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SelectUSA台灣新創入圍家數全球之冠

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吳佳穎副署長(中)率19家新創企業一同赴美參加SelectUSA。經濟部提供
曾允盈
【發布時間:2024年6月11日】

今(11)日經濟部攜手AIT(美國在台協會)於經濟部大禮堂舉行「2024 SelectUSA臺灣新創代表團行前記者會」。SelectUSA為美國最大規模招商活動,每年都會針對重要產業領域進行新創企業的評選,獲獎新創將可以獲得國際級的投資與跨國業務合作機會。

本年度將於6月23日至6月26日由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吳佳穎副署長率團,連同 19 家新創企業一同赴美,角逐 SelectUSA Tech program 的HealthTech (健康科技)、ICT/Software (軟體與資通訊)、CleanTech (潔淨技術)及Open Tech (開放科技) 四大產業領域獎項。行前傳來的好消息指出,此次臺灣有9家潛力新創入圍決賽,數量排名為全球之冠。以色列僅次於我國,入圍家數為6家。

根據《2023台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指出,超過8成臺灣新創有拓展國際市場規劃,其中又以美國市場為第一首選。SelectUSA提供各國企業及投資者了解美國商業環境,也協助新創尋找投資及與美國各州政府合作機會,因此成為臺灣以及全球新創企業探索美國市場及拓展國際業務版圖的年度盛會。

為鼓勵臺灣新創拓展國際市場,經濟部自前(111)年起攜手AIT帶領臺灣新創團隊赴美參與SelectUSA活動,並透過業師培訓及鏈結當地投資人、企業、創業生態圈,加速新創取得國際投資與海外訂單。過去兩年共率領36家新創赴美參賽,其中有4家新創榮獲大會全球前3名的佳績,成功促成20家新創獲得金額新臺幣18億元的國際投資,目前已有7家新創在美國設立公司。

佳穎副署長表示:「美國對於臺灣新創而言,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無論是創新的精神、豐富的資金,以及成熟的商業環境,都能為臺灣新創帶來更多成長與發展機會。經濟部連續三年與AIT共同合作,透過政府協助帶領更多臺灣新創進軍美國市場。」

依據2024 SelectUSA Tech官方最新公布全球入圍80家新創名單,臺灣共有9家新創團隊入選,比排名第2名的以色列多3家,足見臺灣新創企業已經是世界上重要的創新推動力量。

本次獲選入圍角逐最後獎項的團隊分別是:健康科技領域-昱名生物科技、安德斯醫學科技;軟體與資通訊領域-台灣智慧駕駛、伊斯酷軟體科技;潔淨技術領域-安美洛生醫、泛亞應用科技;開放科技領域-沃龍工業、恰口科研、泰科動力。

經濟部中企署與技術司本次除上述9家外,也帶領其他10家受輔導的優秀新創赴美尋求商機,包含:光核生創、擴核生醫科技、智捷生醫、奎景運算科技、優必闊科技、指向科技、源綠科技、沛德永續科技、愛國者綠能科技以及黑色方案。

經濟部將持續協助新創企業敲開不同國家的國際市場,爭取實質的投資與商業合作機會。

歐洲議會選舉結果出爐 歐洲宣告向右轉

哨子先生

五年一度的歐洲議會選舉剛結束,雖然整體來看與上次選舉結果沒有差太多,依然還是中間偏右勢力取得多數席次,但不同的是右翼政黨在這場選舉中取得明顯勝利,不僅重創中間派和左翼政黨,更對法國、德國等主要歐盟國家的政治版圖造成重大影響,引發了歐洲政治方向的不確定性。

可以說,歐盟正來到歷史的轉捩點。

右翼勢力大獲全勝

右翼政黨在這場歐洲選舉中表現強勢,特別是法國極右派領袖勒龐(Marine Le Pen)所領導的「國民聯盟」(RN)獲得超過30%的選票,是馬克宏創立的「復興黨」(RE)票數的兩倍。馬克宏政府面臨著選民信任危機,因此他在隔天立即做出一個驚人的決定:宣布即刻解散國會並提前舉行選舉。

馬克宏的這個決定被認為風險極大,因為執政黨可能流失更多席次,使得馬克宏在未來的執政道路上更加艱難,甚至可能會必須和右翼領袖「共治」法國。

德國總理蕭茲所領導的社會民主黨(SPD)在選舉中同樣遭遇慘敗,不過相對保守的他表示不考慮提前舉行大選。

而義大利右派總理梅洛尼所領導的保守派政黨「義大利兄弟」則再一次取得巨大的勝利,進一步鞏固她在歐洲政治中的地位。

馮德萊恩有望連任 歐盟未來挑戰更複雜

雖然右翼勢力崛起,但中間偏右的歐洲人民黨(EPP)仍是歐洲議會中的最大政黨聯盟,增加了5個席次,擁有189名議員。在選前開始朝右派靠攏的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萊恩,被外界戲稱「賭對邊了」,因此有望連任。

歐洲逐漸向右轉,意味著歐盟未來的政策推動將會變得更加複雜,關注焦點勢必從以往的氣候、能源等議題,轉移到應對安全挑戰、移民問題和與美中關係上。

歐洲開始向右轉 選民更在乎傳統價值

從這幾年選舉路線可觀察到,比起氣候變遷議題,歐洲選民如今越來越在乎經濟、移民和國際衝突問題,而且就連年輕人也開始轉變。這次的歐洲選舉結果雖然讓人震驚,但確實不意外——歐洲已經向右轉,選民更在乎傳統價值,在乎執政者有沒有能力確保固有國民的經濟發展和人身安全,有沒有能力捍衛傳統信仰/宗教,而且這個轉變,還只是開始。

專精空間運算,HOMEE AI獲總統勉勵,COMPUTEX攜手產官學辦 AI 高峰論壇

AI 新創 HOMEE AI 獲總統勉勵。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九屆立法委員余宛如、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總統賴清德、HOMEE AI 創辦人暨執行長杜宇威、HOMEE AI 技術長張鈞凱。HOMEE AI 提供
曾允盈
【發布時間:2024年6月11日】

台北國際電腦展 COMPUTEX 上,以推出全球首個 3D AI 室內設計師聞名的 HOMEE AI(睿締國際科技),成為 COMPUTEX 2024 創新與新創展區 InnoVEX 亮眼新星,不僅獲總統賴清德勉勵,更攜手產官學界舉辦 AI 高峰論壇,共同推動 AI 落地產業、探索數位轉型商機。

HOMEE AI 打造產業品牌館,展示 3D AI 空間設計技術與實體家具,吸引海內外企業參訪交流。此外,HOMEE AI 發布全新國際平台服務 HOMEE CASA,展現佈局國際市場的決心。 專精空間運算的 AI 軟體公司 HOMEE AI,為 NVIDIA Inception 成員,近日更因登上 NVIDIA AI 地圖引發熱烈關注。COMPUTEX 2024 期間,HOMEE AI 創辦人暨執行長杜宇威獲賴總統鼓勵與團隊合影,杜宇威感謝政府持續關注新創生態,挹注多元資源,扶植企業成長,並表示團隊將持續研發突破,為空間產業導入人工智慧創新應用,目標迎向國際市場,向世界展現台灣優質軟體技術實力。

2

▲HOMEE AI 名列 NVIDIA AI 地圖所列台灣企業之一。HOMEE AI 提供

HOMEE AI 於 COMPUTEX 2024 打造產業品牌館,攜手產官學界於 6/4(二) 至 6/6日(四) 舉辦 AI 高峰論壇,推出逾 20 場專題講座,論壇出席貴賓涵蓋台灣產業科技推動協會執行長余宛如、安提國際總經理羅智榮、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與現任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董事長詹婷怡、台灣人工智慧學校產學長郭秉宸、台灣房屋集團首席副總裁周鶴鳴、慶豐富實業總經理許竣然、安提國際資深經理潘柏宏、富旌創投創辦人暨管理合夥人江旻峻、命理界風水大師詹惟中、陽明交通大學特聘教授林志潔、陽明交通大學教授邱維辰、中央大學教授王仲宇等跨界知名人士,共同推動 AI 落地產業,探索空間產業數位轉型商機。

1 ▲HOMEE AI 創辦人暨執行長杜宇威。HOMEE AI 提供

HOMEE AI 執行長杜宇威表示:「技術服務於產業、服務於人,HOMEE AI 自產業出發,回推至技術端,確保技術可確實幫助到產業與消費者。我們透過 3D 環境結合 LLMs (大型語言模型) 創造出具空間智慧 (Spatial Intelligence) 的 AI 技術,HOMEE AI 不單協助設計室內空間,更驅動到建築 AI。我們深信,當我們越理解產業需求,整個市場也將越來越大。」

第九屆立法委員、台灣產業科技推動協會執行長余宛如表示:「我對於台灣的新創生態與 HOMEE AI 感到非常驕傲,新創產業就是台灣護國神山的一份子。呼籲政府與企業共同努力,讓 AI 產業持續壯大台灣,打造更多台灣的護國神山。」 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現任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董事長詹婷怡於講座分享:「當數位轉型遇見 AI,正是台灣產業數位轉型再進階契機,如 HOMEE AI 便是運用 AI 技術整合垂直產業、創造平台經濟,所形成的新生態系。未來企業創新要由生態系落地實證 (POE) 出發,在生態系中產生最大價值,在數位轉型、科技創新和全球趨勢下形成新的經濟體系。新創如何針對垂直產業,以人為本創造人機協作可能性、打造新生態系,進一步滿足人的需求,將成數位經濟重要思維。」

全新國際服務 HOMEE CASA

HOMEE AI 更於 COMPUTEX 發布全新國際服務-HOMEE CASA。HOMEE CASA 結合 3D 、LLMs (大型語言模型)、Agent Swarm、3D Gaussian Splatting (高斯潑濺法) 等技術,基於真實環境生成之數位孿生結合語言模型對空間理解進行設計,提供 2B 與 2C 雙端服務,提供全球家具商透過 Shopify 免費串接,僅需四步驟,即可於五分鐘內無痛串接,將旗下家具透過 AI 及 3D 呈現於消費者面前,藉由 AI 驅動精準銷售;民眾則可於 HOMEE CASA 體驗從設計到購買一站滿足,透過與 AI 對話獲得個性化空間佈置,更可指定家具類型、色系、預算、材質、風格等條件,AI 將因應民眾所需提供符合條件之家具推薦。HOMEE AI 致力讓每一位民眾都能輕鬆打造理想空間,大幅節省傳統室內設計流程與費用,海外拓展第一站鎖定北美市場。

2 ▲HOMEE CASA 結合 3D 、LLMs (大型語言模型)、Agent Swarm、3D Gaussian Splatting (高斯潑濺法) 等技術,基於真實環境生成之數位孿生結合語言模型對空間理解進行設計。HOMEE AI 提供  

HOMEE AI 創辦人暨執行長杜宇威表示:「HOMEE AI 正引領空間運算產業革命,我們透過 AI 技術大幅提升空間設計效率,並延伸應用多元行業,提供全面 AI 解決方案,我們期待能為更多家庭與企業提供更好的空間設計服務,第一步將從生活和工作空間作為起跑點。目前已有多家國際先進的房地產、建築企業和家裝公司與我們簽訂合約。儘管產品開發與推動需要時間,HOMEE AI 與合作夥伴及團隊持續快速前行,目標成為空間運算領域的重要參與者,為產業與世界帶來實質與積極的變化。」 HOMEE AI專精空間運算,近年獲邀出席英國倫敦 London Tech Week、法國巴黎 VIVA Tech Paris、美國消費電子大展 CES 2024、NVIDIA GTC 2024 全球人工智慧技術大會,展示全球第一套室內設計 AI 解決方案,創新技術持續受到肯定。

追尋自我 大滿貫藝人林嘉欣首場台灣陶藝個展《Broken Beautiful》

影后林嘉欣陶藝個展《Broken Beautiful》 。主辦單位提供
謝平平
【發布時間:2024年6月11日】

童趣向陽的表情花器,鼓動內在的真實起伏,這是影后林嘉欣(Karena Lam Kar Yan)在台灣的首場陶藝個展;外表甜美的她發行過個人專輯、演出膾炙人口的作品與角色,拿下金馬金馬影后、最佳女配、最佳新演員獎後,被封為「大滿貫」藝人,離開光鮮亮麗的舞台,她在陶藝創作中找到最真實的自己。

接觸陶瓷後,原來是誠實面對情緒、重新認識自己的開始,《Broken Beautiful》共展出林嘉欣 31 件花器創作,展名「Broken Beautiful 」意即不刻意要求完美,同陶土一般,不管如何去修飾自己覺得不完美的地方,在高溫燒製後,它又會回復到原本不完美的模樣。

首場台灣個展,林嘉欣選擇與台灣藝術創作者合作,聯同植物藝術家廖浩哲,以苔癬與錯落木材營造自然氛圍,打造民眾可沉浸在森林氣息中感受的花器展間。

1

影后林嘉欣陶藝個展《Broken Beautiful》展間一隅 。主辦單位提供

最新陶瓷創作包含了充滿童趣表情的〈人仔花器〉、以朝鮮時代韓國瓷器美學代表作為靈感的〈月亮瓶〉、渾圓飽滿的多件大型花器。其中,至今仍影響著韓國當代藝術創作的Moon Jar器型作品,由不同角度與光影觀察,可見不同面貌與細節,不僅有如天上明月的真實圓缺變化,亦貼合現階段她對完美和圓滿所抱持的全新感受。

熱愛藝術的影后林嘉欣卸下演員身份,作品呈現著自然、簡單的美學,對她而言,陶藝是一段學習與失敗共處、與驚喜相遇的旅程,也是與自己的對話。陶瓷創作中,有許多無法預期的因素影響作品的樣貌,這樣的過程使她得以慢下來,正視並仔細觀察自己的快樂、焦慮、渴望、內疚等情緒,甚至重新釐清與人的關係、練習不再無謂的迎合。

隨著和陶土相處的時間增長,她坦言比以往更誠實地面對自我,也更懂得放下和釋懷,發覺到前所未有的自在與輕盈,「這是我人生至今最輕鬆的一段時間,也是我最接近真實自己的時候。」作品則呈現了她在製陶過程中得到的啟發——生命正因不完美而真實。

「做陶時,我不是媽媽、女兒、演員,單純就是林嘉欣在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林嘉欣說道。

陶藝工作室裡的她,享受安靜的獨處時光,時而在作品留下一圈圈向上形塑時,自然形成的手指捏塑痕跡,時而讓釉藥由上傾瀉而下,或完整沈浸包覆,每一道縝密的工序,都真實反映了她創作當下的心境,令每件花器充滿溫度,「因為陶土跟我的人生是同時進行的。」

林嘉欣邀請讀者進入瀰漫自然氣息的展間,感受植物與器物的連結,看見坦然面對生命後的自由與欣喜。《Broken Beautiful》即日起至6月30日,在純Object藝術空間展出,現場亦將限量販售林嘉欣的Polaroid攝影集《VOYAGES II》和 《VOYAGES III》,收錄其多年來拍攝的珍貴旅遊點滴,希望以她獨有的溫暖特質,藉多樣的藝術表達方式,和觀者一同重新思考自我。

 

《Broken Beautiful》林嘉欣陶藝個展——藝術工作營

時間:6月15日 15:00-18:00 需由社群報名

地址:純Object 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63巷21弄27號1樓

 

《Broken Beautiful》林嘉欣陶藝個展

展期:6月8日(星期六)至6月30日(星期日) 免費入場

開放時間:12:00-19:00,週一13:00-19:00

地址:純Object 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63巷21弄27號1樓

勤億蛋品科技首推非籠飼白蛋「葉黃素非籠飼是好蛋」

勤億蛋品科技採取平面飼養雞隻方式,提供800平方公里以上環境,打造友善動物環境,讓雞隻有更充足的活動空間。勤億蛋品科技提供
曾允盈
【發布時間:2024年6月11日】

據農業部統計,台灣每年吃掉超過75億顆雞蛋,有將近九成的蛋雞是用不人道的「格子籠」方式飼養,就是將2到4隻母雞,關在僅有一張A4紙張大小的籠子中,活動受限,容易造成骨折、代謝功能混亂,提高雞隻禽流感傳染風險,因此近年來以人道飼養蛋雞的方式逐漸引起大眾的重視。

蛋品大廠勤億蛋品科技推出新品「葉黃素非籠飼是好蛋」,採用平面飼養的方式,打造友善動物環境,同時在飼料中添加營養成份,讓雞隻能快樂展翅,健康下蛋,消費者也能放心食用。

友善飼養對雞隻健康及環境皆有益處,但設備及人力成本都會增加,因平飼需定時補充飼糧,維持乾淨的供水等,雞場的管理人員還要具備專業技能。葉黃素非籠飼是好蛋的雞隻生活在800平方公里以上環境,擁有充足且不受拘束的活動空間,地面墊料使用乾燥粗糠、木屑,搭配優良的通風系統,改善雞糞惡臭濕黏的問題,並設置15公分以上的棲架。

勤億蛋品科技董事長室經理古昕平表示:「雞隻可以自由選擇高、低處活動,平均分配母雞巢箱,讓雞隻能自由進出產蛋,產蛋品質更好。」不僅如此,葉黃素非籠飼是好蛋,嚴選優質穀物、玉米、豆粉等,多種天然營養素之特製視好精料來餵食蛋雞,讓蛋黃更香濃、蛋白更為Q彈,同時無藥物及抗生素殘留,讓消費者吃得營養與安心。

1

葉黃素非籠飼是好蛋打破傳統紅蛋較營養的迷思,使用友善飼養的白蛋,並餵食蛋雞多種天然營養素,吃得健康又安心。勤億蛋品科技提供

「許多人對紅蛋有迷思,認為紅蛋較營養,實則不然,因為蛋殼的顏色取決於雞隻品種。」古昕平進一步解釋,白蛋最常見由白羽雞生下的蛋;紅蛋則是其他雞種,如伊莎、洛島紅,因數量較少,所以市售價格較高。不同於市面上販售的非籠飼雞蛋大多為紅殼雞蛋,勤億蛋品科技的葉黃素非籠飼是好蛋,首推非籠飼的白蛋,提供優良友善的生長環境,與多種天然營養素的飼料,讓非籠飼、自由放牧的生活不再是紅羽雞的專利。

企業如何導入ESG永續經營?資深企管顧問指路

▲台灣瑪斯企業管理顧問業師利錦文,輔導個案經驗豐富。葉俊宏攝影
第256期
曾允盈

 

ESG分別指的是「環境保護」(E,Environment)、「社會責任」(S,Social)和「公司治理」(G,Governance),代表企業擔負的社會責任。具有多年企業輔導經驗的「台灣瑪斯企管顧問有限公司」資深顧問利錦文指出,ESG為新型態評估企業的數據與指標,新時代的企業都不能忽視其重要性。

 

執行ESG計畫,象徵企業對社會做出積極貢獻,也表示在消費市場中將獲得更高評價。Adobe Stock

▲執行ESG計畫,象徵企業對社會做出積極貢獻,也表示在消費市場中將獲得更高評價。Adobe Stock

 

少走彎路,執行ESG為企業帶來好處

台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稱金管會)不遺餘力推廣企業實踐ESG,希望落實公司治理及永續發展,持續強化非財務性資訊的揭露,推動自2025年起20億元以下上市櫃公司編製永續報告書,並提供投資人有用的資訊,推動自2025年起全體上市櫃公司依其產業別揭露永續指標。此外,金管會也分階段推動全體上市櫃公司於2027年完成溫室氣體盤查,2029年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之確信,營造健全ESG生態體系。

ESG展現企業能量,多方位關注各領域問題,特別重視員工福利、善盡社會責任、全球環境議題。近年來,全球環境處於高風險邊緣,環境永續議題也從全民共識走向具體規範。過往企業經營重視財務數據,投資市場也以公司財務為評估風險的第一要務,如今則視ESG為企業的健檢報告,監督企業對環境風險的因應措施,ESG已成為資本市場對公司內外評鑑的方式。許多投資者因此將ESG評分視為觀察企業的重要指標,成為其評估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

不僅如此,根據《全球消費者洞察報告》指出,永續發展已成為消費者選擇品牌的重要因素之一,證明ESG不僅影響投資方,也改變了社會大眾的消費意識。執行ESG計畫,象徵企業對社會做出積極貢獻,也表示在消費市場中將獲得更高評價,為企業爭取更多的營收與市占,同時避免監管機構裁罰及聲譽風險。

由此看來,ESG直接影響合作夥伴、消費者及投資人的投資意願,對企業具有多重意義(參見列表)。上市、非上市公司撰寫永續報告書,被視為企業為營運徹底負責的重要指標。

 

執行ESG的好處

 

上市櫃公司,編製永續報告書

金管會2020年推動為期三年的「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強化上市櫃公司的ESG資訊揭露。《ESG永續報告書》前身為《CSR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2021年由金管會改名,扮演「非財務資訊揭露」的角色。

未來金管會更將打造「數位化永續報告書平台」,建立標準化統一格式以揭露企業ESG相關資訊。輔導經驗豐富的「台灣瑪斯」企管顧問利錦文提醒,《ESG永續報告書》能協助企業檢視未來發展與投資方向,也能檢視企業的體質是否健全,千萬不要流於形式。

 

所有企業都需根據ESG指標,調整自身的發展方向。AdobeStock

▲所有企業都需根據ESG指標,調整自身的發展方向。AdobeStock

 

非上市櫃公司,14064-1取得企業永續路徑門票

非上市櫃公司目前雖然尚未規定必須揭露ESG績效,仍可選擇「自主編撰永續報告書」,第一步就是投入「ISO 14064系列驗證」。

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與查證方法,ISO組織公告了極具代表性的國際標準「ISO 14064系列」,包括:ISO 14064-1溫室氣體碳盤查、ISO 14064-2減碳專案計畫、ISO 14067產品碳足跡、SBTi科學基礎減碳目標等。這一系列標準的執行順序,企業該如何選擇?

利錦文表示,關於溫室氣體盤查,台灣有兩個系統,一是環保署納管的企業,須逐一鑑別排放源、計算碳排放量、揭露相關溫室氣體排放量,並由第三方查驗機構查證後公開,這個系統已於2019年完成。

而沒有被納管者,則多採用ISO14064-1這套體系。利錦文比喻:「14064-1相當於取得企業永續路徑的第一張門票!」

顧問指路,釐清 ISO14064系列

「ISO14064-1」溫室氣體盤查的第一守則是「碳減量之前,先做碳盤查」。碳盤查對企業而言是量體重概念,統計出企業一整年的碳排放量,因應未來減碳議題,作為第二階段減量的標準與依據。

「ISO 14064-2」則是擬訂「減碳專案計畫」,提供執行者具體執行方案與報告,因此ISO 14064-2更注重「預計減碳多少」。

「ISO 14067」為「產品碳足跡」,和ISO 14064系列最大的差異在於,ISO 14067關注的是「產品」本身的生命週期,而不是某公司某一年的碳排。碳足跡的產品也可以是一項服務,同樣須評估產品的生命週期,計算產品從原物料、生產、配送、使用到銷毀,整個過程的碳排放量對環境的影響。

「SBTi 科學基礎減碳目標」,是由聯合國全球盟約及CDP(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碳揭露專案)共同組成,鼓勵全球企業設定具科學基礎的減碳目標,共同實現2050年升溫不超過攝氏1.5度的願景。

 

有企管顧問專業陪跑,申請ISO 14064-1查驗絕非難事。網路擷圖

▲有企管顧問專業陪跑,申請ISO 14064-1查驗絕非難事。網路擷圖

 

教練陪跑,ISO 14064-1碳盤查步驟,引領企業循序漸進

針對ISO 14067系列,企業從何入手?「第一步不建議執行SBTi」,利錦文釐清,縱使企業接到指令必須要做SBTi,仍需從盤點開始,完成ISO 14064-1碳盤查,方能成功獲得永續的門票。其步驟如下:

1.確定範疇:確定溫室氣體盤查的範疇,包括報告邊界和盤查的對象。

2.基準年設定。

3.設立盤查小組:企業應設立專門盤查小組,負責盤查的設計、實施和監控,並開始啟始會議,執行教育訓練。

4.確定排放源:排放源分類別,從類別一、類別二到類別六,必須界定與鑑別組織內的排放源,包括直接和間接的溫室氣體排放源。值得注意,直接溫室氣體排放和移除一定要量化,邊界外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企業可自行界定和決定,哪些要納入報告邊界。

5.設立盤查計畫:包括確定盤查的目的、方法、時間表和責任分工,以制定盤查計畫。

6.蒐集活動數據:蒐集與企業活動相關的數據,包括能源使用、生產過程、運輸等。

7.排放係數選用:使用相應的排放係數,將活動數據轉換為溫室氣體排放量。使用確定的計算方法,計算組織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8.程序文件化:建立溫室氣體盤查清冊與溫室氣體報告書,將所有數據和計算結果文件化,以確保報告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根據盤查結果,準備符合ISO 14064-1標準要求的盤查報告。

9.內部稽核或外部查證:組織內部進行盤查報告的內部審核與稽核,確保報告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選擇進行外部驗證,以驗證盤查結果的準確性和符合ISO標準的程度。

以上步驟頗為繁瑣,建議尋求具豐富經驗的企管顧問手把手指引,才能有效解決相關問題。有企管顧問專業陪跑,申請ISO 14064-1查驗絕非難事。

避開誤區,專業顧問助企業不踩雷

除陪跑外,企業更需仰賴企管顧問的經驗指導以避開誤區,例如:

1.ISO 14064-1計算碳排量,並非越少越好,應該如實計算,不需刻意隱瞞,後續才有減量的空間。

2.並非購買綠電憑證或碳權,就能抵減企業碳盤量,此為最大誤解。

3.企業如果資料很多,有能力每一筆計算當然沒問題,縱使企業沒辦法計算非常精準,也無須過度擔心,此不會成為查證的主要依據。

利錦文強調:「ISO 14064-1彈性很大,只要企業拿得出佐證資料,數字不是隨意寫,而是有客觀的證據,係數用得合理就可以。」

提到溫室氣體盤查最常碰到的問題就是邊界,例如:公司公務車要計算排放量,但公務車是租賃,非公司財產如何計算?

一般而言,計算碳盤查是用營運控制,企業百分之百能夠掌控,算在類別一;如果是租賃公司掌控,則放在類別四,因此變通性很大。利錦文表示:「ISO 14064-1來說不管如何計算,講出合理的理由最重要,但是請留意不要重複計算。」

 

培育顧問師人才是台灣瑪斯近幾年的重點範疇。圖為示意圖。AdobeStock

▲培育顧問師人才是台灣瑪斯近幾年的重點範疇。圖為示意圖。AdobeStock

 

資歷豐富,台灣瑪斯致力培育專業顧問師

台灣瑪斯成立超過20年,利錦文經手案例無數。除了排解企業各種問題,利錦文也幫助想進入ISO、ESG領域的有志青年成為顧問師,為顧問師領域注入更多新血,開創更多就業機會,解決市場顧問師奇缺的問題。

較業界更為特殊的是,台灣瑪斯結合理論與實務,不僅學習系統理論學,還能同步跟案,手把手實務傳承。跟案中可以同步提問,最短時間成為系統輔導顧問師不是難事。

ISO 14064系列不是認證,僅提供聲明書

值得注意的是,ISO 14064-1不是認證,沒有「通過」與否的問題,和其他ISO認證體系不同。其他ISO體系沒有通過就不發證書,「溫室氣體盤查系列」都會提供「聲明書」。利錦文指出,ISO是第三方查證公司為企業背書,查驗聲明書範疇一、二為合理保證等級,範疇三(類別3-6)通常為有限度保證等級。

「ESG是企業自己跟自己的賽跑!」利錦文特別強調,以企業永續的第一張門票ISO 14064-1來說,每家公司的算法、蒐集的數據、資料廣度和深度都不一樣,它純粹是作為後續減量的依據。

只要釐清觀念,找對專家輔導執行,企業打開ESG永續大門並非難事。

 

企業資訊: 台灣瑪斯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台灣瑪斯主要是協助企業導入 ISO 國際系列認證、與近來最夯的 ESG 議題、ISO14064-1 溫室氣體碳排查、ISO14067 碳足跡、SBTI ~等減碳議題、精實生產輔導、教育訓練、線上條文、內稽課程、及為市場培育更多的輔導顧問師,都是台灣瑪斯的企業使命。

官方網站: https://taiwanmars.com/

官方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mars.tw

 

拍檔科技、星益欣攜手雙月食品社,打造AI全自動餐廳

明基佳世達集團 COMPUTEX AI NOW 智慧餐飲零售展區。曾允盈攝影
曾允盈

明基佳世達集團COMPUTEX AI NOW智慧餐飲零售展區,結合拍檔科技、WiXtar星益欣,提供AI自動化餐廳解決方案,並攜手雙月食品社,以「AI Plus+雙月食品社」為主軸,整合AIoT應用、SaaS數據中台,推出全球唯一結合3種AI應用技術之AI Kiosk點餐機,致力讓AI落地化。

1

全球唯一結合三種AI應用技術之AI Kiosk點餐機。圖為星益欣執行長康惠媚(右起)、雙月食品社社長賴永晟、拍檔科技總經理王保鋅。曾允盈攝影

WiXtar星益欣為協助實體門市數位轉型,經營LaaS (LaFresh as a Service) 數據中台與合作夥伴生態圈、整合多元AI技術,致力成為亞太區餐飲零售界最落地的AI整合應用商,協助企業高效管理、績效升級。此次於COMPUTEX展出全球唯一結合3種AI應用技術之AI Kiosk點餐機,包括「AI人物行銷推薦」、「AI多國語菜單」、以及「AI語音點餐」。整合 POS 系統、KDS 廚房系統、廣告叫號系統等應用,打造「AI Plus+ 雙月食品社」全自動智慧餐廳,作為最新的 AI 自動化餐廳解決方案指標,落實服務效率升級、消費體驗優化的數位轉型目標。

拍檔總經理暨星益欣董事長王保鋅表示,人工智慧在餐飲零售的應用並不是為了取代人力,而是要在缺工的大環境下,協助企業減輕人力負擔。星益欣的研發整合能量即是讓AI應用落地、實現自動化營運,釋放人力做更有價的服務、提高門市及總部的人均產值。

星益欣執行長康惠媚表示,全台自2023年起的新展店,以自助點餐為主的餐廳占比達45%,目前Kiosk自助點餐的交易比更達90%。星益欣透過與AI夥伴的資源整合,相信在AI相關應用更趨成熟、市場接受度更高後,將會迎來新一波AI模組的導入需求。

COMPUTEX 2024圓滿落幕,四天超過八萬人進場參觀

COMPUTEX 2024展會規模成長顯著,四天展期超過8萬人參觀。COMPUTEX提供
曾允盈

2024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4)於今(7)日圓滿落幕,今年展會規模成長顯著,四天展期間共吸引85,179名的資通訊產業買主及專業人士,其中前十大參觀者來源國/地區為日本、美國、中國、韓國、香港、新加坡、印度、越南、泰國、菲律賓。作為全球領先的AIoT和新創產業展覽,COMPUTEX 2024以「AI串聯、共創未來(Connecting AI)」為主軸,成功吸引世界級重量買主參與年度科技產業盛會,讓台灣成為國際矚目焦點。

COMPUTEX百花齊放,廠商大秀前瞻技術肌肉

IDC預測,AI PC將於2027年佔屆時全球近六成PC出貨量;AI運算暨系統解決方案區廠商展示最新AI產品應用,宏碁與華碩分別展出旗下首款Copilot+ PC—Swift 14 AI筆電、Vivobook S 15,以AI技術翻轉PC產業,賦予更多創新想像。智慧科技在各場域的應用如雨後春筍,諸多汽車相關展示也出現在今年新增設的智慧移動展區,如台灣先進車用技術發展協會(TADA)集結和碩聯合科技、公信電子、瑞相科技等多家大廠,設立汽車科技主題館,展出完整智慧座艙解決方案。

而在先進通訊及網路產品區,則可看見台灣於前瞻通訊領域所扮演的要角地位與實力,如亞旭電腦與華碩攜手透過微軟Azure專用5G核心所開創的5G企業專網解決方案和服務,普萊德則展示業界首創跨協議能源智慧管理系統「AIoT應用管理平台(NMS-AIoT)」。另一方面,元宇宙也是蓬勃發展的科技領域之一,見臻科技於電競及元宇宙應用區展示擴增實境裝置中的穿戴式眼球追蹤技術,優化整體沉浸體驗,而矽谷的XR/AI新創公司Aemass則藉由可攜式單一鏡頭3D錄影系統,以及具全球專利的3D雲圖與AI演算法技術,在今年COMPUTEX展現為XR提供真實內容的前瞻科技。

1

全球科技領袖在COMPUTEX 2024分享最新科技及產業趨勢,並與生態系夥伴共創創新應用。COMPUTEX提供

 

科技巨擘齊聚COMPUTEX,場內場外互動熱絡

AMD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丰博士於外貿協會主辦的COMPUTEX Keynote,為COMPUTEX 2024揭開序幕,高通總裁暨執行長Cristiano Amon、英特爾執行長Pat Gelsinger、聯發科技副董事長暨執行長蔡力行、Supermicro總裁暨執行長梁見後、恩智浦半導體執行副總裁暨技術長Lars Reger,以及台達研究院院長闕志克等重要產業巨擘接力分享如何運用各家關鍵技術加值產業、擘劃未來AI樣貌。除了上述受邀演講者之外,每位講者同時也邀集來自不同領域的產業夥伴攜手闡述科技進程及其影響力,包含AMD邀請了華碩董事長施崇棠、HP執行長Enrique Lores登台分享,英特爾邀請了台灣重要科技巨頭華碩董事長施崇棠以及宏碁董事長陳俊聖站台,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也驚喜現身Supermicro及聯發科的演講舞台,成功締造「CEO群聚效應」,讓此次Keynote更加星光熠熠。

COMPUTEX Forum亦是眾星雲集,外貿協會特邀全球科技產業領袖,共同描繪AI未來藍圖。今年以「Let’s Talk Generative AI(生成式AI新賽局)」為主軸的COMPUTEX Forum,集結9位國內外專家輪番深入剖析AI供應鏈,以科技洞察,透視產業商機。全球科技領袖除了在COMPUTEX 2024分享最新科技及產業趨勢,也和其生態系夥伴於場外熱絡互動與交流,推進更多合作可能、共創科技發展與創新應用。

參展國家數創新高,InnoVEX展現全球創新動能

今年創新與新創展區InnoVEX的參展國家數為歷屆最高,除了具創新能量的新創企業/團隊參展,更匯集七個國家館及各大加速育成單位參與。新創企業/團隊紛紛展現絕佳創意,將AI技術運用至醫療、製造、運動、寵物、旅遊等多元場域,如沛德永續科技利用近紅外光譜和AI技術開發的智能分揀系統、DeepRad.AI以AI技術驅動醫學影像的創新應用,此外,亞洲首個運動科技創新加速器計畫ASPN Sports Tech Accelerator和Garage+展示AI在運動科技和數據處理等方面應用,全台最大產業加速器StarFab Accelerator則聚集致力於AIoT、5G、XR等領域的新創企業,全方位突顯台灣於技術創新的指標地位。

今年的InnoVEX新創競賽首獎由來自台灣的奇妙水循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奪下,其「奇妙水高活性循環膠粉」可將廢輪胎轉換為高活性、高價值的再生橡膠材料,緊密扣合產業對於永續再生的需求。

COMPUTEX首設永續設計獎推動綠色轉型,並跨界合作讓科技更具人情味

今年首度舉辦的「永續設計獎 Sustainable Design Award」由明基佳世達集團榮獲金獎殊榮、華碩與宏碁並列銀獎、創見資訊及緯頴科技獲頒評審特別獎,參展商紛紛於攤位設計及展位活動具體展現3R(Reduce, Reuse, Recycle)理念,完美地將永續概念融入展覽,推動產業與展覽的綠色轉型。

科技創造無限可能,COMPUTEX 2024藉由多元的跨界合作,如按實體店規格搭建的微熱山丘Hospitality Lounge,為貴賓提供熱茶與鳳梨酥,展現台灣好客精神;plain-me X乖乖的聯名商品更是引起廣大迴響,讓海內外貴賓一齊體驗乖乖神力。

虎爺誕辰日 勤億蛋品科技推超萌限定版雞蛋盒

蛋品大廠勤億蛋品科技推出「虎爺特別限定版雞蛋盒」,虎爺化身超萌模樣,逗趣又吸睛。資料來源:勤億蛋品科技
編輯部

農曆6月6日為虎爺誕辰,民間相信虎爺具備招財的能力,加上傳聞中虎爺愛吃生食和甜食,因此許多民眾會在這天準備生雞蛋、糖果餅乾等作為供品。蛋品大廠勤億蛋品科技為慶祝虎爺生日,結合生雞蛋的供奉文化,推出招財神器「虎爺特別限定版雞蛋盒」,讓所有參拜者「用好蛋拜虎爺,乎你變好野」。此外雞蛋特別選用勤億黃金葉黃素是好蛋,一盒8顆帶有發財諧音,為求財大力加持。

坊間流傳虎爺會時不時叼錢來,因此人民也將其視為能「咬錢」的財神。在虎爺誕辰即將到來之際,勤億蛋品科技順勢推出「虎爺特別限定版雞蛋盒」,將虎爺化身成Q版超萌模樣,顛覆傳統形象既吸睛又有趣,更帶動祭祀虎爺的傳統民俗文化。雞蛋選用勤億黃金葉黃素是好蛋,其葉黃素含量高,嚴選優質穀物飼料,含靈芝多醣體、納豆菌等多種珍貴營養素,無藥物、抗生素殘留,既象徵招財又能吃得營養,以此做為祭拜虎爺的供品,絕對是最有誠意的選擇。

6月台灣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分析預測

景氣循環同行綜合指數趨勢與預測。商研院提供
許添財、陳世憲
【發布時間:2024年6月6日】

2024年4月商研院(CDRI)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指標系統呈現,同行指標綜合指數已連續20個月的上升,經標準化的循環綜合指數來到1.1457個標準差,雖升勢略有減緩,但預測到2024年10月可持續上升到1.6243個標準差,進入歷史經驗上的「準繁榮」境界。但疫後領先復甦的住宿餐飲業卻於去(2023)年5月結束21個月的景氣循環上升,景氣循環趨勢轉而向下,於今(2024)年3月已顯現成長明顯遲緩跡象,讓「不均衡復甦」的困擾又有回頭之嫌。

景氣變動走強,5個景氣循環同行子指標之中,其一般循環趨勢值均達到長期趨勢值(100),唯獨住宿餐飲業自去(2023)年6月以來的走勢開始減緩並加速向下,到今(2024)年3月的循環趨勢值已從去年5月的最高點103.6降為99.41,4月又降為98.8。顯示一般商業服務業復甦步調穩健,唯獨住宿餐飲業已遇到成長的瓶頸,殊值注意。   領先指標綜合指數也終於在今(2024)年4月脫離衰退之境,步入復甦。它提供了整體商業服務業持續復甦的確定性環境,但具有「領先指標之領先指標」意義的民間固定投資與失業給付初次認定受理件數增加,卻隱含著未來景氣要持續強勁復甦的不確定風險。 今(2024)年4月的景氣循環領先綜合指數來到0.0911個標準差。在7個子指標中,景氣回升的再增為4個,但運輸倉儲景氣循環趨勢由升轉降,服務貿易收支由降轉升,變化較大。商業服務業僱用淨進入率、商業服務業股價指數與金融及保險等業穩定成長;只剩民間實質固定資本形成與倒置後的失業給付初次認定受理件數等兩個子指標持續惡化,這表示整體景氣要持續強勁復甦會有限制。

本期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變動及其重要政策蘊含如下:

 1. 疫後「不均衡復甦」與長期產業「結構不均衡」的交互作用已橫阻在甫步上「整體經濟復甦」的路途上。這意謂著短期的景氣變動對策與長期經濟發展政策都必須不同行業特別之需,分別以量身訂做的精準措施(tailor strategies and policies)為之,而不能以傳統一般化的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為滿足。

2. 疫情衝擊加上地緣政治因素,在全球化金融危機(GFC)後的復甦排除「停滯膨脹」(stagflation)疑慮後,代之而起的是不均衡復甦與通貨膨脹併發的「不均衡膨脹」(uneven inflation)。 成長部門與區域呈現需求與物價扶搖直上的「螺旋狀通膨」(spiral inflation)。這進步部門因技術進步而提高生產力,足以應付市場有效需求提高所衍生的(derived)勞動需求增加的工資上漲,或是成本推動的物價上漲而不得不提高工資,結果繁榮與物價上漲並存,可能是兩位數(Double-digit)的物價與工資並同上漲。

但在技術不發達的部門或區域,同樣受到成本上推的物價上漲威脅,但工資的提高則呈現太遲(late)與太少(little),是典型的「停滯膨脹」現象。螺旋狀通膨與停滯性通膨並存的經濟或時代,當可以「不均衡膨脹」稱之。

「不均衡膨脹」是兼具高成長機會卻又極度不穩定風險的狀態。在此情況,若任由市場自然發展,其結果是分配不均更加速惡化,終於影響總體有效需求的增長與社會安定而衰退;若施以一般性緊縮政策,並無法抑制進步部門的「螺旋狀通膨」,卻造成落後部門的提早或進一步衰退。

這進一步意謂著,為確保經濟的穩定復甦與成長,就必須對落後部門與區域施以量身訂做的相關振興輔助政策(tailor policies)。從本景氣循環指標系統的指標變動觀之,明顯的就是傳統製造業與商業服務業。

疫後商業服務業領先復甦,呈現內熱外冷,服務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度超越工業。現在商品出口復甦了,工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趕上服務業。但在出口的結構上,AI熱潮將半導體與電子資通訊產業推向歷史高峰,但國際市場競爭加上兩岸關係變化,傳產卻墜入衰退深淵。在商業服務業裡,疫後領先復甦的住宿餐飲業,卻經不起物價上漲與缺工的壓力而開始呈現衰退跡象。

不均衡通膨不只發生在國際社會,台灣經濟亦然。傳產製造業與商業服務業,這兩個相對落後部門的生產力無法有效提高,不只會阻礙我國經濟進一步的成長,更會繼續深深影響普遍的生活品質,社會的不公也提高了對政治安定威脅的風險。

3. 當前在促進產業升級與改善產業結構上,本景氣循環指標系統明顯地將問題指向投資與就業。「創新價值新生態系」必要的新投資促進,以及新人才培養與新技術能力的人力培訓是量身訂做精準策略的實施重點,真正需要的是「以新代舊」的質變,而不是「以大帶小」(或以強併弱)的量變,才是我們真正要的「新生產力改革運動」。

民間固定投資缺乏增長動能,固然讓供給面的改革遲滯不前,創新價值生態系的重新營造,恰好可以提供新投資的誘因與動能。高端高薪人才供應的不足與低階低薪人力的短缺,明顯阻滯了勞動力的供給革新,進而影響勞動力需求的增長。高科技因人才難覓影響了新投資進程,小型商業服務業因缺工而歇業,發生在景氣復甦而非衰退期間,歷史上少有。但對當前資金充裕,基礎科技進步的台灣,排除轉型升級困境卻只差一步新思維與新願景的有效行動。

詳細分析請見:https://www.cdri.org.tw/cdri/xcdoc/cont?xsmsid=0H159603185473163141&s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