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历史》写给年轻人的香港公民参与运动简史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b/b0/HK010.jpg
朱凤翎(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系学生)

在七十年代以前,港英政府未为香港引入民主制度,香港人对参与政治的机会相当陌生。港英政府直接统治香港,并利用少数华人精英对社会其它绝大多数的华人进行辅助管治,形成了以殖民者和高等华人为主宰,多数平民为不参与政策的政治环境。虽然五十年代港英开放了市政局的选举,可是登记选民由于严格的门坎限制没有超过整体人口的1%,加上市政局的决策范围很有限,每届投票率只有20%左右。上层的管治阶层基本上更是完全封闭的,普通人民没有政治参与的渠道。

在中英谈判至回归其间,即于七十年代至一九九七年,香港才在短短几十年间经历了「去殖民化」、「行政改革」、「民主化」与「回归」,当中的民主化的目的是以「还政于民」对抗「还政于中」,因此香港的民主进程因面对回归中国而突然急进,港人普遍未习惯投入政治参与

香港在七十年代才推行六年小学强逼义务教育,到七十年代后期,将强逼义务教育扩大推行至初中,实施九年强逼义务教育。虽然教育得到普及,然而港英政府基于其宗主国利益的考虑,教育的方式刻意「非政治化」,不利于培育具政治参与意识的公民,学校教育以实用性为主,又以俗称「填鸭式教育」之背诵型考试主导,不重视学生的个人批判思考,更加不着重训练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培养华人精英作为公务员,另一方面是培养贡献于经济发展的人才,刻意弱化香港人的国族与政治观,香港人政治、社会观念淡薄,实用主义极度膨胀,形成七、八十年代只着眼经济的港式哲学。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人普遍没有足够空间去思考政治,一方面如以上提及的根本性的公民教育不足,教育刻意避而不谈政治,导致经济成为民心的归属。七、八十年代的香港正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基于战后影响以及处于冷战的时利,经济发展迅速,社会气氛被一种拼搏与力争上游的价值观主导,随之而成的是赚到钱后享乐与消费,成为大众的追求目标,政治理想根本不能形成主流话题,对社会发展的问题,「政治冷感」的态度是普遍的响应。

六、七十年代的公民政治参与不成气候,社会间对政治安份被动的态度是主流,但仍有具代表性的群体所出尝试,当时学生运动与工人运动是两个主要的群体,从另一角度来说,就是政治参与局限于少数的知识分子以及面对剥削的工人。

《学运春秋--香港学生运动》一书这样概括七十年代的学生运动:「香港学生运动真正能够担当起社会运动先锋角色的,事实上只有七零年至七三年之三数年,在这段时期,青年学生对各种事物显露出活泼和敏锐的反应,对不公义之事奋起抗争。但七三年之后,学运便逐渐转移于内在化于学界内,原来对社会不公义的斗争变为敌对派别之间的斗争 」。可见该时期学生运动在起步阶段,仍是小圈子的讨论,同时面对内部问题,未能做到带动社会政治参与的角色。

另一方面,在这段时期,工业的迅速发展也伴随着大大小小的工人运动,工人运动是政治参与的一大形式,可是,《香港工运史》一书中虽然详尽记录了香港广泛而重要的工人运动历史,作者对于工会的政治功能,却指出「说到底,工会是代表工人利益的的,离开了工人的利益,工会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此说准确地反映了工会关注的利益之陕隘性,不足以形成影响广泛社会的政治力量。

总而言之,在七十年代以前,香港人的政治观因政治教育与经济环境等因素处于政治冷感的状态。跟据一项在1976至1977年间进行的调查,91.1%的人觉得自己无力改变香港社会,97.6%的人认为自己对政府政策的形成毫无影响,而表示经常关心公共事务和政府事务的香港普通华人只有6.6% 。数据可反映香港人几乎处于完全的政治冷感。

八十年代-香港本位想象与核心价值浮现

八十年代以后,香港逐步对公民参与表示关心。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由于香港新界的租期届满,香港的前途问题使政治事务确切地摆民众眼前,是一个必须处理的重大事情。在此以前,香港人的香港本位想象并不明显,政治以中国想象与英属的想象为主。以至香港夹在中英两个意识形态阵营不同的国家中间被移交,香港这个名称成为国际政治焦点,大量文件的写成,国家政要为讨论香港的前途而奔波,使香港慢慢地形成了一个香港本位的想象。

其时,社会的政治讨论有了一个明确的问题,不少香港人找到了绳索,亦从这问题开始找答案,于是人们由这一个契机踏入了参与政治的道路。在这个时候,很多政治理念的组织纷纷成立,例如汇点、新香港协会、大平山学会、港人协会等。

这些组织已经发展出成熟的政治理念,例如汇点在《我们对香港前途的建议》中说:「中国收回香港的主权后,应保障香港有一个自由民主,实行自治的政府。」除了政党,学界对香港问题也有明确的讨论,例如香港大学学生会通过一份《香港前途宣言》,认为恢复中国对香港主权之时,应保证「香港有高度自治权,并建立民主政府,由本港全体市民选举产生……过渡到一个高度自治的民主政体」。 可见八十年代初政治组织模式上仍于初型阶段,但是可以她们已经明确的政治理念,在宣扬与讨论中,香港主流核心价值渐渐形成,社会间普遍认同民主的追求以及高度自治等概念。

九十年代-香港人尝试参与政治

八十年代末期,香港内部问题如代议政制的推行与政权移交的日子日近,加上中国内地在1989年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六四事件,香港人关注天安门广场的学生,并见证血腥镇压的画面。让香港人在八十年代初对香港民主美好的构想变成了担忧与恐慌。于是,香港成立了更多不再停留于意见提交层面的政治组织,有志于参与选举和着手完善制度的政党面世。例如在1989年新香港联盟成立,成员36人;其后香港民主促进会成立,成员有340人;1990年,香港民主同盟成立,成员有540人。

在九十年代这些政党基于其理念渐渐分化整合为几个主要政党:民主党、民建联、自由党、民协等。这些组织的成立意味着香港人不再是沉默而对政治冷眼旁观的人民,社会中有一些人愿意担当主导人物去倡导所认同的理念,社会间亦渐渐习惯对政治开放讨论气氛,民间对政治追求渐渐产生热情,表示有政见的人亦越来越多。

除了政治组织的成立以及宣传活动的频繁,直接影响港人公民参与度的,是政治参与的权力有多大。八十年代,香港立法局开始引入选举成份,以间接选举的形成进行,在社会间未有形成主流讨论。到了九十年后慢慢发展,所有议员均以选举产生,六十个议席中有二十个由分区直接选举产生。

当时,代议政制的产生并不是源于香港人对民主改革的强烈要求。反而倒过来是港英因为香港即将回归中国,而急于「还政于民」用以对抗「还政于中」。但无论出发点如何,有论述指一旦涌现了一批民选议员,社会间便像被注入了一股民主参与的动力。《香港政治与政制初探》一书中一针见血地解释了这个现象:「民众的政治要求与参与,有一种近乎『滚雪球』的效应,积累了动力,就只会愈滚愈快愈大,不会停顿和收缩。 」这套见解可以充分地解释到香港人的公民参与度以一种「滚雪球」的效应慢慢升温,渐渐发展成更广泛的政治追求局面。

根据1995至1999年一项调查 ,在1999年表示「经常关注」香港特区事务的被访者有79.1%,而1995年的数据中表示「关注」的比率只有56.1%,再相比起上文提到七十年代尾不足10%的数据表示关注政务,增长是明显的。香港人的政治参与度自九十年代开始一直慢慢地提升,已经习惯在建制以内的政治活动,例如以投票选出政治代表为自己实现主张,然而会动身以实际行动参与政治的香港人仍是不是主流。

相对于热烈政治投入的社会面貌,九十年代的香港人亦可以用偏向冷淡的一角来形容,除了投票以外,其它公共事务的讨论不容易号召到大部分的香港人。

2000年代-抗命力量崛起

2000年代至2010年代,香港人的公民参与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的转折点。2003年的七一游行可作香港整体政治面貌的分水岭,市民一方面政治意识提高,同时不再停留在建制内的参与,香港人政治参与模式踏入百花齐放的时期。


七一大游行

当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回归后,香港的经济与生活状况出现倒退的现象。回归后香港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非典型肺炎等。回归初期经济便一落千丈,加上经济泡沫爆破与经济结构迟迟未能成功转型,经济发展明显比回归前放缓。香港市民对特区政府的整体满意度持续下降,对生活的整体满意程度亦大不如前。加上一系列对政治管治的冲击于2003年爆发,非典型肺炎的疫情使香港人的社会情绪跌至谷底,同时间,政府却在香港人对「一国」未有足够认受基础下推行廿三条立法。

零三七一大游行前,香港社会只是沉累着一种不满的整体气氛与情绪。可是,在回归纪念日爆出的史无前例大规模的七一大游行,游行主题为「反对廿三,还政于民」,游行人数高达67万5千人,受到到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美国有线新闻网、英国广播公司以及德新社等西方通讯社大篇幅的报导 ,对内是香港人抗争文化的突破性发展与肯定。

七一效应使中央与特区震惊,政府立即停止对廿三条立法程序,亲建制派在同年的香港区议会选举大败。这是香港人抗争意识高涨之开端,在七一大游行之后,港府亦意识到香港人的政治敏感度已经提高,逐渐由政治冷感走向炽热,甚至激进,会身体力行参与政治活动,不能再视香港人为沉默的群众。

此后,香港社会矛盾点清晰地放在「回归」带来的问题,「两制」的矛盾更加激化,直至现年,参与七一大游行成为香港人对政府以及中央不满的重要途径。由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否决了民主派对2007与2008年双普选的诉求后,「争取普选」一直是各次七一大游行的重要主题,时至十年后的今日亦未争取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间对政治的参与并不局限于大小型游行的参与。自2003年后,以游行示威的模式表达政治诉求已成为惯例。社会上大小的事项,都会出现规模有大有小的关注团体。除了争取普选与民主成为主流的政治取向,亦出现了反思「经济主导型社会」的小区关注人士,着眼于保育与小区生态等议题,代表性的事件有反高铁运动,保留码头,保留菜园村等等,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另一个很影响八、九十后的政治价值是香港本土理论,以陈云的香港自治运动为主轴,他在《香港城邦论》一书主张放弃「一国」意识形态,坚持以香港本土为本位,此说得到八、九十后的欢迎,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思潮力量。中学生在反对国民教育事件后,成为了新兴的政治群体,代表者为学民思潮的黄之锋,其著作《我不是英雄──黄之锋政论集》阐述了他对香港中学生政治运动参与的理想与信心。


香港自治运动的旗帜(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99%E6%B8%AF)

除此之外,亦有越来越多关注不同议题的组织与个别人士站出来表达政治愿景,受到广泛关注的议题包括内地人权问题,新闻自由,性别关注等等,以不同的形容寄望改变香港。

2000年代中后期至2010年代,网络力量不容忽视。政治议题在网上讨论区以及社交网站变得富有弹性,网络的潜在力量是可以随时组织无限人群。近年,影响香港政治最大的网络力量是高登讨论区与Facebook,不少政治运动是由这两个网络群体发起。

其中高登讨论区是支持香港本土力量的重要阵地,发起多次反大陆人的抗争活动。又透过二次创作,改图片、改编歌曲例如《核突支那Style》与《蝗虫天下》,分别有181,772与1,360,928的观看次数,是一股嫌恶「一国」意图形态的强大势力。

也有很多人也利用Facebook信息传播广泛快捷的特质,不少政治立场鲜明的网络媒体创立后与Facebook挂勾,使信息等到广泛流布,香港独立媒体网(176,691赞好),House News 主场新闻(248,712赞好),又有只活跃于Facebook的香港人主场专页(13,449赞好),在网络得到注视。

网络力量弹性而且不时幽默轻松的表达手法,促使政治关注日渐普及,市民亦敢于在网络上表现意见,亦会把网络上的所见所闻带到日常生活讨论,使近年间政治甚至成为了潮流的热题。而最终,这些网络力量又会影响到主流媒体的大论述,从而构成政治压力。总而言之,网络力量是2000年代后的重要政治参与模式与力量。

二零一零年之后-香港命运未明

随着港人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承诺日渐失存疑,港人对「一国」的抗命越来越强烈,争取2017的真普选成为了孤注一掷的抗争,民间发动了各种大型的公民行动,包括公投与占领中环等,亦出现了七一游行留守人士被捕事件,政府与人民关系更恶化,各组织呼吁全香港市民对中央表明民主诉求。全国人大常委就香港普选连落三闸,否决真普选,更收紧提名门坎。学界,占中以及其它社运组织反应强烈,呼吁香港人「全民抗命」,香港可能发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公民行动……

此文编于2014年9月5日,香港的历史,就由我们写下去了。

参考数据

1.陈丽君:《香港人价值观念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周奕:《香港工运史》,(香港)利讯出版社,2009

3.广角镜出版社编:《香港未来与繁荣问题》,(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5

4.香港远东评论社:香港问题小组:《学运春秋--香港学生运动》,(香港)香港远东评论社,1982

5.雷竞璇:《香港政治与政制初探》,(香港)商务印书馆,1987

6. 陈云:《香港城邦论》,(香港)天窗出版, 2011

7. 黄之锋:《我不是英雄──黄之锋政论集》,(香港)明窗出版社,2013

8. 维基百科:七一大游行

9. 香港特区政府网页:

2012年立法会选举

2000年立法会选举

(本文仅代表作者之意见与立场)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遠望坑親水公園 綠意層層漫山野
東北角海岸有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幾乎每一段路程、每一個轉彎,都有不同以往的景緻等待遊覽體驗。 滿山遍野的綠 貢寮鄉的遠望坑親水公園,…
霍比預言:人類進入「生命大淘汰更新期」
美國亞利桑那州北部,生活著一個古老的印第安霍比部落。他們的祖先大約在五千到一萬年前從墨西哥遷移到亞利桑那州。霍比人通過口傳等方式,…
跳躍在北緯68度之間 冬季羅弗敦群島
峽灣之國 遠古時期這裡覆蓋著冰河,冰河下滑時將山壁磨蝕造就現在的峽灣地形。 群山綿延形狀各異,海灣曲折無窮盡,…
台灣經濟學界會診失業率
受到美國金融海嘯波及,今年元月份的台灣失業人數飆到57.8萬人,失業率5.31%,預期還要升高。這是台灣自有失業統計以來極少有的現象。…
2017:美國與中共較量之年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1月20日就職典禮、入主白宮,中美關係明顯要發生變化,趨勢是更多的摩擦,甚至衝突,而不是像過去八年歐巴馬掌權時那樣,…
有機稻場客製體驗活動 看見有機農業的態度
▲插秧之前先讓孩子們「拜田頭」,學習敬天感恩的態度。有機稻場提供​▲孩子們正準備嘗試插秧的初體驗。有機稻場提供​▲…
如何打破CP值迷失,提高商品價格?
書名:其實你可以再賣貴一點:打破CP值迷思,放大商品獨特價值,讓顧客乖乖掏錢買單 作者:金裕鎭 譯者:張雅婷 出版社:寶鼎出版…
康維光以璀璨玻璃打造新人生
最近網路上流傳著「來去台灣玻璃館看伍佰燒玻璃!!」「伍佰燒玻璃?」有沒有搞錯?怎麼不是演唱會呢? 位於彰化彰濱工業區的台灣玻璃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