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两」刘充霈传承「老茶」的永恒价值

老爷两刘充霈以三十年的制茶经历坚持传承「老茶」的永恒价值。叶俊宏摄影
第186期
岳翔云
以德制茶、以善会友 -- 在这个讲究「创新」的年代,不容讳言有些事物,如「古董、美酒、朋友」还是老的好。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茶叶也是老的好。刘充霈以三十年的制茶经历,努力让「老茶」这个台湾之宝,传香其值得品味与恒久不变的价值。

驱车行驶于嘉义市车水马龙的世贤林荫大道,循着小水圳来到「老爷两制茶所」,映入眼帘的是古朴的老茶庄与亲切的交互式吧台。坐上典雅的藤制高脚椅,尊荣感油然而生,心情也不自觉地放松下来。


▲老爷两茶叶可以「一两、一两的卖」,让每个人都能轻松接受「老茶」。叶俊宏摄影

 


▲老爷两古朴设计与交互式吧台,让人倍感尊荣。岳翔云摄影

 


独沽一味
对消费者负责主卖老茶

笑脸盈盈的老爷两老板刘充霈,谈起茶道总是滔滔不绝。他表示,取名「老爷两」是因为从小自己就在家帮忙制茶,开店时「爷爷」有交代,茶要「一两、一两的卖」,让每个人都能轻松接受「老茶」,打破老茶是豪门茶品的既有形象。屈指算来,刘充霈的制茶经历如今已有三十多年,堪称年纪最轻、却也是年资最老的制茶师、烘焙师。

遥想当年,刘充霈的父母自1983年开始在阿里山种茶、制茶。从小跟着帮忙的刘充霈,耳濡目染习得一身好功夫,一心向往长大后也成为优秀的制茶师。

1980年代台湾经济蓬勃发展,带动了喝茶人口飞快成长,甚至兴起讲究茶具、茶道的「功夫茶」。此后,台湾原本以「半发酵」为主的制茶方式,一改而为重清香的「轻发酵」方式。


▲刘充霈有机茶园坚持不使用农药与化肥,守护土地、守护健康。叶俊宏摄影

 

刘充霈感叹道,菁茶属轻发酵,留有许多咖啡因与茶碱,有刺激性,喝起来肚子里可能「翻江倒海」,喝多了容易伤胃、伤身、睡不着。然而在大趋势下,台湾茶叶却越做越菁,加上部分高山茶有农药残留,不仅对人体是另一种伤害,也不利自然环境。

《神农本草经》上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刘充霈表示,茶本来就可解毒,怎么可以变成传毒者?无奈利之所趋,茶叶也衍生出化学污染、食安问题,最终失去饮茶养生的本质。

就在一片「高山茶」、「菁茶」当道的制茶风气下,刘充霈渐渐失去对茶的热爱,甚至一度想放弃制茶。在偶然机会下,他喝到茶厂留存下来的老茶,那种温润醇厚的感觉,让他重新燃起对茶的初衷与热情。他毅然选择从老茶再出发,即使可能无人闻问,还是决定勇往直前。


▲刘充霈有机栽培茶叶,翠绿饱满,产量不输惯行农法。叶俊宏摄影
 


▲老爷两老茶通过欧盟农药零检出检验,可以销往欧洲。叶俊宏摄影

 


有机栽培
守护土地、守护健康

既然要做「饮食」事业,刘充霈决定采用「有机栽培」。但这谈何容易,自己的田可以自己说了算,但要其他农家放弃惯行农法、放弃利润,改用未知的有机农法,可想而知面对的反对抵抗是相当大的。他做了孤独的选择:「只有自己把市场做起来,把成绩做出来,才会有人跟、有人信。」

要种好茶,首先要先养好地。刘充霈坚持不使用农药与化肥,改以独特的有机肥料滋养土地,并从日本进口乳酸酵素,让酸化的土壤转回中性,再施以有机酵素等生物防制法抑制病虫害。

皇天不负苦心人,经过三年的尝试与摸索,刘充霈苦心培育出来的茶叶,不但翠绿饱满,而且产量不输惯行农法。他将茶叶送到「德国杜夫莱茵实验室」做农药残留检测,多达443项全部获得「零检出」,不仅消费者安心,而且完全符合欧盟标准,让「老爷两」成为台湾少数能获准外销欧洲的茶叶。

如此好成绩也逐渐获得口碑与肯定,刘充霈终于说服阿里山及南投信义乡的茶农同步契作。

 


▲龙眼木炭焙会释放远红外线,可以活化茶叶,去芜存菁。叶俊宏摄影

 


▲传统龙眼木炭焙辛苦难度又高,已经很少人采用了。叶俊宏摄影

 


▲老茶属暖性茶,呈琥珀色,可促进血液循环又暖身。岳翔云摄影

 

真心焙茶
文火淬炼有生命老茶

有机栽种,只是刘充霈跨出「喝茶养生」理想的第一步,之后的发酵烘焙,才是真正的考验。刘充霈笑说:「老茶不是放久了就叫老茶,那只是『老的茶』,真正老茶是要长达五年以上每年不断烘焙。」

讲到老茶烘焙,刘充霈直言老茶炭焙技术「不简单」,更难的是,台湾几乎没有人像他一样采用传统的「龙眼木炭烘焙」法,包含了八道繁复精细的工序:龙眼木炭制作、捣炭、入炉、击实、引火、盖灰、整灰、焙茶。

正所谓:「看天做茶,看茶焙茶。」刘充霈解释说,因为每一批茶叶属性都不尽相同,焙茶时,「望、闻、品」与明察秋毫是必要的基本功。而坚持以龙眼木炭烘焙,是因为龙眼木炭会释放远红外线,被誉为是适合植物生长的「生育之光」,可以活化茶叶,促进茶叶纯化,这是电炉或瓦斯炉达不到效果。

烘焙后,茶叶还需静置于透气的陶瓮中存放。此后,还要一年一度取出重新烘焙,让老茶再次苏醒。

以龙眼木炭文火焙茶,除技术性的温度与时间控制外,心性与耐心更是考验,经常搞得灰头土脸、汗水淋漓,个中之苦不足为外人道。但刘充霈专注其中,几乎到达了废寝忘食的境地。

「茶是有生命有灵性的。你善念待它,真心烘焙,它也会热情回馈,一起淬炼出有生命的老茶。」刘充霈娓娓道出一手焙出好茶的心法。因为「很难、很苦」,没有人愿意这样做,传统炭焙技术很可能失传,刘充霈的老茶也就愈加弥足珍贵。

刘充霈表示,很多人爱喝「菁茶」,但其实它属于冷性茶,喝多容易让人心寒。而陈年老茶属暖性茶,茶色呈琥珀与微酒红,充满阳气,茶碱与咖啡很少,不刺激。

谈起老茶鲜为人知的妙处,刘充霈还举出中兴大学生物科技学研究所曾志正教授耗费六年的实证研究,指出老茶经反复烘焙与存放,会产生比红酒的含量还高的大量「没食子酸」。没食子酸是一种能抗氧化、对身体健康非常有帮助的物质,促进血液循环又暖身,十分符合养生健康之道。


▲传统炭焙老茶需要时间的累积与淬炼,可说是珍贵台湾之宝。叶俊宏摄影

 


▲千里茶缘一线牵,刘充霈期待更多有缘人一起来品味老茶。叶俊宏摄影

 

坚持传承
支持就是最大鼓励

刘充霈表示,老茶不能只是传承、孤芳自赏,也要加以发扬光大与好友分享。所以「老爷两」网站有非常丰富的茶叶知识、历史故事,称其为老茶达人一点也不为过。

未来,刘充霈也准备搭上网络直播热潮与大家面对面,让消费者更直接了解老茶的奥秘与珍贵。

抱着理想与使命,刘充霈坚持老茶传承、守护茶道。不过,随着连锁咖啡店的逐渐进入,台湾饮料市场大逆转,「茶与咖啡的较劲,真的咖啡完胜,原本中国传统、台湾特色的茶饮,几乎完败。」刘充霈不免忧心忡忡。

喝茶的人少了,更何况老茶,要坚持不容易。传统炭焙老茶需要时间的累积与淬炼,卖一斤、少一斤,只会越来越少,越加珍贵。刘充霈希望有朝一日能像欧美国家的咖啡庄园、酒庄一样,依所搜藏老茶的年份、茶种、产地等标准,建立起「茶庄」评鉴制度,提高老茶的价值。

喝老茶,绝不是喝「老人茶」打发时间而已,而是一种养生、心灵提升与品味追求。刘充霈写下诗句勉励自己:「坚持二字写来易,做到多少寒窗苦,自古老茶属珍品,真心为你我坚持。」

「老爷两」隐于市,虽居陋巷却往来无白丁。千里茶缘一线牵,刘充霈期待更多有缘人「两两」接续而来,共同品味老茶、珍惜传统、珍爱土地。

 


 ▲老爷两舍弃轻发酵「菁茶」,以陈年有机老茶闻名。叶俊宏摄影



「老爷两」老茶特色

* 茶叶来自信义乡玉山、阿里山茶园。
* 采有机农法、无毒栽种。
* 「德国杜夫莱茵实验室」农药残留检测,多达443项全部获得「零检出」。不仅符合中华民国国家标准,而且完全符合欧盟标准,成为台湾少数能获准外销欧洲的茶叶。
龙眼木炭八道工序焙茶:龙眼木炭制作、捣炭、入炉、击实、引火、盖灰、整灰、焙茶。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了解會員分眾 電商績效再突破
書名:電商經營100問:業界最完整,一次搞懂打造品牌、架設官網、網路行銷、獲利技法、跨境電商……讓營業額飆漲的網店祕笈 作者:…
職涯規劃六步驟(之二)
我們在上一期中談到,不少台灣年輕人有「職涯晚熟」的情形。也就是說,他們直到臨出校門之前,或者還弄不清楚自己的個人興趣、價值觀、…
沒有「宗教」的日本可否是樣板?
《武士道》的作者新渡戶稻造說他寫該書的起因是,一位比利時法學家對日本「沒有宗教」很吃驚,問道:「沒有宗教?那麼你們怎麼傳授道德知識?」…
西方學者對中國大饑荒的五點新發現
沒法為「毛主義」找到藉口--- 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中國發生的那場大饑荒,造成了幾千萬人死亡。但由於中共封鎖新聞和歷史資料,…
東海推廣部 穩坐中區第一
近年來台灣的私立大學面對社會少子化的衝擊,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至於落敗,極力嘗試擴大財源。而針對一般社會人士設立的「推廣教育部」,…
2009十大網路事件
1. 最紅網路明星 蘇珊大嬸竄紅 復興美聲唱法 2009年網路上最紅的「明星」,可能非「蘇珊大嬸」莫屬。…
媲美麥當勞的鬍鬚張
甚麼是最能代表台灣的傳統美食?一碗熱騰騰的香Q白米飯,淋上富含膠質的魯肉汁,滿滿的感動油然而生!是的,簡單卻讓人齒頰留香、…
綠色的長詩
茫茫大漠,抒寫著一首綠色的長詩。 如春暉之生動,如流泉之清新,如碧荷之芬芳,如醇醪之醉人...... 石河子--濃綠掩映的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