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化街区的历史风华

迪化街商圈历史悠久,活出文创新面貌。
叶俊宏
第175期
张庭慈、叶俊宏
以往的迪化街是规模盛大的「台北年货大街」,而今年轻的产业悄然定居,为整个老街带来了新的价值,不只保留了老街的风华,也守住了络绎不绝的人潮……

找了一个中午时分,和朋友前往迪化街品尝传说中的美味小吃。从中山捷运站往南京西路,步行约十几分钟,周遭开始出现贩卖布匹、织物材料的店家,红色告示牌写着「迪化街商圈」几个大字。

历史悠久的迪化街,以前是布匹、茶叶、中药材等各式杂货的交易场所,至今风华依旧,仍有老店遍布。位于民乐街的永乐台南土魠鱼羹,经营超过二十五年;比邻的民乐旗鱼米粉汤,还没靠近就香味扑鼻。

 

红到日本的纯手工果汁水果摊。

 


永乐台南土魠鱼羹与民乐旗鱼米粉汤是大稻埕著名小吃。

 

在归绥街与迪化街的交接处,有一间小巧的果汁摊,贩卖金桔柠檬、柳橙,摊位上一箱箱榨完的果肉堆积一旁,空气中弥漫着水果香气。老板娘一面用手工器具榨汁,热情地说自己才刚接受日本《Hanako》杂志采访。我点了一杯柳橙汁喝了一口,感动地品味着老板娘的用心。

 

屈臣氏大药房有百年历史。

 


屈臣氏大药房一楼的独立书店「Bookstore 1920s」。

 


《台湾366花》书籍。

 


「印花乐」商品,独一无二的包布扣。


特色店家带动文创产业

迪化街著名地标「屈臣氏大药房」,为李俊启取得香港屈臣氏在台湾的代理权后,于1917年兴建。当时主要业务是批发进口西药,并代理英国史谷脱(Scott)鱼肝油。1998年受楼下餐饮店火灾波及,房子的木造结构付之一炬。努力修缮之后,才有今天整洁利落的女儿墙样貌。

如今「屈臣氏大药房」已不再贩卖西药。世代文化创业有限公司租下这栋建筑,进驻了众多特色店家,带动这一带的文创产业。走进一楼的独立书店「Bookstore 1920s」,书架上满是与台湾有关的书籍,透过历史、文学、美术等各个面向,带领我们走入一个怀旧的年代。

店铺特色一致,都有精致的商品。在「好攸光刻所」发现一本名为《台湾366花》的书籍,记载了一年里每一天的生日花。「印花乐」以温和的灯光占据街头一角,商品缤纷又复古,连小小的包布扣都那么独一无二。

 


玩艺工厂「一进」的天井空间。

 


民艺埕店面充满文创风格。

 


咖啡厅、小茶馆多半藏身于二楼或「二进」之中。


「一至三进」的特殊建筑

走在迪化街上,不时迎来一阵扑鼻茶香,却不见茶馆。因为老街的建筑是连栋式结构,房子多呈长条型,从店门口往里望以为看到了后门,其实,看到的是栋与栋之间的天井。天井就像是一个小庭院,没有屋顶。一踏入店铺叫「一进」,过了天井,再进到屋子里叫「二进」,这才见到茶馆。

也因为纵深的房屋结构,加大做生意的空间,咖啡厅、小茶馆多半藏身于二楼或「二进」之中。来到迪化街一段67号的民艺埕、127号的玩艺工场,都可以深刻体验迪化街的建筑之美。

民艺埕走到底发现有「三进」的咖啡馆,这种藏于建筑内的天井,使店家多了一个雅致的小庭院。驻足于此时,不妨抬头仰望,高耸的砖墙切出了一个长方形的蓝天。相较于一楼的喧嚣,上层的楼房显得格外静谧,引人发思古幽情。

 


卖着各式中药材与水果干的店铺。

 


农具行店面陈列各式农具。

 


1920年建成的「十连栋」建筑。


名不虚传的年货大街

不少人是为了年货来到迪化街。早在19世纪末,迪化街就已经是个商业活动繁盛的地方,茶叶、布匹、中药材、南北货贸易频繁,日治时期曾一度更名为「永乐町」。民国时期经历了十多年的「街道拓宽争议」,因迪化街7.8公尺的街道过于狭窄,无法容纳过多人潮,造成商机流失,台北市政府进而研拟将街道拓宽为20公尺。但在保护古迹的反对声浪下,直到1995年拆除计划才正式终止;1996年进行了部分街道整修,并开始主打「年货大街」,成功吸引了众多人潮。

如今亲眼目睹,才见识到迪化街品项之齐全。除了茶叶以外,各种口味的水果茶、花茶目不暇给,枸杞、红枣、黄耆等中药材清楚分类,其中最令人大开眼界的非果干莫属,柠檬、香蕉、菠萝等台湾常见的水果无一不有,连奇异果干也没落下,似乎凡是水果都能制成干。

迪化街的后半段较为安静,传统工艺老店多坐落于此,有竹艺编织、老锦成灯笼店等。永兴农具行的老板谈道,农具店已经无法正常自负盈亏,只能靠其它产品维生。在店内意外发现约六、七十年的老机器,老板得意地笑着说:「这个机器别人看了都不知道是做甚么用的!」

这些老店稳重而低调,还夹杂着茧裹子、农学市集等文创小店。1920年建成的「十连栋」建筑,当地居民悠闲地穿梭于长廊间,不时有小孩兴高采烈地从旁跑过。透着静谧的小巷,散发的文艺气息,与老街的建筑完美融合。

以往的迪化街是规模盛大的「台北年货大街」,而今年轻的产业悄然定居,为整个老街带来了新的价值。不变的是,老街一致的景致、传统的历史建筑,不只保留了老街的风华,也守住了络绎不绝的人潮。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金鐘編劇徐譽庭 燃燒創作靈魂 寫出每一個你我
徐譽庭靜靜坐著,在小學生作業本寫下片段靈光。從背後走向她,徐譽庭看來從容自在,那是對世情的洞若觀火;她的背影看來也有些寂寞,…
2014年12月中國大事
百萬人參與 歷經79日雨傘運動落幕 為爭取「真普選」,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和學民思潮在2014年9月26日開始進行罷課集會,…
鄭雲龍用半生傳奇傳達「身體智慧」
座落於台北古老的碼頭──大稻埕附近,一棟公寓的小樓房裡,「身體智慧」有限公司」執行長鄭雲龍,正在為來訪者進行一個簡單的身體實驗,…
香港進一步「中國化」的自駕遊
中港關係所呈現出來的各種矛盾還沒有解決的跡象,又有一個矛盾凸顯出來,這就是所謂的中港「自駕遊」。也就是香港人可以開自己的私家車直接進入中國…
行為經濟學的新貢獻:國民健康
人類的許多行為,並不是傳統經濟理論所假設的理性、追求自我利益;而是有一些不理性,並且有所偏誤。這些偏誤行為,過去常常被忽略,其實大有玄機。…
薄熙來法國坎城別墅 標售695萬歐元
目前仍在秦城監獄服刑的中共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其海外一處資產──法國的豪華別墅,已經掛牌出售,標價695萬歐元(約3億台幣)。據陸媒報導…
部落奇女子奇古匠 散播咖啡香為部落創商機
2015年7月,花蓮東大門夜市開幕不久,在這個號稱台灣東部最大夜市的入口角落,有個「奇古匠咖啡」的小小攤車。點上一杯咖啡,…
活動櫥窗
商業世界場景,由人建構2017 Future Commerce未來商務展「我們相信無論科技、技術如何演變,商業世界的場景就是由人所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