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觀察

澳洲新预算案之「看点」

政府头天公布预算案,反对党领袖第二天便在国会中做正式响应。其中尤现任总理陆克文和自由党领袖坦博的你来我往最有看头。
政府头天公布预算案,反对党领袖第二天便在国会中做正式响应。其中尤现任总理陆克文和自由党领袖坦博的你来我往最有看头。
Getty Images
第38期
曾铮

5月12日,澳洲政府公布了新的财政预算案,也同时宣布澳洲将陷入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大财政赤字,亦即576亿澳元(合新台币14,515亿,人民币3,013亿)的赤字。这是在上一年取得250亿澳元盈余的基础上,突然来了一个「大转弯」(U Turn),一前一后差了800多亿,这种戏剧性的变化当然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了。

媒体惊呼:「澳洲进入了新时代」、「经济的分水岭」、「陆克文与选民的蜜月期结束了」等等。 

媒体详列预算案的赢家与输家

确实,陆克文上台之前,前任总理何华德在其执政的近12年之中,不但还清了之前的工党政府留下的960亿澳元的巨额政府债务,还让澳洲经济连续多年保持较快增长。财政盈余已经成为澳洲「司空见惯」之事,此番再次跌入「赤字」,虽然是在全球经济风暴之下难以逃脱的命运,但还是让人觉得一时难以适应。

当然,在对预算案「指指点点」的同时,媒体也发专刊详细介绍预算案的内容,并为读者一一解读:谁是赢家、谁是输家。

比如,被列为「赢家」的有:领取养老金者、首次买房者、小生意业主、可清洁能源产业、高等教育行业、医院、护理老人者等等。

被列为大输家的主要有:购买私人医疗保险的高收入者、即将退休者、准备移民澳洲者。这是因为高收入人士购买私人医保时能从政府处报销的金额将减少、退休年龄将从65岁提高到67岁,而技术移民的数量进一步减少所致。

不过,预算案本身,远不如围绕着预算案所发生的种种戏码更有意思。

第一有趣之事,是看执政党和反对党之间的互相「攻击」。政府头天公布预算案,反对党领袖第二天便在国会中做正式响应。

自由党领袖坦博(Malcolm Turnbull)谴责陆克文政府没有经济管理能力,让澳洲的子孙后代都得背负当前「政府胡乱花钱」而欠下的债务。他特别不赞成以减少高收入人士的私人医疗保险补贴来节省政府开销的作法。

但陆克文也立即不客气的反驳:「那么请坦博拿出他的方案、看看哪里还能省钱、哪里还能增加收入!」

坦博提出的「替补」方案是,加收12.5%的烟草税--即每抽一支烟多交3分钱--来填补那个财政「黑洞」,陆克文又立即回应说,坦博的算术做错了,就算加收12.5%的烟草税,也还差着32亿呢!

两个人就这样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事关未来选票政党需重视民意

如果只是「纸面」或「口水」之战,那还好说。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政府就算提出预算案,还得交参众两院通过。反对党虽然失去了政权,却完全有能力在参议院中否决工党的提案。

按澳洲宪法,如果参议院两次否决或不通过众议院的提案,总理就可要求总督解散参众两院,提前进行大选。

陆克文在其预算案遭到反对党强烈抨击后,曾透出口风,如果反对党不能一字不动的通过他的预算案,他不排除解散两会提前进行大选的可能性。但他后来又改口说,哪个政府不想做满任期呢,他并不想提前大选。

分析家们普遍认为,提前大选对反对党不利,因为按民意调查结果,如果现在进行选举,陆克文将稳赢。但坦博也信誓旦旦地说,他已准备好了,可以随时「应战」。--其实,选举时机的拿捏,是十分重要的,哪个党派也不敢掉以轻心。

虽然陆克文的支持率目前为止还是大大高于坦博,但预算案公布后,他的支持率第一次出现了4%至10%的大幅下跌,对于任何一个政客来说,这都是个很不好的趋势。陆克文在接受采访时虽强硬地说,他不关心民意调查结果,但何华德却立即反驳道:「没有哪个政治家敢不关心民意。」

也可以说,从民意调查结果看,澳洲人对于背负巨大的债务已开始担心了。被视为理财能手的前任财长高得乐(Peter Costello)评论道:「2007年那次选举,因为经济情况很好,人们关心的是社会问题,比如应对气候变迁、与原住民的和解等等,但到了明年的大选时,两党的必争之地必然将是经济。」

民意调查还显示,45%的人认为政府的预算案不错,33%的人认为不好,但只有30%的人相信澳洲的财政会像财长斯万所说的那样,在6年内再次出现盈余。

只有22%的人认为,他们的日子将因为预算案而变得更加好过,而33%的人认为,他们的日子将更加难过。

记得以前在中国时候,似乎从未听说过「政府预算案」是怎么回事。其实中共在每年的人民代表大会上,也会提出一份预算案供代表们「一致通过」。但正因为太「一致」了,所以在社会上引不起任何反响。老百姓觉得:那是政府的事,与我无关。

但是,在澳洲,人们真会看到执政党与反对党为预算案争得脸红脖子粗的局面,政治家们都知道,必须为自己的言行和政策的成败负责;而普通民众通过媒体的介绍分析,也很容易便一五一十了解到,在新的预算案中,我每年的收入、税收或开销将发生甚么样的变化。这就是生活在民主自由之国的不同感受。

当然,最最不同的是,如果某个政党的某项政策惹恼了选民,那选民们很可能在下次选举中让这个政党「下课」。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天母興蓬萊,不失傳的總統級台菜
陳春蘭忙進忙出,店內大小事一手包辦。   位於天母的興蓬萊餐廳,中午營業時間結束後,員工正圍在一起吃午餐。一位熟客走進來…
政府不該強制放長假
今年過年9天連假剛過,228紀念日又有4天連假,但天氣都濕冷,很多人並未能享受到假期的樂趣。我們該不該有這麼多和這麼長的長假,…
川普效應 新興市場掀資產拋售潮
川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後,投資者正在世界各地新興市場拋售資產。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報導,新一輪拋售從亞洲蔓延至歐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市場,…
揭開神祕「大外宣」計畫的面紗
從今年1、2月間開始,關於中國「大外宣」的新聞不絕於縷。這條消息的最早報導者是1月13日香港的《南華早報》。該消息稱,「…
新內閣不可重奏錯誤的七部曲
馬政府和劉內閣去年上任不久即犯了不少錯誤,當時我曾指出他們許多錯誤都是由七個問題所產生,即方向偏差、目標誇大、死守政見、草率行動、理論錯誤…
龜兔又賽跑了
小琦和美櫻是國中的同班同學也是好朋友,兩個人的學業成績都非常優異,常常不是分列前二名,便是並列第一。但巧妙的競爭,…
溫情滿人間
 1.    婚禮告吹 華裔女子改邀貧困孩童享宴席一場完美的婚禮是許多女孩的夢想,當夢想破碎時,…
宋祖英「國母」的國罵,誰聽?
攀著跟前國家主席江澤民的關係才能在中國的演藝圈占上一席之地的宋祖英,被中國老百姓諷稱為「國母」(可不是宋慶齡那正經國母的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