蔦松客棧 一戰成名的雲林農村料理

「蔦松客棧」是一間沒有菜單、沒有冷氣、也沒有山珍海味的鄉下餐廳。
葉俊宏
第159期
劉佩絨
有一年冬季,一輛小巴士帶來了約二十位客人。蔦松客棧老闆黃文俊回憶道,他不認識這些客人,只覺得面熟,結帳時才知道,原來這些人是科技公司的大老闆帶著夫人們一起來用餐。這些家鄉菜讓他們很懷念,吃得津津有味……

襯著背後布袋戲的布景,黃文俊拍照的架勢透露出他的隨性。

 

雲林縣水林鄉蔦松村,是個淳樸偏遠的農村。那裡有一間鄉下餐廳,沒有菜單、沒有冷氣、也沒有山珍海味,但是竟然能夠讓許多老闆與名人願意從各地遠道而來。它究竟有甚麼魅力?

這間隱身在農村裡的三合院,門外的雞蛋花正綻放著粉色花朵。屋外木板築起的牆面上寫著「蔦松客棧」幾個大字。穿過寫著「野味」的門簾,迎接大家的是老闆黃文俊熱情的招呼。


 
黃文俊希用巧思將擺盤化為藝術,餐桌布置的以苦苓葉作底,再任意灑上深紅、粉紅的玫瑰花瓣,宛如畫布。

 

三合院內部挑高,可清楚見到梁柱經歷歲月的斑駁痕跡。

 

三合院內掛了許多古早味的畫報。

 

在兩蔣時期常見的反共標語。

 

讓時間倒流的老房子 傳統巧思的農村風味

走入屋內彷彿進入時光隧道,斑駁的梁柱、50年代的畫報、「反攻大陸」的標語、竹製的老菜櫃,每樣東西都有歲月的痕跡。黃文俊喜歡收集老東西,修整之後就當作餐廳擺設,讓客人就像回到鄉下老家一般的親切與熟悉。

老房子的歷史要從七十年前說起。當時黃文俊的阿公準備置產,他放棄購買嘉義火車站旁大塊土地的機會,反而親自開牛車去磚場挑選磚頭,連木料都講究地採用檜木,並找來各地的師傅,花了大約一年時間,用了四萬塊的清水磚打造了這間三合院。

黃文俊希望讓遠道而來的客人,能夠體驗農村原汁原味的文化,所以堅持不裝冷氣、不裝紗窗。他說,有點熱、有點蟲子,那正是鄉下的味道。

來蔦松客棧用餐,吃的是農村傳統風味。但是黃文俊希望在傳統中加入新意,他用巧思將擺盤化為藝術。眼前的餐桌布置,以苦苓葉作底,再任意灑上深紅、粉紅的玫瑰花瓣,宛如畫布。

每一道菜的擺盤,同樣匠心獨具。油煸鱔魚,用小型竹籬笆與亮麗的向日葵作盤飾;蔬菜拼盤,則是用插花的方式在藤編的籃子裡放上汆燙過的蘆筍、小玉米與秋葵,中間還擺上切開的火龍果。無論配色、呈現方式都令人驚豔,一頓飯下來,就是一場視覺與味覺的饗宴。 

拍照前,由於火龍果肉上有損壞的痕跡,問他要不要換個漂亮的?黃文俊卻泰然自若地說:「沒有農藥自然就有殘缺,東西不要太漂亮,重點要無毒。」

這樣自然不做作的性格其來有自。黃文俊一直認為藝術要融入生活才有價值,從前在開計程車時,就曾把前座拆下不載客,反而放了張桌子,擺上自己隨意插的花。他自豪地說,他的計程車是全世界最美的,經常讓客人感到驚喜。

 

鴨蛋煎桔餅是早期農村物資缺乏時產婦做月子最普遍的補品。

 

南瓜韭菜排骨粥,澄黃的南瓜搭配翠綠的韭菜,讓人感到如同春天般充滿活力的配色。

 

麻油煸鱔魚,創意擺盤如同庭院造景,在籬笆旁還開了一朵艷黃的太陽花。  

 

蔬果拼盤就像是一籃可食用的藝術品,一旁是用新鮮百香果做成的沙拉沾醬。

 

連餐後水果的擺盤都讓人眼睛一亮。

 

當天採買在地新鮮食材 夫妻兩人「天作之合」

為了讓客人品嚐到道地的農村風味,黃文俊光是採買食材就得花上三小時,每天清晨五點就前往市場,挑選當日的新鮮食材。熟門熟路的他,找到昔日稻田裡經常抓得到,但如今十分稀有的田雞、鱔魚、鱉、泥鰍、鰻魚等,讓客人驚喜連連。他說,這些食材營養價值高,對骨頭關節的保養特別好。此外,當地小農種的無農藥蔬果,不漂亮、數量也不多,客人一定得提前預約才吃得到。 

小店內夫妻倆各司其職,黃文俊負責設計菜單、買菜、擺盤,太太則負責掌廚。買回來的新鮮食材,他們就用最簡單的烹調方式,呈現出原汁原味,不添加過多的化學佐料。

以白斬雞為例,煮好之後就抹上鹽,加點米酒,然後讓它冷卻,這樣就完成了。他還建議客人,不加佐料就是吃原味,「敢這麼做就是代表非常新鮮。」

雖然沒有菜單,但這樣的用心獲得了客人的認同。目前幾乎天天有人預約,甚至經常客滿。然而,可不是一開始就有這樣的盛況。為了開這間餐廳,黃文俊還賣掉了兩塊田。


蔦松客棧因為沒有知名度,只能點滴累積口碑,這過程竟長達七年之久。

 

早期農村食物來源不足,晚上帶著電土燈與竹簍去抓青蛙也是那一代人難忘的回憶。

 

平凡人生中的最後一戰 賣了兩塊地堅守陣地

過去黃文俊在台北開計程車,對城市喧鬧的生活感到厭倦,二姐也勸他回鄉,於是決定返鄉過起與父母互相照應的生活。起初,太太與父母在家中務農,他則外出找工作。黃文俊曾做過運送甘蔗、道路工程等工作,但他覺得那都不是長久之計。他想到自己到餐廳用餐時,都會仔細揣摩布置與菜色,而家中的三合院也有足夠空間,於是經過半年時間的考慮,2005年他決定要在家裡開餐廳。

黃文俊的初衷很簡單,就是希望一家人能夠溫飽,也想為自己的家鄉做點事。如果把餐廳做起來,餬口之餘也能促進家鄉的發展。

「我把它論斷為是我人生的最後一戰。」黃文俊認真地說,自己年紀也不小,不可能再離鄉背井外出打拚。人要清楚自己的能力,不能好高騖遠,他想在熟悉的家鄉,為自己的理想奮力一搏。

這樣單純的想法,當時可沒有人看好他。村裡人說甚麼的都有,「鄉下哪有可能做這個?」「那個不用兩個月就會收起來!」但是黃文俊把反對的人都視為貴人,因為這些話反而激起他更要做好的決心。

不過,當初連太太也曾發出反對的聲音。她認為兩人又沒有學過烹飪,怎麼可能開餐廳呢?黃文俊鼓勵她:「不要怕,妳就把我們家裡的菜做出來,船到橋頭自然直。」

地處偏遠,這是他們經營餐廳的最大困難。十年前,很少有人知道雲林縣有個叫蔦松的地方,更不用說來用餐了。所以一開始是從鄉下小吃做起,那時只有村裡人或朋友會來捧場。

因為沒有知名度,只能點滴累積口碑,這過程竟長達七年之久。「每個月都負債,到最後沒辦法只好賣田,兩塊田大概賣了500萬……」黃文俊回憶說,那個時候很難熬,好幾度夫妻吵架講氣話:「不做了,關起來!」但是隔天他還是照常去買菜,因為他不願輕易放棄。「除非奮鬥到最後一兵一卒都沒了,才會關門。」

 

黃文俊謙虛表示,自己不貪心,也不想做很大的生意,只想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把事情做好。

 

懷念的鄉下烏籽粥 讓大老闆打包最後一碗

從第八年起,蔦松客棧的口碑才漸漸傳開。許多媒體相繼前來報導,生意一天天好轉。

有一年冬季,一輛小巴士帶來了約二十位客人。黃文俊回憶道,他不認識這些客人,只覺得面熟,結帳時才知道,原來這些人是科技公司的大老闆,其中有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當時的友達光電董事長李焜耀等。他們帶著夫人們一起來用餐,這些家鄉菜讓他們很懷念,吃得津津有味。

烏籽菜是鄉下常見的野菜,在物資缺乏的時代,農村很多人拿來煮烏籽粥。這是那一輩人的共同回憶。黃文俊說,當天他煮了一道黑豬排骨燉烏籽粥,一端上桌,不一會鍋裡就剩下最後一碗。那時施崇棠開口了,他說:「這一碗不要再吃了,請老闆幫我包起來。」黃文俊猜想,不知他要帶回去讓誰也嚐嚐這記憶中的滋味。

「最艱苦的時期已經過去,現在餐廳漸漸步上軌道。」黃文俊說,取名「蔦松客棧」,就是看見有愈來愈多的人想到鄉下做深度旅遊。等餐廳做穩後,下一步他就想把附近的三合院改裝成民宿,讓遠道而來的客人能解決吃住的問題。黃文俊謙虛表示,自己不貪心,也不想做很大的生意,只想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把事情做好。 

經歷了命運的波折,黃文俊自有一番人生哲學:「沒有原則是我最大的原則。」他淡淡地解釋,世上很多事不是執著就能得到的,雖然他把蔦松客棧視為人生中最後一戰,但是最後的結果成敗並不看重,在乎的是自己是否有認真投入。

黃文俊用老屋、傳統菜與人情味,保留了農村的文化。而他樂天知命、盡其在我的人生觀,以及體悟人生後的豁達境界,也正是台灣農夫精神的真實體現。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中共內鬥升溫 海外再爆倒溫黑材料
臨近中共十八大換屆,中共內部各派內鬥升溫。近日數家海外媒體接到了攻擊中共總理溫家寶和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的「黑材料」。…
金門故事 烽火淬鍊的生機
金門,幾天前帶著遊覽美麗風光的心情,踏上這個面積150平方公里的蕞爾小島。現在坐著飛機在白雲裡向它揮別時,心裡不覺升起了一層敬意。…
柚子乖乖、復育綬草、嫁接老農青農 「洄瀾無毒」開闢農產藍海市場
台灣農業技術含金量高,加上研究單位的協助,農業發展相當興盛,除了鮮果,還能進行各種利用。而花蓮「洄瀾無毒」創辦人吳居,…
2019年中國10大經濟新聞
2020年已然到來,回顧2019年中國政經局勢風雲變幻,中美貿易戰暫緩卻未解、金融風險頻發、香港反送中運動延燒、物價瘋漲、非洲豬瘟肆虐等,…
中國爆發無法醫治的怪病「恐愛症」
近幾年來,一種不知名的病毒感染疾病,正在中國無聲無息地傳播。病人大都有共同症狀,包括舌白、肌肉跳、關節響、免疫力低。此外,該病傳染性極強,…
兆豐銀醜聞和私有化出路
「兆豐銀行」紐約分行因違反洗錢法被美國紐約州金融署開罰57億台幣,再次引起公股銀行民營化的討論。Thinkstock 台灣「…
尋找六四「坦克英雄」下落
王維林,這位名字其實不確定、身分不詳的男子,卻留下了一個舉世聞名的畫面,也因此有人稱他為「坦克英雄」(The Tank Man)。…
走出罹癌危機 黑幼龍正向面對人生
黑幼龍,這位大家耳熟能詳的潛能開發與溝通大師,在兩年前走過罹癌危機後,他說:「不管面對的是全面性的、全世界性的,或是個人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