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人比美國人還關心誰當美國總統?

Getty Images
哨子先生

今年2020美國總統大選,兩派極端立場候選人長達半年的口水戰,加上媒體的大幅報導,以及,結果很可能將改變一個時代。這些因素使得這場總統大選宛如「全球大選」,全球民眾高度關注。其中,中國人尤其關注,不只知識份子,連一般老百姓都超級投入。

《金融時報》專欄作家曹辛認為,這是因為美國是個極大影響中國國運的國家,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就一直如此。直至今日,中國民眾的生計和財富與美國息息相關

他說,經過40年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美國經濟已是密不可分,這不僅涉及中國國家層面的高科技發展和外匯的積累,也直接波及民眾的就業和生活。一旦中美經濟全面脫鈎,首先波及的就是中國東部發達地區的民眾生活,而這一地區民眾的經濟生活水準,直接影響中國國內市場的總購買力,這時候就算習近平大搞「內循環」,也很難收到巨大效果。

評論分析,無論是從抗日戰爭的聯美,到跟蘇聯同一陣線的抗美援朝,對美國政策的主旋律,深刻影響著中共政府的施政方針與政經發展。

美國是一個能夠改變中國國運的國家。

今年中國人如此關注今年的大選,還有一個原因——川普還是拜登當選,對中美關係來說意義完全不同。

川普身為老練商人,看破中共走的是不公平貿易手段,並且這種手段是來源於中國集權的國家資本主義本質。所以川普選擇:要不中共按照美國和西方公認的方式交易,要不中美脫鉤,中共自己玩沙去吧。選擇脫鉤,也是目前對美國傷害最小的方式,且更能重創中國政府,這是目前川普採行的手法。

「雖然川普有和盟友關係不夠融洽的問題,從而給中國機會,但反過來中國在一定程度上也會被這些盟友綁架,因為已經和美國脫鈎。中共在面對其它國家和集團,已經沒有失去的本錢,必須有所讓步。」

也就是說,川普的連任,對中共來說是個大麻煩

拜登當選,對中政策將走回民主黨老路——將中國視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的經濟共同體,以拉盟友的辦法應對,重視與中共政府的「合作」。

評論認為,拜登這種做法只會重蹈覆徹,給中共政府帶來新機會,但從美國過往歷史上看,民主黨的這套辦法,對中國從來沒有成功過。評論說得婉轉,僅懷疑拜登是否真的「理解」民主黨這套對付中國的方法,是「存在缺陷」的。究竟是拜登太天真,還是真如外界所言,私底下與中共高層勾結?

「但無論如何,上述這一切證明:中國目前客觀上還不具備成為全球唯一領袖的條件。既如此,做好自己的事,同時和美國處理好關係,特別是要和美國一起建立一套新形勢下處理兩國關係規範。」

原文:何一些中國人比美國人還關心誰當美國總統?

選前決戰日!川普連趕五場造勢 拜登請流行歌手站台

Getty Images
哨子先生

再過幾小時,美國2020總統大選正式迎來開票日,因為時區關係,有幾個小鎮甚至已經開始開票了,趕快來做個最後總複習。

川普依然活力四射,在最後一天連跑五場造勢,分別在五個搖擺州做最後的催票,包括北卡、賓州、密西根最大城特拉弗斯城、威州,最後再回到密西根第二大城大急流城。拜登則是請來流行歌手Lady Gaga到賓州匹茲堡登台演唱,試圖透過名人加持衝出最後一波投票率。

  • 民調一面倒認為拜登贏

《華爾街日報》、NBC News昨天公布選前最後民調,川普以10%的差距(42%對52%)落後拜登。路透社與易普索(Ipsos)兩天前公佈數據,顯示拜登51%支持率領先川普43%。《紐約時報》綜合各家民調平均數據,推論拜登全美支持度領先川普8.5個百分點。

美媒分析,今年1月至今,川普民調一直處於落後狀態,隨著疫情嚴重、拜登兒子醜聞爆發,川普與拜登的差距逐漸拉近,直到本月,各方基本盤已多數落定。關鍵仍在最後的搖擺州,包括大湖區的威斯康辛、密西根、賓夕法尼亞州,及陽光帶的亞利桑那、佛羅里達、北卡羅來納州。川普是否能重演2016年的驚奇翻盤之旅,就看搖擺州民的選擇了。

  • 除了選總統還要選參眾兩院和州長

除了投票給總統,11月3日也將針對眾議院435個席位、參議院100個席位中的35個席位進行改選。全美13個州州長,與領地波多黎各、美屬薩摩亞的行政長官選舉也同步舉行。

目前美國參議院有53名共和黨員(多數黨)、 45名民主黨員、2名無黨籍議員。根據美國憲法,美國副總統兼任參議院議長,並無參議員資格。如果執政黨是共和黨,民主黨要過半必須拿下51票。

眾議院議長則由眾議員選舉產生,目前美國參議員有198名共和黨員、232名民主黨員(多數黨),另有1名自由意志黨議員,4名從缺。

  • 史上拖最久的開票時程

今年因為疫情關係,許多美國公民改以郵寄方式投票,但也衍伸許多爭議,加上曠日費時的計票過程,今年的總統大選勢必無法在11月4日完成計票。為避免郵寄選票拖慢開票時程,美國聯邦地區法院法官蘇利文(Emmet Sullivan)要求美國郵政總局(USPS),應遵循非常時期的政策,採用特快郵遞專用管道,確保在選舉日(Election Day)前交付選票。且必須在每張選票上,蓋上清晰的郵戳以反映收到選票的確切日期,即使那些沒有貼郵資的選票也必須蓋上郵戳。

美國郵政總局也立即回應,表示「從1日起到7日,收件地址是當地的所有選票,皆必須在當天清點並處理,最遲不得超過隔天早晨」。由於各州的郵寄投票截止日不同,美國郵政總局建議,在截止日期的7天前應完成郵寄投票。

截至11月2日,已完成郵寄投票或親自提前投票的美國選民接近9700萬人,比2016年的5700萬人多出將近一倍。美國具投票資格的公民約有2.4億人,2016年約有1.36億人完成投票,換句話說,今年完成投票的人數已經達到上次大選總票數的7成之多。專家預測,今年選舉可能創下自1908年以來的最高投票率。

面對共和、民主兩派選民的「世紀焦慮」,誰能創造歷史入主白宮?這場堪稱「近年來最重要的美國大選」正邁向緊張刺激的最終回,各位觀眾,敬請期待!

馬克宏言論引發伊斯蘭世界抵制法國貨

Getty Images
哨子先生

法國歷史教師帕第因在課堂上展示伊斯蘭先知的諷刺漫畫,遭到激進伊斯蘭份子斬首喪命,震驚法國社會。總統馬克宏在帕第的悼念會上,嚴厲批評伊斯蘭極端主義者,他直言:「伊斯蘭世界目前正面臨危機」,表示將堅定捍衛教師的教學權利與課堂發表自由,並承諾加強打擊伊斯蘭分離主義。

但他的這番言論,激怒了伊斯蘭社會。

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Imran Khan)在推特上痛斥馬克宏在「攻擊伊斯蘭」。他寫:「這個時候馬克宏大可安撫創傷,不讓極端分子有發展空間,而不是造成進一步對立與排斥,這將無可避免地導致激進主義。」

科威特外交部發表聲明,強調勿將伊斯蘭與恐怖主義聯繫在一起,認為馬克宏的言論「冒犯了全世界的穆斯林」。

隨著網路社群的發酵,馬克宏的發言傳遍全球,引發伊斯蘭世界一連串的抗議抵制活動。阿拉伯貿易協會與土耳其超市,陸續發起抵制法國貨運動,在網路上標籤「#BoycottFrenchProducts」(抵制法國產品),目前這項運動已擴及科威特、卡達、巴勒斯坦,埃及,阿爾及利亞,約旦等地。

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Erdogan)更絕,直接在電視上發表演說,呼籲全國人民抵制法國貨。他說:「如果法國的穆斯林遭到壓迫,那我們應該一起保護他們。」並要求歐洲領導人應該提醒馬克宏停止發表仇恨言論。

在這之前,艾爾多安已經因為直接罵馬克宏「需要去接受精神治療」,惹得法國大為不滿,直接召回駐土耳其大使。現在又加碼繼續開砲,土法關係看來將繼續惡化。

在許多伊斯蘭國家,週末也出現抗議法國和馬克宏的遊行集會,從加薩走廊一帶,到孟加拉、摩洛哥、敘利亞,大批穆斯林走上街頭,焚燒法國國旗,或破壞馬克宏的肖像。

面對這波反法示威,法國外交部表示抵制法國產品是「沒有道理的」,要求應該立即停止這些攻擊,並表示此舉只是強化那些「少數的激進派」。馬克宏也在推特上表達立場,聲稱他的國家將「永遠不會屈服」,他說:「我們不接受仇恨言論,我們將永遠站在人類尊嚴和普世價值觀這一邊。」

 

吉爾吉斯變天:一帶一路崩潰的證明

吉爾吉斯是中國政府一帶一路計畫的首批國家,總統熱恩別科夫立場親中。
Getty Images
哨子先生

吉爾吉斯先前因為國會大選爭議,引發全國性抗爭,甚至一度升級成暴動。最後在總統熱恩別科夫(Sooronbai Jeenbekov)宣告辭職下台的聲明中,結束這場混亂。然而細看抗議民眾的訴求,除了主張重新選舉、對政治勢力地盤的重新分配外,「反中」的聲音在這一片抗議聲中,尤其刺耳。畢竟,吉爾吉斯可是中國政府當年一帶一路的首批「重點指標國家」。

吉爾吉斯民眾為何反中?原因很簡單——一帶一路實施後,中國資金與公司大量湧進,帶來了一連串的問題:高達全國43%的外債屬中國債,而總債務占全國GDP近六成之多。以此推算,除非吉爾吉斯長期能保持5%以上的高速經濟發展,否則幾乎無法償還各國、特別是中國的債務,而成為迫於依賴中國的不健康經濟體。

大量湧入的中國資金,多數也並非確實投入吉爾吉斯的基礎建設,反而都用在賄賂官員,購買大量礦產、地權炒作行情。百姓得到的是——一大堆豆腐渣工程、中國員工與當地人民不停發生種族衝突、環境水源遭污染、一座完全無法使用的發電廠。在中國方面享有高度控制權的情況下,當地的「貿易物流中心」儼然成為中國租界。加上今年的武漢肺炎疫情,更讓原本高漲的反中情緒,再度激化。

其實2019年吉爾吉斯就已爆發過一股反中示威,抗議者不但要求限制中國公司,更要求驅逐來自中國的非法移民,並禁止兩國人民通婚、全面限制中國移民數量等。這場示威也種下了人民對政府不信任的因子,最後導致2020年的政變。

中國的一帶一路計畫,換來的是一個國家的動盪。

目前看來,政府與人民間的衝突雖暫時解除,但後續的政治與經濟性結構問題,吉爾吉斯人的憤怒矛頭,最終都必然會指向中國,因為任何政治人物如果要試圖解決問題,也只能把責任指向中國。

至於中國政府該如何挽救這一帶一路計畫?取消債務——那其他帶路盟友是否會跟進要求同樣處理?絕交撕破臉——投入那麼多資金的結果喪失一個邊境友邦。不管是哪條路,中共現在應該是「頭殼抱著燒」了。

延伸閱讀:

一帶一路崩潰的證據

斐濟事件大反轉 中國為何撤告

2020年國慶晚會現場。
駐斐濟代表處
哨子先生

一則發生於好些天前的舊聞,這幾天忽然出現在媒體版面,還鬧得沸沸揚揚。事情是這樣的:台灣駐斐濟辦事處(簡稱台灣代表處)於10月8日舉行的國慶酒會,遭中國駐斐濟使館人員鬧場,雙方爆發肢體衝突,台灣有館員被打傷。不過,遭斐濟警方強制帶離現場的中方人員指稱是中方人員被台方人員攻擊。

究竟是誰先動手,台灣與中國各說各話,倒是中國大使館直接跟當地警方報案。台灣方面卻只有發聲明,譴責中國的「流氓行為」,面對記者詢問是否會有進一步動作,僅表示先觀察情勢,暫不循司法途徑解決。

很多人質疑,為何台灣代表處不報案?是不是不敢跟中國硬碰硬、想讓駐外人員把委屈吞下肚?

這樣的指控,其實是不了解外交來往的複雜性與敏感度。行政院長蘇貞昌受訪時強調,請國人同胞諒解第一線人員的辛苦,台灣欲維持與斐濟的關係,卻無正式的外交關係,因此駐外人員在出事後不能敲鑼打鼓,得用盡一切方法爭取合理、好的處理方式。

低調淡化處理 台斐關係才能細水長流

首先,台灣駐斐濟貿易辦事處在當地究竟享有何種程度的「外交豁免權」,是個重要的問題。因為只有最高外交豁免權,才能拒絕斐濟警方的刑事偵查行為,一般商務領事主張的領事豁免權 (consular immunity) ,則無此功能,所以面對中國的「惡人先告狀」,台灣方若照著走刑事偵查程序,對代表處是相對不利。

另外,如果承認台灣是個獨立國家,當然更不能將此案置於「斐濟司法單位」轄下調查審判,一個主權國家的外館人員,因執行國家所賦予的任務遭受傷害,「尋求外交途徑解決」才是正常的反應,台灣外交部第一時間也是這樣處理。

👇專家解釋外交角力下的低調無奈👇

斐濟事件為何以低調方式淡化處理談外交承認的重要

所幸整起事件後續發展尚算順利,經《美聯社》與《路透社》等國際媒體大幅報導後,斐濟外交部為了避免傷害斐濟國際形象,希望淡化處理,將此事定調為「外交事件」,積極居中斡旋,最終成功讓中國妥協,撤回告訴,事件總算告一段落。而斐濟政府也承諾台方,將派員協助其外館未來的公開活動。

前中國外交官:意味中共壓力很大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曾派駐斐濟的中國前外交官陳用林表示,以前僅用偷看的、從未硬闖。並指相較於過去,現在中國外交人員承受更大壓力,尤其是派駐南太平洋島嶼的官員,壓力明顯更強,因為多年來該區域一直是北京與台北的重點外交戰場。

報導還引述澳洲前駐北京外交官卡薩姆(Natasha Kassam)表示,中國外交官面臨的壓力反映出北京當前的緊張焦慮加劇。台灣立委王定宇也認為,中國的「戰狼外交」已經失控到淪為「瘋狗外交」,這可能和中國國內政局緊張的情勢有關,「中國內部大概有些問題,必須不惜犧牲對外關係,也要滿足對內的內宣表演的節奏,這是我們需要保持關注的。」

泰政府水柱驅逐引民怨 反政府示威遍地開花

Getty Images
哨子先生

我以為是香港,原來是泰國!」泰國發生甚麼事?最近好多人在問。用很懶惰又有點去脈絡的方式解釋,就是原本一群以大學生為主的青年團體,抗議軍政府過度限制言論自由,要求針對現行憲法進行制度修正。隨著武漢肺炎疫情爆發,政府防疫失能、王室棄百姓不顧、政府不斷威脅恐嚇抗議團體,加上年輕人的世代與階級剝奪感,這場抗議活動逐漸演變為反抗「泰國現行體制」,包括「針對王室」、史無前例的反極權示威。

👇2020泰國學運的前因後果👇

把王室放到「正確位置」 泰國青年的驚世宣言

因為抗議內容觸及泰國社會敏感話題的「王室」,中間還發生抗議學生對泰王拉瑪十世高舉「三指禮」的爭議舉止,軍政府這幾日的壓制手法漸趨兇狠。先是在15日凌晨頒布緊急命令,禁止5人以上集會、禁止人民進入或停留在政府公布的地點或建築物。隨後大規模拘捕學運領袖,試圖降低團體動員能力,並關閉大眾運輸系統,幾乎是竭盡所能杜絕示威者進入集合場地。

警方水柱鎮壓 激發更大規模抗議

尤其16日晚間,警方趁著示威者尚未聚集,直接以水炮車和優勢警力驅逐抗議群眾,年輕人哀號閃躲,年長者痛心求饒,最終警方成功清場並拘捕超過50人。這樣的畫面,對泰國社會帶來極大的心理衝擊——警察鎮壓手無寸鐵的和平示威者——這樣的做法引來泰國本地與國際輿論極為激烈的譴責,國外記者、演藝圈、社群網紅紛紛發聲,強力支持示威者。

軍政府的鎮壓之舉,徹底激怒泰國社會。17、18周末兩日,在沒有「大台領袖」的號召下,年輕人透過網路串連,舉辦更大規模民主大遊行,即使政府關閉捷運系統,仍抵擋不了憤怒的群眾。數萬人的誇張人潮壓倒性地湧入包括曼谷、清邁在內各級都會區,再度締造泰國示威的歷史紀錄。

所幸,這兩日的示威現場大多和平結束,鎮暴警察不再出現、遊行群眾也都以晚間8點為基準「準時撤離」,雙方謹慎踩住底線,避免出現任何可能「被血腥鎮壓」的藉口。

雖然這兩日的抗議規模驚人,但是最重要的訴求,卻沒有被正面回應。

政府釋出善意 卻不願正面回應三大訴求

一開始,這場學運的三大訴求為「解散國會、停止威脅異議人士、修正軍政府制定的憲法」。但在10月16日曼谷街頭鎮壓後,周末的街頭口號已進一步升級為「首相帕拉育下台」以及「即刻釋放所有被捕的抗爭夥伴們」。

四面楚歌的帕拉育原先態度強硬,18日過後忽然一改先前恐嚇語氣,表示願意與學運團體好好溝通。他說會敦促目前正休會的國會重新開議,討論如何化解緊張情勢。

但他也警告抗爭者別違法,「我要求抗爭者和平集會,政府已經做了某種程度的讓步。」態度還是沒有完全放軟。

泰國政壇中素以「老好人」形象聞名的眾議院議長川立派(Chuan Leekpai)(可以想像成台灣的前立法院長王金平)18日也出來緩頰,表示「國會內部已提前召開跨黨團會議,要針對街頭抗爭所提出的訴求,作『提前開議』的臨時討論。」雖然議長這樣說,但主要政黨之間卻沒有共識,協商到後來只做出一個結論:23日再說。

改革浪潮難抵擋 泰國青年的下一步?

即使示威暫時和平收場,但軍政府19日仍下令封鎖4間網路媒體、一個臉書專頁,也不准直播單位靠近示威場地,認為「這些報導有害國家安全」。外媒報導,政府甚至打算封鎖示威者用來通聯的Telegram即時通訊軟體。

那麼這些放話,真的意味著泰國政府願意傾聽民意了嗎?還是只是暫時緩兵之計,試圖「以拖待變」?政府雖然放出幾名被逮捕的抗議民眾表示誠意,但仍拒絕釋放學運領袖,外界解讀為此舉可能是想藉此打擊示威團體,逐步消耗抗議群眾的能量。

與此同時,國際開始凝聚聲援力量,瑞典、香港、加拿大、荷蘭等地陸續傳出聲援活動。示威民眾也積極在社群媒體上更新近況,使用「#whatshappeninginthailand」等各種hashtag引起國際關注,意圖讓泰國民眾爭取民主的訴求能藉助各方壓力達成。

在沒有領袖號召的情況下,這股示威能量未來將如何維持住,也考驗泰國各地運動團體的智慧,以及年輕人改革社會的決心。

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內所寫的,無論結果如何,這次的示威已匯聚成一股勢不可擋的改革洪流,將影響往後數十年的泰國,歷史的巨輪將把泰國帶往何方?我們正親眼見證。

兒童神曲「Baby shark」聯名農純鄉副食品推超殺折扣

Baby shark聯名農純鄉,推出多款組合商品。
編輯部

臉書最近興起「打一句有聲音的句子」的挑戰遊戲,娛樂圈、政治圈名人一個個跟風搶搭話題熱度,藉此刷一波存在感。此時,當你讀到這句「Baby shark doo doo doo……」,腦海肯定響起那段刻在你心底的旋律!

一首兒歌《Baby Shark》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期間登上了育兒神曲寶座,美國流行天后席琳狄翁以及韓國女團Blackpink也曾經在節目上翻唱表演,間接帶動母公司三星出版股價一度飆漲30%,光靠系列商品和YouTube廣告,就大賺45億元台幣。今年11月更是突破70億次觀看數,正式超越《Despacito》榮登YouTube觀看數最高的影片。

《Baby Shark》持續散發驚人的影響力,在台灣也不例外!婦幼業者瞄準商機,搭上熱潮推出聯名商品,搶攻兒童市場,包括幫寶適尿布、家樂氏麥片等。其中,農純鄉一口氣推出了6款適合寶寶食用的副食品、益生菌。不僅如此,從11月10日開始,更有三檔共百組的限量商品組合,除了價格更優惠之外,還加碼送出碰碰狐、鯊魚寶寶的周邊商品,包括有聲玩偶、拼圖和浴巾等可愛吸睛產品。

搶不到限量商品不擔心,除了聯名驚喜,農純鄉也不忘在電商旺季「雙十一節」回饋消費者。當日祭出年賣上億的明星商品「寶寶粥」,最低55折起的超殺優惠,讓媽媽買得開心,寶寶也能吃得安心。另外,在11月21日以及11月28日更有鯊魚寶寶超「鯊」見面會!來和碰碰狐、鯊魚寶寶一起唱唱跳跳還有機會獲得合照的機會!詳情請手刀上農純鄉官網查詢,帶上寶貝們一起來「Baby shark doo doo doo……」。

 

台灣數位新時代年會磅礡登場 開創後疫情時代新變現趨勢

台灣數位新時代年會,邀請業界重量級人物暢談變現轉型策略。
編輯部

2020年,一場新冠肺炎重創全球經濟,讓原有的社會秩序被打亂,在歷經百業蕭條與重新洗牌之後,防疫得當的台灣率先進入了「後疫情時代」,市場上出現了嶄新的商業模式,並藉由社群轉型的力量,開創數位時代的新紀元。

為此,台灣數位新時代年會將於11月17日,在TICC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盛大展開,講述台灣市場如何度過窘迫的疫情時代,蛻變發展出數位變現力,讓品牌創業家以及領導者,在廣大的社群中突破舊有營運方針,並透過募資、直播、團購、網紅、訂閱等管道,探索新的市場趨勢走向。

年會開場由攜手多家品牌業者合作,展現多元模式變現力的Shopping99暨女子學創辦人彭思齊領銜,邀請與消費者在社群互動密切,粉絲黏著度極高的提提研面膜執行長李昆霖、台灣跨境日本的電商代表露比午茶創辦人洪怡芳,以及明星商品詹麵、詹醬幕後操盤純萃自然執行長蘇敬鵬,分享如何透過社群、數字、網紅等做品牌行銷。

「新冠疫情加速企業啟動遠距工作新型態,在新型態的工作模式下,提供數位化解決方案,協助企業維持工作效率及生產力。」打造2億多次下載量的工具型APP公司,凱鈿行動科技執行長蘇柏州面對後疫情時代快速做出因應。

同場還有曾靠著直播銷售台灣製造商品,4小時清空一間店內庫存的富發牌總經理呂紹楠、直播業配團購,拚出百萬業績的知名藝人柯以柔;透過群眾集資平台,募資45天贊助金額破三千萬元台幣的純色品牌創辦人鄭家純,以及知名主播路怡珍、以社群行銷驅動傳統產業線上訂單的社群教母張嘉玲,暢談與消費者快速建立連結的心法。 

曾創下經營Instagram不花錢打廣告,在88天內粉絲數從0成長飆破萬人紀錄的電商人妻孔翊緹,透過軟性貼文,拍下團隊在研發商品、包裝、後製的工作狀況,無形中吸引消費者的好奇心,破除陌生感進而達到行銷宣傳。藉由社群發聲牽動數位轉型的模式,在2020 年邁入年末之時,強大的億萬變現力不斷開延。活動詳情請搜尋「2020台灣數位新時代年會」。

 

活動時間:2020年11月17日(二)09:00~17:30

活動地點:TICC台北國際會議中心

購票網址:https://l99.to/2020

 

群芳競秀、女史流芳 故宮「她—女性形象與才藝」特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余佩瑾副院長(中)與策展團隊一同宣告「她—女性形象與才藝」特展正式開幕。
第217期
文⊙謝平平 圖版提供⊙國立故宮博物院

傳統文化講求順天應人,以使家國生生不息。女性則一向被視為幫助夫婿的「賢內助」角色,侍奉公婆、相夫教子。但仍有靈秀聰慧、才情極高的女性,被詩人、畫家給記錄下來,她們的存在令史冊更添幾分風情。國立故宮博物院10月盛大登場的「她—女性形象與才藝」展覽,就可窺見從唐朝到民國的各式奇女子。

「她—女性形象與才藝」特展精選71件院藏精品,分為「群芳競秀」、「女史流芳」兩大單元。前者展品為從五代至今的繪畫,唐代豐腴健美、宋代端莊婉約、明清纖細瘦弱,各朝各代的審美觀大大不同。後者則是女性藝術家的作品,雖然數量不多,但從作品中可見其清麗豐韻,下筆的畫題也不同於男性常畫的高山峻嶺。

 

國寶等級文物〈宋人 徽宗后、欽宗后半身像〉。(右幅畫徽宗后,左幅畫欽宗后)

▲國寶等級文物〈宋人 徽宗后、欽宗后半身像〉。(右幅畫徽宗后,左幅畫欽宗后)

 

國寶等級文物〈宋人 宋高宗后坐像〉。

▲國寶等級文物〈宋人 宋高宗后坐像〉。

 

群芳競秀

此次展覽也包括「國寶」級作品,平日極難出庫房,例如:宋朝李公麟〈畫麗人行〉展現唐代女子豐腴之美。而北宋徽宗、欽宗后妃的畫像,頭上戴有冠花釵冠,兩側下垂博鬢,以龍紋為飾;額頭、鬢角、兩頰均貼有珍珠花鈿;朱領藍裳繡上金龍和搖雉,畫工精緻細膩。

靖康之難,徽宗、欽宗遭金人挾持北方,北宋皇室百人徒步隨行,過慣安逸日子的皇家貴族自然弱不禁風,二后相繼客死異鄉,徽宗亦同。展中另一幅〈宋高宗后坐像〉,高宗南渡後,重新建立宋朝,岳飛精忠報國,金人多有忌憚,南宋高宗的日子顯然比北宋徽宗、欽宗舒心。從三位皇后的臉上,似乎就能見到端倪,可見畫工觀察入微,不遜於筆下功夫。

現場尚有明朝仇英晚年精絕之作〈漢宮春曉〉、明四家唐寅〈畫班姬團扇〉、〈陶穀贈詞圖〉等,都展現了女性生活不同的一面。

 

明朝仇氏・杜陵內史〈畫唐人詩意〉。

▲明朝仇氏・杜陵內史〈畫唐人詩意〉。

 

女史流芳

「女史流芳」部分展出的女性藝術家包括趙孟頫之妻管道昇,其以楷、行、草三體書寫之〈致中峰和尚尺牘〉。另有仇英女兒仇珠〈畫唐人詩意〉,這幅庭園中喬木橫雲,牡丹恣放,仕女佇立於花樹前,線描細謹,賦色妍麗典雅,前人曾頌仇英:「髮翠豪金,絲丹縷素,精麗豔逸,無慚古人。」女兒仇珠自號「杜陵內史」,畫風精工秀麗,無媚俗氣,傳自父親畫風。

該展標題「她」取自顏真卿書跡,取意顏真卿成就源於其母殷氏夫人的用心教養,也代表了史上許多無名的「她」所留下的影響力。

 

故宮「她—女性形象與才藝」特展

展期:2020年10月6日~至12月27日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第一展覽區

膠彩畫家姚旭燈贈畫南美館 暢談創作之路

▲姚旭燈(右四)回台捐贈〈光彩翎羽〉、〈喜悅〉二幅作品臺南市美術館,副總統賴清德(左四)、台南市長黃偉哲(右三)、南美館榮譽董事長陳輝東(左三)等人皆親自觀禮。南美館提供
第217期
謝平平

姚旭燈,是《日本美術年鑑》評為當代優秀「日本畫」(膠彩畫)畫家的第一位台灣人,當年他受日本政界引薦,赴日讀書作畫才五年而已,已受到日本畫壇重視。近日,姚旭燈回台捐贈〈光彩翎羽〉、〈喜悅〉二幅作品予臺南市美術館,副總統賴清德、台南市長黃偉哲、南美館榮譽董事長陳輝東等人皆親自觀禮。「作畫,是不能享受的。」姚旭燈認為,畫家要投入全心全力的心血,不管成名與否,都不能放棄創作。

不凡的童年

名滿亞洲的姚旭燈命運十分奇特,他無正式師承。出身農家,二、三歲時,就喜歡撿樹枝在地上作畫,一隻隻的小雞、小鴨浮在黃土地上,他看著開心,再用小手一抹,繼續作畫。雖然偶被父母責備,但仍樂此不疲。

國中一年級時,中華郵政發行郎世寧〈百駿圖〉郵票冊,他見了十分喜愛,立刻到書局買毛筆、宣紙,學著描畫,「人家是先勾勒線條,我不知道嘛,就先畫顏色。」想到往事,姚旭燈哈哈一笑。

就讀高中時,姚旭燈每個週日都泡在故宮中臨摹,直到閉館。前一分鐘還笑談年少趣事的他,一提到故宮藏品,眼神流露崇敬。

姚旭燈表示,故宮的每幅畫都令人感動,站在玻璃窗前,能體會到千年前畫家的思維與造境布局所反映的心境,他經常流連忘返,直到傍晚閉館。如此用功作畫、觀摩,高中時的姚旭燈已拿下全省美展水彩類首獎。

 

姚旭燈表示,畫家成名後不能放棄創作,這對藝術家而言是最重要的事情。謝平平攝影

▲姚旭燈表示,畫家成名後不能放棄創作,這對藝術家而言是最重要的事情。謝平平攝影

 

「要享受,就不會有好作品」

英雄出少年,出色的表現讓前輩向當時的臺灣省立博物館推薦姚旭燈,當年十九歲不到的他,創下省博館紀錄,以未及弱冠之齡舉行水墨個展,不僅吸引了媒體報導,也引起正在台灣訪問的日本總務大臣玉置和郎前往觀賞,「他跟總統蔣經國說要推薦我去日本。」玉置和郎不只當場買下姚旭燈所有作品,更希望他能去日本學習。

遇到這樣千載難逢的機緣,姚旭燈在當年也不特別驚訝,思索了一下,他說:「這一切好像都很自然,就發生了。」

在日本唸書期間,他還繼續作畫,日子十分忙碌,「連五分鐘我都不想休息。」日以繼夜地作畫,三十歲時,他就被《日本美術年鑑》選為十大膠彩畫(日本畫)家;四十一歲時,作品〈豐年〉又被日本《一九九九藝術名鑑》選為首頁,奠定了大師地位。

他作畫時,沒日沒夜,經常一碗白飯淋上醬汁裹腹。外人覺得驚訝,他一派自若,「要享受,就不會有好作品。」

姚旭燈多次返台舉行畫展,義賣作品,並捐贈百萬獎學金給予北港高中,培養後進,此次將畫作捐給南美館,也是回饋鄉里之意。而他也堅定表示,畫家成名後,不能放棄創作,這對藝術家而言,是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