尤其在炎熱的夏天,室外熱得像蒸籠,室內冷得像冰箱,在忽熱忽冷的刺激下,…
王勃年少才高 開創盛唐詩道先河
盛唐是中國詩歌的全盛時期。詩仙李白的詩歌雄奇飄逸、詩聖杜甫的詩歌沉鬱頓挫,是盛唐詩壇的高峰;高適、岑參以邊塞詩揚名;孟浩然、…
中國夢碎 旅中英商舉家回國
大半輩子在中國築夢,被喻為中國通的英國著名出版人馬克.基多(Mark Kitto),近來在一篇博文中傷感地向中國道別:「我的愛已逝,…
李哪吒,好球!
在兩百餘位新進教師定向輔導的演講場上,我揣摩著用哲學家的思辯口吻,對參與教師甄試而從眾多角逐者中脫穎而出,…
不識字體何來設計?葉忠宜談字型出版背後的思考
今(2024)年台灣書籍設計大獎「金蝶獎」金獎頒予了異雲書屋出版的《清潤凝香:若深甌》,該書設計師葉忠宜也在今年成為知名的「…
2014年5月──數字看世界
親俄分子強推3州公投 烏東局勢持續惡化 與併吞克里米亞過程類似,烏克蘭分離主義者原計5月11日舉行「公民投票」,決定頓涅茨克(…
人民幣納入SDR 機遇風險並存
人民幣自今(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簡稱IMF)的「…
府城鳳梨酥飄香
台灣的鳳梨因受陽光的滋潤,果肉酸甜多汁、香氣馥郁,雖然纖維較粗,但是做成甜點卻是令人齒頰留香。 而提到鳳梨酥,大部分人都會馬上聯想到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