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隱溪畔的外按古道

匿隱溪畔的外按古道
永定溪與石碇溪合流的雙溪口,遙望北宜高速公路便橋。
行山
第8期
行山
來一趟外按古道,漫步早已被遺忘的運輸便道,
雖無雜沓人聲、匆匆過客,但歷史的蹤跡似乎在另一時空軌道駐留……

碇,一個隱匿在石碇溪上游的小鎮。現今石碇的名聲不若深坑響亮,在清朝,卻是物資往來蘭陽平原及台北盆地的樞紐。

旅人印象中的淡蘭古道,為行經東北角海岸線,分別位於侯硐、三貂嶺間的金字碑古道及貢寮、大里間的草嶺古道。而淡蘭古道石碇段則較不為人所知,或許是為正名吧,官方正式的說法為外按古道。

第一段古道

與北宜高速公路共舞

來到永定溪與石碇溪合流的雙溪口,溪水匯集後化為景美溪繼續往下游流去,路邊商店區旁的停車場為旅人行程正式的起點。紅色醒目的淡蘭吊橋橫跨在石碇溪上,淺薄的溪水很難想像過去載著商人貨物的船隻,可以一路航行至石碇老街。

走過吊橋,爬上階梯,古道緊貼北宜高速公路護牆。頭頂上是現代車輛熙攘的國道五號,腳下的路跡曾有多少行人漫步,目的地都是一致的。耳邊傳來潺潺溪水的低鳴,若不是對岸公路上偶爾傳出轟隆的重型機車引擎聲,旅人似乎就化身步行古道上,擔著大菁、樟腦及茶葉的挑夫了。

第二段古道

新綠樹蔭碎石步道添古意

古道第一段的終點為外按橋頭,沿著產業道路續往前,隨即接上第二段古道,路基仍為石板所鋪設,與第一段古道不同的是路旁多了些住家。來到平台後,舊古道與新國道暫時分道揚鑣。走下左側的階梯,開始了外按古道精華的路段。覆蓋在頭上的換成了新綠的樹蔭,走在鋪著碎石的步道更添些許古意。缺少了現代建設的干擾,被噪音壓制許久的鳥叫蟲鳴聲取回優勢,而溪流聲似乎也增加了不同的層次。旅人在古道旁的涼亭稍為停留,享受這聽覺上的饗宴。

全程約2公里的外按古道並沒有過大的起伏,行至中途不過花了30分鐘。走出林蔭,溪裏聳立的巨石不知伴隨過多少來往過客。最後一段古道為沿著溪岸石壁所修築的棧道,而棧道下方為修築北宜高時發掘出的水圳遺跡,在此可觀賞溪流內的魚群,只是人們恣意地放生,溪流中卻多了原本不屬於這裏的錦鯉等魚種。

石碇國小

八十歲老榕見證歷史

古道隨後接上石碇西街,房舍及噪音將旅人的思緒帶回現代。來到集順廟前,原本只是到石碇國小「方便方便」,卻發現另一份驚喜。穿過操場來到學校後方,這裏有棵樹齡八十多歲的老榕樹,是學校在日本大正十二年為歡迎昭和太子來台而特別種植的「昭和太子樹」。而校舍後方還有兩座日治時期留下的防空洞,山腰上還有一座國小前身的「石碇公學校創立三十周年紀念塔」,分別記錄著校友及教師的名字,仔細一看,又是另一種的族群融合。自防空洞向前看,沿著運煤台車道,將旅人的視線繼續延伸至溪上運煤橋的礦工意象。

穿過橫過溪上的便橋,靜默的礦工使勁地推著台車,頂上轟隆的高速公路離開石碇繼續往宜蘭前進,歷史與現代的對比再度顯現。往老街的方向走去,人潮讓沉靜的小鎮憑添些許熱鬧。繁華時期的石碇,擁有的人氣應遠勝於周休二日的觀光客吧,這點似乎是歷史占了上風。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小經營也能賺大錢的訣竅
書名:夢想可以當飯吃:小經營也能賺大錢的獲利翻倍關鍵 作者:Pete Williams(皮特‧威廉斯) 譯者:曾婉琳 出版社:三采文化…
中國高通貨膨脹 誰是黑手?
據《第一財經日報》近期報導,中國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再次把國內的持續高通貨膨脹率,歸咎於外資流入和美元貶值。 易綱去年便提出,…
全球陸地氣溫 去年創史上第一高
  許多人已經發現,今年冬天的氣候異常暖和,沒有幾絲冬天的氣息,過去讓人打寒顫的寒流也不復多見。事實上,…
挽救就業 美延長減稅與失業救濟
12月上旬,美國總統歐巴馬與共和黨針對多個已經或即將到期的法案達成協議,同意將布希總統任內通過的減稅法案延長2年,…
產業群聚比國際分工更重要
分工合作一向被認為是人類經濟能發展的重要原因,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也漂亮地「證明」國際分工是對兩方都有利的事。目前全球化的生產和競爭,…
「瑞典模式」再次成為樣板
瑞典是北歐的小國,人口只有840萬,是台灣的三分之一左右。但瑞典的經濟模式曾被全球關注,因它走了一條獨特的道路,既不是美國式的原本資本主義…
預言中的大瘟疫
一場不明原因的武漢肺炎疫情,將一個14億人口的國家攪得天翻地覆。隨著疫情擴散、多地封城,無數的人在無助、在恐慌中度過每一天。…
被現代科學證實的中醫養生論
古代中醫認為,太陽與地球的變化,使人體的臟腑在一天12時辰(24小時)相應產生不同變化,人應該順天時而行才能保持健康。幾千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