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看

拉达克 土地开满香气不同的花

拉达克
拉达克自古即信仰佛教,不但寺庙林立,荒凉山路上也经常见到佛塔与祈福的经幡。
尹珪烈
第2期
陈斐翡
从复杂的文化背景,去探访神秘的拉达克,丰富多元的风俗民情,饶富趣味,美好迷人。

绵延无尽的大山里,位于列城中山头上那座十六世纪时建造的藏式皇宫寺庙,虽然目前建筑多已颓圮,建制规模及型式和西藏的伟大建筑布达拉宫却极为相似,二者间也颇有渊源。

布达拉宫是十七世纪中叶由达赖喇嘛五世所建,当时他初初统一全西藏,结束长久分裂的局面。在那之前的拉达克却是国力昌盛,不但曾经挥军攻打古格王国,并继续东进征服了普兰(今西藏近阿里地区)、洛(今尼泊尔的木斯塘一带)、嘉嘉(今西藏的日喀则附近)等地。

在十九世纪以前,拉达克王朝上自国王、下至百姓,全国人民都是藏传佛教的信徒,并且与文化背景相似的西藏向有密切往来。十世纪(甚而更早以前),西藏僧侣便屡屡途经拉达克前往克什米尔习经,拉达克的兴盛景况,也令十五世纪格鲁派(Geruba,俗称黄教)的创教者宗喀巴大师派人到列城建造寺庙,宣扬佛法。

直到1822年,遭受南方占木一带刚兴起的锡克王国(Sikha)攻击,1842年拉达克的南噶王室(Royal Namgyal)遭罢黜,拉达克也从此归属于克什米尔。1947年当印度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宣布独立以后,拉达克也被迫随克什米尔成为印度领土的一部分。

现今的拉达克已属于印度占木与克什米尔省(Jammu&Kashmir)的一部分。而原本的克什米尔地区因为宗教、政治因素,在1947年以后被画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由三个国家占领。

除了由印度实际管辖的占木与克什米尔省外,这块土地的北方画有两条虚线,那称为暂时停火线,这两条线分别将北端凸出、像是两只耳朵的地区截开来。右耳朵的阿克塞钦区(Aksai chen)在1962年遭到中国军队入侵(这个范围原是属于拉达克);左耳朵的北克什米尔地区(North Area)则在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后,被画为巴基斯坦领地,称为巴属克什米尔。

但是战争与冲突并没有因为停火线的画定而消弭,即使在印度所辖的占木与克什米尔省也因为宗教信仰殊异,分为三块截然不同的文化区域:平原地区的占木,大多数人信仰印度教;克什米尔河谷地区有95﹪以上的人信奉伊斯兰教;拉达克人则多是信仰藏传佛教。

克什米尔地区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图。 (陈斐翡)

拜访拉达克的季节

海拔高,纬度高,拉达克的冬天挺冷的,列城冬季曾经达到摄氏零下20度的低温,尤其位处大喜玛拉雅山脉边缘的德拉斯(Drass),曾经创过世界最低温城市的纪录--摄氏零下45℃。

可以在冬天搭飞机进列城(冬日公路雪封不通),冷冽寒天,一片寒漠的列城,其实别有一番特别滋味,没有观光气息,气氛萧飒却又宁静,彷佛到了世界尽头。只是此时多数餐厅和店家也休息不营业,有些人甚至到南方避寒去了。俭朴的民宿和小旅馆无法提供电毯或暖气,只有城里几家高级饭店是比较舒适的落脚地点。

适合的季节应是6至10月期间,大雪早已消融,大地回春,大家可以四处趴趴走,拜访山谷中的寺庙、去美丽的高原湖泊班公错(Panggong-tso),或是自然纯净的努不拉峡谷(Nubra Valley)。这时也是旅游旺季,到处都可见到来自各国的背包旅人,列城变得活泼、热闹,商机滚滚,也有浓厚的观光味。

数十年以来,在克什米尔河谷地区因宗教而生的对峙情势,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只是从最初大规模的反政府攻击行动,转变成零星的游击战,恐怖攻击依然不时在街头上演,而印巴边境上,情况就更加紧张,1999年,于拉达克的现今行政首府卡吉欧(Kargil),印度和巴基斯坦爆发激烈战斗,有些人将其称为第四次的印巴战争。

东方五百公里之外以列城为中心的拉达克,相对地显得十分平静,在这片绵延雪山深壑的土地上生活着,除了主要住民拉达克人,也包含印度人、信仰锡克教的多格拉人(Dogera)、信仰伊斯兰教的须亚巴尔提人(Baltis)、拥有自己传统宗教的达尔德人(Dards)、游牧民族巴卡瓦勒人(Bakawales)等等多种族。直到今日,从城镇、乡村到旷野,在拉达克这片土地上,大多数人仍是和平相处,相安无事的。

「就让土地开满香气不同的花吧!」六百年前噶玛巴五世在西藏曾说过这样的话。当时中国明成祖曾建议出兵以协助他统一西藏各教派,法王慨然拒绝了,他认为让不同教派同时存在,以美好的方式来教化广大黎民,才是正确的。这样的理想,在拉达克是存在的。

拜访拉达克的季节

海拔高,纬度高,拉达克的冬天挺冷的,列城冬季曾经达到摄氏零下20度的低温,尤其位处大喜玛拉雅山脉边缘的德拉斯(Drass),曾经创过世界最低温城市的纪录--摄氏零下45℃。

可以在冬天搭飞机进列城(冬日公路雪封不通),冷冽寒天,一片寒漠的列城,其实别有一番特别滋味,没有观光气息,气氛萧飒却又宁静,彷佛到了世界尽头。只是此时多数餐厅和店家也休息不营业,有些人甚至到南方避寒去了。俭朴的民宿和小旅馆无法提供电毯或暖气,只有城里几家高级饭店是比较舒适的落脚地点。

适合的季节应是6至10月期间,大雪早已消融,大地回春,大家可以四处趴趴走,拜访山谷中的寺庙、去美丽的高原湖泊班公错(Panggong-tso),或是自然纯净的努不拉峡谷(Nubra Valley)。这时也是旅游旺季,到处都可见到来自各国的背包旅人,列城变得活泼、热闹,商机滚滚,也有浓厚的观光味。

拉达克每月气温表。列城每年有七个月平均低温在0℃以下,降雨很少,属于干燥高寒的气候型态,日夜温差大,所以保温和防晒都需要。

 

即使是夏季,因为海拔三千五百公尺高,列城日夜温差颇大,白天艳阳高照,夜晚通常会降到十度以下,所以前往时既要注意防晒,也要注意保暖。

拉达克降雨量低、气候干燥,皮肤太干容易过敏的话,可准备润肤油、凡士林以及维他命B、C。

笔记:穿衣大学问

六至十月份,夜里气温有时会降到零度以下,白日里却是阳光照耀,正午可能到达30度以上高温,为免中暑,一顶遮阳帽不可缺。温差大,穿穿脱脱很麻烦,该怎么穿衣保暖也是门学问喔。

为登山装备设计的科技材质,像Goa-tax的外套风衣、容易干燥的防汗T恤或长裤,是不错的准备,也适合山中健行;朴素一点,学习当地人的穿著也是好方法,因为那是当地老祖宗累积传承的老智慧。

当地制造的印度棉纱短衫有长袖、七分袖,自然材质,质料轻薄、造型简洁,可以挡住烈阳直接照射,减少皮肤的灼热感,又吸汗透气。

僧侣裤不用拉链也无需纽扣,穿法简便,只要绑好一条腰绳即可。自然印度棉布材质触感舒适,宽大透风,行动自如。

当地人惯穿的夹脚拖鞋,当然也要学穿起来,一般上街的时候很方便。

印度教僧侣爱用的抽棉纱布巾尤其好用,冷的时候可以当围巾,正午烈日当头,披在头上又可以隔热挡太阳。

羊毛披肩是拉达克与克什米尔的名物,在当地市集或商店就可以买到各式花样与质料的披肩。披肩大,平时穿着短袖夏衣,到了夜里或清晨,往身上一裹,就足以御寒了,搭夜车时还可以充当小被子,尤其保暖。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了解會員分眾 電商績效再突破
書名:電商經營100問:業界最完整,一次搞懂打造品牌、架設官網、網路行銷、獲利技法、跨境電商……讓營業額飆漲的網店祕笈 作者:…
職涯規劃六步驟(之二)
我們在上一期中談到,不少台灣年輕人有「職涯晚熟」的情形。也就是說,他們直到臨出校門之前,或者還弄不清楚自己的個人興趣、價值觀、…
沒有「宗教」的日本可否是樣板?
《武士道》的作者新渡戶稻造說他寫該書的起因是,一位比利時法學家對日本「沒有宗教」很吃驚,問道:「沒有宗教?那麼你們怎麼傳授道德知識?」…
西方學者對中國大饑荒的五點新發現
沒法為「毛主義」找到藉口--- 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中國發生的那場大饑荒,造成了幾千萬人死亡。但由於中共封鎖新聞和歷史資料,…
東海推廣部 穩坐中區第一
近年來台灣的私立大學面對社會少子化的衝擊,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至於落敗,極力嘗試擴大財源。而針對一般社會人士設立的「推廣教育部」,…
2009十大網路事件
1. 最紅網路明星 蘇珊大嬸竄紅 復興美聲唱法 2009年網路上最紅的「明星」,可能非「蘇珊大嬸」莫屬。…
媲美麥當勞的鬍鬚張
甚麼是最能代表台灣的傳統美食?一碗熱騰騰的香Q白米飯,淋上富含膠質的魯肉汁,滿滿的感動油然而生!是的,簡單卻讓人齒頰留香、…
綠色的長詩
茫茫大漠,抒寫著一首綠色的長詩。 如春暉之生動,如流泉之清新,如碧荷之芬芳,如醇醪之醉人...... 石河子--濃綠掩映的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