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手札

「火笼」里的故事

「火笼」里的故事
曾汉东
第74期
余立琴

对年轻人来说,「火笼」是个陌生的名词。而四年级生或更年长的人,想必见过它,抑或曾经使用过。

火笼是一种陶制圆形的罂,外壳套上竹篾编制的笼子。冬天时,人们在火笼里盛上木炭,上面铺上一层已烧燃的火炭,再以火炭灰烬覆盖其上,藉由散发出的热气来取暖。六、七十年代物资缺乏,御寒衣物有限,生活简朴的人们,总是以火笼来迎接寒冬的到来。

那一天,得空逛逛夜市,途经一个没有招牌、堆满传统生活用品的小小店家,几个火笼在杂物中毫不显眼,却旋即吸引了我的目光。外婆提着火笼,说着故事,话到开心处,轻声唱起山歌的情景,历历在目──外婆的火笼有我许多美好的回忆。

外婆年轻时住在北方澳的「内湾仔」,家中许多生活用品,都是取材于这个美丽海湾及大自然。记忆中,外婆的火笼直径长约20公分,外层的竹篾是外公亲手编制而成,坚固耐用。有的用上好几年,外观老旧,她仍不舍丢弃,将其摆在墙角,用来烘烤衣物。

外婆的火笼里,蕴藏着我俩浓厚的感情。犹记年幼时,每一个冬日夜晚,写完功课后,外婆总会说:「乖孙女,到外婆这儿来烘烘手,暖和暖和。」「要听外婆说故事吗?还是妳要说些学校有趣的事情给外婆听。」我的小手迭放在外婆暖烘烘的手背上,她那银铃般的笑声、慈祥的面容、关怀的话语,也深深烙印在我心扉。睡觉前,外婆会贴心地先把火笼放在被窝里暖被。躺在热呼呼的棉被里,我的心就像冬季和煦的阳光,充满着无限的温暖。

外公曾经一度事业失败,颠沛流离,生活陷入绝境。为了生计,外婆必须外出工作。寒冷的冬夜,外婆冻得红咚咚的双手,不停地辛勤工作着,开朗的她依然甘之如饴,毫无怨言。偶尔休息的日子,外婆会从大灶里夹起一块块点燃的火炭,放进她宝贝的火笼里,轻轻摆上双手,开心地唱起歌来:「这边看过那边溪,看到阿娘头低低,一件白衣托妳洗,问妳工钱需几许……」

随着时代变迁,家里的大灶已然卸下重责,电暖器也取代了火笼,成为家家户户冬季必备的用品。外婆的火笼却仍然维持着它无可撼动的地位;寒冬时,外婆依然不忘从小小的烘炉里,夹起那烧红的火炭,放进火笼里……

如今,外婆已逝,而那火笼里的故事和那淡淡的炭香,依然停留在我心灵的一隅,成为偶尔的怀念。

「乖孙,来烘烘手吧。」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非文青觀點:平民展演遍地開花
甚麼事可以讓人心甘情願地掏腰包,而且還樂此不疲呢?我發現,表演和展出自己的作品就具有這種魔力。…
威脅全球資產泡沫和中美財政的巨手
美國經歷了2007~2008年期間的次貸危機後,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從危機前的不足8,000億美元擴張到目前4.5兆美元,增加了4.5倍。…
2-6. 人才濟濟(下)
本期主要登場人物:胡曉雯(Sandy)(東科媒體集團管理中心訓練組組長)負責集團的短期、中期、長期人力訓練工作。反應迅速,見解透澈,…
淡淡藺草香 濃濃鄉土情
藺草編織是台灣傳統的手工技藝,早年用藺草編織成的草蓆、草帽或手提袋,是台灣一般家庭中實用的物品,尤其以西部的大甲和苑裡生產的最為有名。…
郭元益 一根扁擔挑起百年糕餅生意
  談到「郭元益」,消費者心中閃過的印象就是台灣老字號喜餅店以及濃厚的傳統風格。可是如果來到郭元益位於桃園楊梅新成立的「綠標生活館」…
小孩做錯事,你凶不凶?
常常開玩笑問我兒子,爸爸跟媽媽你比較喜歡誰?兒子以前會開心地說:「都喜歡!」可是最近問他,答案卻不一樣了,他會說:「喜歡媽媽。」…
卿本佳人,奈何……
3月31日,香港第一號奇女子狄娜病逝香港養和醫院。狄娜因子宮頸癌在醫院治療,此病治癒機會很大,而最後宣布的死因是「身體功能衰竭」,…
日本就業季 職場新人知多少
日本大學畢業生4月開始陸續進入職場,日本網站woman.mynavi針對18歲以上男女做了職場「理想與現實」調查,得到以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