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历史》台湾为何应该纪念六四?

黄兆年

本文出处:菜市场政治学

今年刚好是「六四」25周年。但对许多台湾人来说,六四,彷佛只是教科书上一个遥远的历史名词。天安门、静坐学生、坦克车,也彷佛只是荧光幕上一个超现实的历史场景。1989年爆发于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六四事件,是否可能对当前的台湾具有任何启示?本文介绍「协调财」(coordination goods)的概念,作为理解六四的一个观点,并以此观点来理解六四之后北京政权对中国民主化的压制,进而以此观点来思考「两岸政商联盟」近年来对台湾民主深化的潜在威胁。

协调财是什么?

协调财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政治学者Bruce Bueno de Mesquita与George W. Downs所提出[1]。根据他们的定义,协调财属于「公共财」(public goods)的一部分,但与一般的公共财在性质上有所区别。一般所谓的公共财,包括交通设施、健康照护、基本教育、国防等基础建设。如果政府对这些公共财限制太多、或提供太少,可能对国家的政治情况有些影响,但更可能对经济发展造成冲击。相对而言,所谓的协调财,主要包括人民的基本人权(例如免于任意逮捕、拘禁与酷刑的自由、免于各种歧视的自由、以及迁徙自由等等)、政治权利(例如言论自由、结社自由、以及和平示威的权利等等)、新闻自由、以及高等教育等四大类别。倘若政府对这些公共财施加过多的限制,很可能会对政治反对者的协调能力(the ability of political opponents to coordinate)产生严重的冲击,但却不会对国家的经济成长造成太大的影响。

Bueno de Mesquita与Downs之所以强调协调财的概念,主要是用于解释为何历史上许多威权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带动了政治民主化,但晚近某些威权国家的经济成长却不利于民主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研究指出,过去大部分的威权国家,倾向同时限缩协调财以及一般的公共财,以压制民主改革的动能,但却也同时阻碍了经济的成长;然而,晚近出现的几个威权国家(例如俄罗斯、中国、越南),已经学会辨识协调财的关键性,一边集中火力限缩协调财,一边持续提供有助于经济成长的公共财,以便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持续压制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简单来说,协调财就是帮助民众沟通互动,以自我组织起来,进而共同参与政治过程的各种权利和资源。这些权利和资源,被视为民主发展的助力,因此被包括中国在内的某些威权国家有意识地强力限缩或者排除。

中国威权巩固模式

由此观之,六四事件,只不过是中国威权体制从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既想维持经济成长,又要防堵民主发展,故极力压制协调财的统治图像之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页风景而已。

在集会结社自由方面,六四之后,其它蒙受北京政权压迫的著名事例还包括:对图博(西藏)人民自焚抗议的长期漠视与持续高压统治;对新疆维吾尔人民和平示威的暴力镇压;对法轮功组织与活动的全面性打压;以及对全国各地「上访」、维权行动的选择性压制。在基本人权方面,中国威权体制亦经常针对个别异议份子,采取危害其人身自由的管制措施,例如:维权律师陈光诚,曾遭到不当拘留、非法软禁;另一维权律师高智晟,亦遭到秘密拘捕、酷刑、以及监禁;《零八宪章》起草人暨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则多次被捕入狱,迄今未获释放;就连以创作表达诉求的艺术家艾未未,也经常「被失踪」,并被扣留护照。

至于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由于格外有助于公民社会获取信息、互通有无,进而展开集体思辨、采取集体行动,因此自然也受到中国威权体制的严格控管。美国政治学者Gary King、Jennifer Pan与Margaret E. Roberts研究指出,中国政府对其公民社会采取一种「选择性的言论审查」(selective censorship),负责审查的官员最容易盯上的内容,并不是那些对政府或领导者的批评,而是那些可能诱发社会动员或集体行动的言论[2]。此学术研究之结论,与CNN驻北京机构前负责人Rebecca MacKinnon之实务观察一致。她认为北京政权之所以对网络信息与言论严加审查,即是为了避免网络变成支撑公民对话、公众合作的公共空间,以藉此降低发生政治活动、政治变革的可能性[3]。

除了政府审查之外,美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Perry Link分析指出,中国共产党政府亦善于制造一种具中国特色的「自我审查」(self-censorship),用以管制公共舆论和大众媒体。具体来说,北京政权有能力对个别人民或新闻工作者,施以某种形式之威胁(例如拘捕、监禁、拒绝入境、拒绝商业合作等等),使其心生畏惧,因此不敢说出真相,或表达完整的意见。此种自我审查,起初可能出于一种个人的理性计算,但日子久了却可能演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4]。此现象不只发生在中国社会,还可能延伸至香港,甚至其它国家。James E. Sciutto与Ngok Ma分别研究指出,香港媒体自1997前后便逐渐承受源自中国政府的自我审查压力,使其新闻自由、编辑自主性蒙受严重退化的恶果[5]。Perry Link近来接受笔者访问时进一步补充:美国的彭博新闻(Bloomberg News)和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日前皆发生旗下个别记者签证不被北京当局延长的情况。除了香港之外,恐怕就连美国,也难逃中国威权体制所设下的自我审查陷阱,台湾有可能例外吗[6]?

进阶版?台湾民主深化危机

从协调财观点理解六四以降中国政府对民主化的压制之后,本文尝试讨论此统治图像在两岸之间出现「进阶版」之可能性:中国威权体制,是否正透过两岸政商联盟,以经济发展之名,打压台湾的协调财,行破坏民主发展之实?这个问题,或许值得我们进一步观察和思考。

诚如台大政治系陶仪芬教授分析,在中国经济崛起压力下,两岸政商联盟已经成为台湾的1%(相对于99%的普罗公民),可能垄断台湾的政策制订过程,并在台湾复制中国以特权寻租追求经济发展的模式,对台湾的民主价值造成严重威胁[7]。延伸此观察,本文特别指出,此一民主威胁,似乎尤其反映在两岸政商联盟对台湾协调财的蚕食鲸吞之上。

站在协调财观点,本文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或可作为我们观察和思考的起点。首先,台湾与中国的经济整合和商业合作,是否可能伤害台湾的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根据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的调查报告,台湾的新闻自由度从2008年开始出现逐年下滑的趋势(请参考图一)[8],部分令其忧心的潜在因素在于:两岸商业联结随着2010前后ECFA的签订而变得更加密切,可能让中国政府更有潜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台湾的言论自由,也可能让台湾某些媒体老板和新闻记者为维护自身利益而掩盖有关中国的新闻真相[9]。以旺中集团为例,由于旺旺不仅在食品销售上依赖中国市场,亦被《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引述学术研究指出曾收受中国政府对私人企业的选择性补贴[10],其对中时、中天、中视并购之后,更被台湾监察院调查确认曾违法接受来自中国省市政府的置入性新闻[11],因此旺中集团及其扩大媒体版图的行动,不仅被自由之家、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等国际人权倡议团体认为有损台湾媒体的独立自主性、公共舆论的多样性[12],更被台大公共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多位跨领域学者专家指出恐有伤害台湾民主、国家安全之虞[13]。

 

图一:自由之家对台湾新闻自由度评分之趋势图

 

其次,台湾政府与中国官方所拟定的《两岸服贸协议》内容,是否可能危及台湾的出版自由和言论自由?自服贸议程于2013年中浮出台面起,前总统府国策顾问郝明义就陆续提出深刻的质疑:政府不应该毫无预警地把出版上下游四个相关环节中的三个(亦即除了出版之外的印刷、发行和零售)都不对等地开放给对岸,也不应该隐瞒即将开放的项目,不只包括书籍和杂志的发行,更包括报纸的发行,因为这些都涉及出版、媒体、以及国家安全,因此是政府应该尽全力守住的「红线」才对[14]。台大外文系特聘教授张小虹更进一步指出,一旦中国印刷业挟其技术实力、资本规模、及其背后一条鞭的政治操作来台经营,台湾出版业恐怕无力招架,进而台湾文化界、思想界、学术界的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甚至于台湾的文化主体性,都会连带地受到冲击[15]。

第三,台湾政府因应反服贸太阳花学运等公民运动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可能限缩台湾公民的集会游行权,甚至于基本人权?前阵子公民运动风潮之中,部分反服贸学生以和平静坐方式占领行政院,政府却派出镇暴警察作为因应,以不符比例原则的流血暴力手段,对学生镇压并强制驱离。接着「公投护台湾联盟」在立法院等地举行和平示威活动,警察单位竟以违法、违宪的行政处分作为因应,不仅废止该联盟在立院外围的集会许可,更预告未来也不会准许其申请的集会游行。后来反核四运动以和平占领忠孝西路方式表达诉求,当局却祭出镇暴水车作为因应,将静坐民众暴力驱离。此外运动期间不少民众不过是在网络上贴文号召「路过」、占领行动,警方却以大动作搜证、约谈、侦讯作为因应。这一系列反服贸、反核的公民运动,行政院将之定调为「新型态群众运动」,针对相关违法失序行为,不仅要求警方以公权力立即排除[16],针对所谓「首谋、累犯、激进者」,甚至宣示检察机关将采取「预防性羁押」手段加以吓阻。这些行政措施,对于台湾人民的网络言论自由、集会游行权、乃至于基本人权,都可能构成严重的限缩和侵害。

 

如果失去协调财……

这一连串对协调财的打压,令台湾公民社会的言论自由、独立思考能力、以及集体行动能力,陷入巨大威胁,并蒙受严峻考验。不禁令人疑惑:台湾理应是一个民主国家,怎会日益浮现威权国家常见的统治图像?也不禁引人追问:此现象究竟是台湾本身符应第三波民主化浪潮逆流(the third reverse wave of democratization)的征象呢,还是中国威权统治策略在海峡两岸之间某种政策扩散(policy diffusion)或规范扩散(norm diffusion)的现象呢?

太阳花学运时,网络上已有乡民发出这般感慨:除了没出动坦克车之外,台湾和中国到底还有什么两样?这当然是一句夸大了的玩笑话,但似乎也恰为面临民主深化困境的台湾,点出了一个亟需共同体成员谦卑面对的严肃课题。趁着纪念「六四」25周年,本文介绍之协调财观点,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持续去思考:我们想要的,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生活?而台湾需要的,又是怎样的一种民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Bruce Bueno de Mesquita and George W. Downs, 「Development and Democracy, 」Foreign Affairs 84, no. 5 (September 1, 2005):77–86.

[2] Gary King, Jennifer Pan, and Margaret E. Roberts,「How Censorship in China Allows Government Criticism but Silences Collective Express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07, no. 02 (2013):326–43.

[3] Rebecca MacKinnon, 「Flatter World and Thicker Walls? Blogs, Censorship and Civic Discourse in China (China) (110), 」Public Choice 134, no. 1/2 (January 1, 2008):31–46.

[4] Perry Link, 「The Anaconda in the Chandelier: Chinese Censorship Today,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April 11, 2002.

[5] James E. Sciutto, 「China’s Muffling of the Hong Kong Media (Hong Kong) (12),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547 (September 1, 1996):131–43; Ma Ngok,「State-Press Relationship in Post-1997 Hong Kong:Constant Negotiation Amidst Self-Restraint (Hong Kong) (8),」The China Quarterly, no. 192 (December 1, 2007):949–70.

[6] 黄兆年,〈美国汉学大师Perry Link:面对服贸中国因素,台湾不应牺牲民主价值〉,《苹果日报》实时论坛,2014年3月31日。

[7] 陶仪芬,〈民主的威胁来自那1%〉,《苹果日报》论坛,2014年4月3日。

[8] Freedom House, 「Detailed Data and Sub-Scores 1980-2014, 」2014.

[9] Freedom House, 「Taiwan: Freedom of the Press 2010, 」2010,;Freedom House, 「Taiwan: Freedom of the Press 2011, 」2011.

[10] The Economist, 「Perverse Advantage, 」The Economist, April 27, 2013.

[11] 中华民国监察院,〈纠正案文字号099教正0022〉,中华民国监察院网站《纠正案文》,2010年11月11日。

[12] Freedom House, 「Taiwan: Freedom of the Press 2012, 」2012,;Amnesty International, 「Amnesty International Report 2013:The State of the World’s Human Rights, 」May 22, 2013.

[13] 林惠玲、林丽云、洪贞玲、张锦华、黄国昌、郑秀玲,〈拒绝媒体酷斯拉!WHY? 12个Q & A〉,《跨媒体法及其审查机制建立》研究案(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公共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2012年4月。

[14] 郝明义,〈郝明义辞国策顾问公开信〉,《独立评论@天下》,2013年7月31日;郝明义,〈政府不能再回避的服贸与出版产业相关议题〉,《独立评论@天下》,2014年4月18日。

[15] 张小虹,〈开放印刷就是开放出版〉,《苹果日报》论坛,2014年5月5日。

[16] 中华民国行政院,〈江揆:政府须坚定展现执法作为,维护社会秩序与公众权益〉,中华民国行政院网站《新闻与公告》,2014年5月1日。

(本文仅代表作者之意见与立场)

(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载自「菜市场政治学」,2014年6月2日,作者黄兆年为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政治学博士候选人)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惡龍吃袋鼠?中鋁併購力拓
幾個星期之前,中國鋁業公司投資195億美元收購全球第二大鐵礦公司澳洲力拓(Rio Tinto)礦業集團一事,在澳洲媒體曾引發廣泛關注,…
賀歲拜年許願 中國過年有新招
「虎往威猶在,兔來運更昌。」時光飛逝,辭虎迎兔又一年!喜歡在過年時說吉祥話的中國人,無不絞盡腦汁「應景」。廣受歡迎並在中國拜年短信(簡訊)…
北京身影的香港幽靈人口
11月6日香港區議會選舉投票,泛民大敗,自需深刻檢討。但是有沒有弊案影響選舉結果,自然也必須追究。這也是特區政府一直宣稱的,是一場「公平、…
傳北京故宮內闢「富豪會所」
中國中央電視台名嘴芮成鋼近日接連在其微博發表消息稱:「故宮(北京紫禁城)…
虱目魚,真好魚
  一說到虱目魚,很多人直覺的反應是虱目魚很多刺,不容易吃,懶人一族更是早把虱目魚列為拒絕往來戶。確實如此,全身布滿細長軟刺的虱目魚,…
助人沒甚麼大道理 就是「習慣了」!
回首來時路,廖德蘭覺得能走到今天「真的很不容易」。她說當初其實很想打退堂鼓,因為地震之後,國姓地區交通很困難,學校在重建,環境很刻苦,…
共和國小音樂教育 觸動孩子「認真的弦」
春暖花開的4月天,青山綠水格外耀眼。南投縣魚池鄉共和國小的師生作息一如往常,校園裡卻透著一股既緊張又興奮的氛圍。 原來,…
臉書即將上市 投資人宜激情或審慎?
全球最大社交網站臉書公司(facebook)2月1日提交首次公開上市(IPO)申請,擬上市籌資50億美元,市值預估為750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