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被就业」问题严重

中国大专院校毕业生「被就业」的现象,早在2006年就已发生,近年来也从未间断过。Fotolia
第201期
唐玉龙

中国高校(即大专院校)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常暗中胁迫学生或擅自帮学生签署就业协议,导致学生在毕业时突然发现自己「被就业」的情形屡见不显。今年6月,中国即将有834万名应届毕业生,再创历史新高。中国教育部日前重申严禁中国高校就业率造假,此举再次让外界质疑中国的失业率数据以及青年失业的真实情况,并增添美中贸易战的另一项中国变量。

「被就业」非一日之寒

中国大专院校毕业生「被就业」的现象,早在2006年就遭安徽省教育厅公开批评:「一些高校采取扣押毕业证等方式,要求没就业的学生提供就业协议书,结果逼得学生造假,甚至跑到学校附近的小店盖个章冒充接收单位。」

2009年7月12日,又有学生在在天涯论坛上发了一篇〈应届毕业生怒问:谁替我签的就业协议书?注水的就业率!〉的帖子,文中表示:「我就业啦,就业啦,太兴奋了,而且是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被就业的!」从此奠定了「被就业」这个词在中国的流传。

「被就业」事件,近年来也从未间断过。如2010年湖北孝感学院公布毕业生的就业率超过90%,但学生在接受采访时却表示「没有找到工作」,而是学校威胁若「没有就业协议就没有毕业证书」,学生只好随便找个单位盖章。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2014年安徽六安的皖西学院,一名应届毕业生称,如果拿不出就业证明,学校就不发放毕业证书。接着2016年又有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的数百名毕业生爆料,该校学校为提高就业率,「威逼」并「利诱」学生按时缴交就业协议。

中国教育部下令四不准

面对媒体披露有学校要求学生缴交就业协议才能领取毕业证书的情事,5月份又正值毕业生就业签约的高峰期,中国教育部5月10日在官方网站正式发布通知,表示会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将进行更严厉的审查,并要求各高校严格执行「四不准」规定:一,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三,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四,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

其实中国教育部早在2016年发布的《关于做好2017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里,就已经下令「四不准」要求。这次中国教育部再次重申禁令,除了显示高校的数据造假并没有因查缉而停止之外,也促使民间开始主张应该用其他管道或法律规范来改善学校窜改就业率的灌水行为。

一切始自「就业与招生挂钩」

在台湾,「就业」和「招生」是脱钩的,学校不会因为学生毕业没工作而面临倒闭,但在中国则会。中国大专院校这么拚命地抬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无非是关系到学校能否继续招生、能否续办的存亡问题。

自2005年起,中国教育部将高校的「招生计划」与「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适度硬性挂钩」,对连续二年就业率不到50%的科系,严格控制其招生数量,而连续三年不到30%的科系,则减招甚至停招。2011年变得更严格,《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规定,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且强调「要继续落实就业状况与高校发展相关工作适度挂钩的制度,建立就业状况回馈机制,实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与就业的良性互动」。

招生与就业做挂钩,使得中国大专院校为了维续生存,不得不千方百计提高就业率。而中国教育部明知学校会「灌水」,却还是坚持把招生与就业挂钩。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第一点的规定即是「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并强调「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要位置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中共如此强调就业重要性,无非是希望避免「失业潮」发生,以免动摇社会稳定,形成反抗中共政权的浪潮。

 


▲中国总理李克强表示,2019年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尤其是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影响稳定就业的因素也较多。Getty Images

 

李克强:「守住不发生大规模失业的底线」

在面对中国经济下行及美中贸易战的压力下,中国就业环境恶化,国务院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稳就业」设为施政「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之首,显示就业与失业问题最令中共担心。今年又适逢六四天安门事件30周年,当初学生上街抗议中共政权,部分原因即是青年失业问题。因此,中共时时刻刻关注就业率以及失业人口流向,以避面失业问题酿成反中共势力。

中国总理李克强在5月13日召开「全国就业创业工作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表示:「今年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尤其是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影响稳定就业的因素也较多。」会议并强调「守住不发生大规模失业的底线」以及「防止出现大规模返乡潮」,凸显中共当局对当前就业形势极度担忧。
根据中共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中国的失业率已攀升至5.3%,创历史新高。但由于中共统计数据不含农村劳动力人口,因此,真正的失业率可能要在乘上3倍,也就是中国实际失业率可能高达16.5%。

回归到问题根本,就业固然重要,但就业并不是大专院校设立的唯一目的,把就业率与招生挂钩并加以规范,可能会使得学校更加功利而非追求教育质量。学校甚至会为了竞争排名,造假就业率数字,这样的行为对教育学生完全无益。中国教育部若能将就业与招生脱钩,「被就业」现象或许可得到解决,学校也能转向以「招生」为重点,关切学生的需求。中共若真的希望解决庞大的失业人口问题,理当也要搜集正确的统计数据,并从辅导学生就业、创造就业机会、改善就业环境等实质工作上做起。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危機 碰到「藝術俠女」也讓路
喜歡藝術的人,對「美」,有自己的想法與鑑賞力,更重要的是有一顆容易感動、為他人著想的心。不過,看似「化指柔」的藝術特質,在遇到困難時,…
石山水禪民宿 黃金山城裡的藝術饗宴
「水金九」指的是新北市東北角一帶的水湳洞、金瓜石、九份三個地區。雖然音義有如台語的「水真久」(美很久),但這裡的地理相關位置,…
陸企裁員凶猛 失業海嘯來襲
2018年尾之際,中國互聯網企業阿里巴巴、京東、騰訊、網易、華為、滴滴、知乎等都相繼傳出縮招、裁員的消息。儘管相關企業出面闢謠,…
超級奶爸孩子王 廖宏彬以校為家
廖宏彬是雲林人,畢業後希望回到家鄉西螺任教。沒想到,服完兵役發現原來的學校已經超額。他開玩笑說:「覺得樟湖這個名字還滿羅曼蒂克的,仁者樂山…
「老大哥」莫特蘭德 接任南非總統
日前南非執政黨非洲民族議會罷黜任期僅剩數月的前總統姆貝基(Thabo Mbeki),隨後南非31人內閣有11位部會首長跟著集體請辭,…
兩次瀕死經驗的體悟
人生的道路,總是充滿著驚奇,充滿著不確定性。 「死亡」就是如此,沒人知道自己的大限何時到來。但人的通病就是,活著的時候,…
北京壓力下的台灣:倚美信美與疑美
最近看了《自由亞洲電台》採訪台台灣資訊戰專家沈伯洋的一篇報導,文章引述了台灣民意基金會今(2023)年1月的一項調查。該調查設問:…
俄烏戰爭重塑世界局勢 全球能源市場巨變
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影響了全球經濟,能源市場發生了巨變,世界政經局勢都隨之改變。分析指出,雖然北京正與俄羅斯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