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哈)衝突正在撕裂美國左派陣營

▲10月20日,數千名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議者聚集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的國家廣場進行伊斯蘭祈禱,場面頗為壯觀。Getty Images
第250期
何清漣
作者為旅美中國經濟專家與評論家,美國《商業周刊》1999年評為「亞洲之星」。其著作《現代化的陷阱》一書被推選為「3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

以巴衝突的火焰正在燃燒,但對美國來說,這次戰爭比俄烏戰爭更難應付。俄烏戰爭期間,美國與北約內部基本能夠控制局面,在西方世界尤其是內部,基本上保持著己方代表正義的敘事。但這次以巴衝突剛起,在正義與邪惡定義方面,在國際社會中,美以一方與阿拉伯世界各自言說已經不算嚴重的事情,最嚴重的是美國、歐盟各國內部支持哈瑪斯的抗議活動此起彼伏,英、法、德等國不得不採取懲罰措施,例如取消外國抗議者的簽證遣返回國。10月18日,美國國會大廈正被數百名民主黨的哈瑪斯支持者占領。10月20日,數千名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議者聚集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的國家廣場進行伊斯蘭祈禱,場面頗為壯觀。

值得深入分析的是:與2020年美國大選不同,那一次是左派聯盟全方位操控選舉引發美國保守派與左派陣營大分裂,這次分裂主要發生於左派陣營內部,那年號稱Leberal的左派為贏得選舉吸納的Far Left(如今號稱Woke(覺醒主義)),如今正與他們緊張對峙。

民主黨內巴(哈)支持者遠多於以色列支持者

蓋洛普(Gallup)自今(2023)年3月以來就以巴衝突對美國人進行一項追蹤調查,民意調查發現,美國人支持以色列的逾半,達54%;支持巴勒斯坦人則只有31%;只有15%的人沒有偏好。但美國民主黨人對巴勒斯坦人的支持率為49%,遠高於美國平均水準;對以色列的支持率僅為38%,遠低於美國平均水準。另外兩個資料更耐人尋味:70%以上的猶太人支持民主黨,共和黨的人對以色列的支持度反而高達78%。就在眾議院的民主黨議員要求白宮降低對以色列的支持度之時,美國共和黨籍的參議員湯姆.柯頓(Tom Cotton)敦促國土安全部驅逐支持哈瑪斯的外國人。

喬什.保羅(Josh Paul)在國務院政治軍事事務局負責監督向美國盟友的武器轉讓,他在該職位工作長達11年之久。為抗議拜登政府繼續向以色列援助武器,美國國務院負責武器轉讓的官員辭職。他在辭職信中(10月18日)寫道,拜登政府「盲目支持某一方」導致了以下政策決定:「目光短淺、具有破壞性、不公正,並且與我們公開擁護的價值觀相矛盾。」

美國大中學校園成為以巴衝突的第二戰場

哈佛最先出現支持哈瑪斯的簽名活動。10月10日,由34個哈佛大學學生組織組成的聯盟表示,以色列該為此事件負全責。聲明強調以色列政權對巴勒斯坦人的持續壓迫,呼籲哈佛大學社區採取行動,制止對巴勒斯坦人的持續打擊。聲明的最後寫道:「為了學生的安全,所有最初簽署組織的名字在此時被隱藏。」

這所大學所發生的一切,在美國教育界很有代表性。許多美國大學已成為巴以雙方抗議活動的爆發點,包括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耶魯大學、史丹佛大學等精英高校都捲入這場「爭議漩渦」,學生之間的對立關係達到白熱化。

這種分裂也發生在高中。新澤西的Cherry Hill East高中,在學生當中,也響應了哈瑪斯全球憤怒日的號召,因以巴衝突發生嚴重分裂。

以上情景與中國文革初期一樣,全國大中學生(包括部分五年級以上的小學生)都響應毛澤東的號召,參加文化大革命的大辯論。

10月18日,在舊金山一個阿拉伯聯盟組織的操作下,舊金山各地的高中生走上街頭,抗議以色列對加薩(Gaza)的轟炸,並要求以色列與哈瑪斯的戰爭停火。

工商界猶太人抗議反以:合上支票本、開列就業黑名單

猶太富商一直是美國各大學慷慨的捐助者。大學發生的哈瑪斯支持抗議活動終於引發美國商界大老們的強烈反彈。畢業於哈佛的億萬富翁、對沖基金首席執行官比爾.阿克曼(Bill Ackman)和其他幾位商界領袖要求哈佛大學公布學生姓名。阿克曼在社交平台表示:「在發表支持恐怖分子行動的聲明時,一個人不應該躲在盾牌後面。」到目前為止,至少有十幾位企業高管支持比爾.阿克曼拒絕僱用哈佛學生團體成員的呼籲,其中包括沙拉連鎖店Sweetgreen的首席執行官喬納森.紐曼(Jonathan Newman)等,一致表示不會聘用這些哈瑪斯支持者。

在職的員工發表攻擊猶太人的言論,則會被解僱。花旗銀行解僱了25歲的雇員諾齊瑪.胡賽諾娃(Nozima Husainova),原因是她公開支持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謀殺數百萬猶太人的決定。花旗銀行在發給《每日郵報》的信中作以下聲明:「我們解僱了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令人反感的反猶太主義言論的人。我們譴責反猶太主義和所有仇恨言論,並且不會容忍這種行為在我們的銀行發生。」

哈佛大學校長蓋伊(Claudine Gay)和包括15名院長在內的高級領導層10月12日發表聲明,稱他們「對哈瑪斯本週針對以色列公民的襲擊造成的死亡和破壞感到心碎」。但聲明避免直接提及這封學生信或對此的反應。

哈佛校方的態度引起其重要捐助者億萬富翁、「維多利亞的祕密」(Victoria's Secret)的創始人列斯利.韋克斯納(Leslie Wexner)的不滿,他在一封措辭嚴厲的信中正式切斷了與哈佛大學的所有聯繫和財務支持,這封信的開頭稱哈佛大學為「哈瑪斯哈佛」(Hamas Harvard),直言「哈佛大學領導層未能針對以色列無辜平民被野蠻謀殺採取明確的立場,這讓我們感到震驚和噁心。」

其他的學校也難免遭遇合上支票簿的待遇。賓夕法尼亞大學目前已遭遇三例,前美國駐華大使、曾任猶他州州長的洪博培(Jon Huntsman),抗議賓州大學在以色列遭受哈瑪斯攻擊後表現的沉默,他的家族基金會將對賓大「合上支票本」。緊接著,賓州大學另外兩位金主喬納森.雅各布森(Jonathan Jacobson)與迪克.沃夫(Dick Wolf)(電視連續劇《法網遊龍》(Law & Order)的製片人)都通知賓大停止捐款,三人的公開信都表達了同樣的意思:賓大已經令人無法辨認,賓大所代表的價值不是美國價值,迪克.沃夫還要求賓州大學校長與董事會主席辭職。

自由派(Leberal)立場的網刊《The Free Press》發表〈捐助者的反抗能拯救美國大學嗎?〉一文,列舉了美國大學出現支持哈瑪斯的抗議之後,商界大老們用合上支票本、停止聘用、開列聘用黑名單等方式表達憤怒的多個事例之後,提出是Woke(覺醒主義)對美國大學實行了「制度俘獲」,毒害了美國大學。這一反思其實回避了猶太人與Leberal自身的責任。

「回飛鏢」之痛應該引發反思

西方社會均知道,猶太人由於流浪千年與受迫害的歷史,存在非常強烈的受害者意識,偏左是其思想特點。創立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馬克思是猶太人;在美國的大學的人文社科領域,猶太人占主導地位;美國傳媒界的幾大名媒體全都是猶太人老闆;美國左派的祖師級人物諾姆.杭士基(Noam Chomsky)就是猶太人。如果不是美國大學、媒體迅速推進Leberal價值觀,最近這幾年又完成了從Leberal到Woke的轉換,美國大學不會被極左Woke占領。極左的覺醒派在2020年「黑命貴」(BLM)運動(我稱之為「美國文革」)期間拋棄了這些Leberal,不代表Leberal就與大學的極左化脫離了干係。

據網上資料:全美名牌大學的教授,猶太人占了三分之一;全美律師行業的從業人員,猶太人占了四分之一;在《富比士》(Forbes)發布的美國富豪排行榜中,Top10當中有一半是猶太人;世人耳熟能詳的巴菲特、比爾.蓋茨、祖克伯、洛克菲勒、摩根、羅斯柴爾德(Rothschild)家族等等超級大富豪,全是猶太人。在美國前400位富豪中,猶太人的占比高達48%,可謂是一句話總結,「美國的錢袋子掌握在猶太人的手中」。參眾兩院535名議員中,猶太人占比一直都遠高於其人口在全美總人口中的占比,以117屆國會為例(2021年1月3日至2023年1月3日),猶太人在眾議院中獲25席,占比為5.8%;在參議院中獲8席,占比為8.2%,而當年猶太人口在全美總人口當中的占比為2.3%。

必須說明的是,與BLM及LGBTQI+(Lesbian女同性戀者、Gay男同性戀者、Bisexual雙性戀者、Transgender跨性別者、Queer酷兒(疑性戀者)、Intersex雙性人、無性戀等的縮寫)不同,猶太人不依靠種族配額照顧,不依仗白人主體社會對黑奴制的負債感並壓制亞裔升入精英大學的機會,他們完全是依靠自己的能力進入各行各業並成為該行業的精英。

至今為止,以巴衝突後在美國各地尤其是華府、紐約、舊金山的以巴支持者的對峙,仍然在繼續,雙方互有輸贏:

1. 大學生支持巴─哈完勝,校方不敢批評並採取措施;

2. 猶太金主紛紛關上對大學的支票本;

3. 全美三家最權威的報社:《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內部的猶太人高級編輯占了大多數;美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總裁、美國國家廣播公司副總裁、美國NBC新聞總裁,清一色是猶太人;臉書創始人祖克伯是猶太人。

主流媒體輿論基本可管可控,臉書上的援巴言論基本消失;

4. 全美八大電影公司:華納兄弟、哥倫比亞、二十世紀福克斯、派拉蒙、環球、新線、米高梅和迪士尼,背後老闆都是猶太人。據美國律政電視連續劇《法庭女王》(The Good Wife)中的女主角說,好萊塢不敢支持以色列。暫時不知原因。

 

2023以巴衝突後美國出現的反以(其實也是反猶的一種形式),展現了偏左的精英族群與Woke派的對峙,對美國與世界的影響甚為深遠。Adobe Stock

▲2023以巴衝突後美國出現的反以(其實也是反猶的一種形式),展現了偏左的精英族群與Woke派的對峙,對美國與世界的影響甚為深遠。Adobe Stock

 

美國自二戰之後,從未出現過規模這麼大的反猶活動,本世紀初曾有冒頭,但小布希任總統期間,曾經簽署《全球反猶太主義審查法》(Global Anti-Semitism Review Act),這部法律對何謂反猶太主義有非常詳細的條款,因此,反猶主義不能冒頭。2023以巴衝突後美國出現的這種反以(其實也是反猶的一種形式),展現了一個偏左的精英族群與自己長期支持、教育、加上輿論引導發展成勢的Woke派的對峙,對美國與世界的影響甚為深遠。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黃慶賢用心守護台灣山林
前往台中縣新社鄉的蜿蜒山路,處處林立著新興的休閒農業餐廳、庭園咖啡、歐風民宿。每逢假日,車流、人潮湧進,…
台灣的新聞自由,不賣!
晚上7點,坐在沙發上打開電視新聞台,想瞭解今天發生了哪些事情。結果看到的是花博、世博、世運的「專輯」,主播語氣活潑、…
購物旺季不旺 美商家恐掀倒閉潮
每年11月至耶誕節前夕的假期銷售,是美國零售業全年度四成獲利的主力來源,各家零售業者無不卯足全力衝刺業績。…
遲來一百多年的道歉
就「被偷盜的一代」(stolen generation)向澳洲原住民道歉。什麼叫「被偷盜的一代」?澳洲政府為什麼要為此道歉?…
管理者 您有沒有把「人」擺在第一位?
面對市場上的激烈競爭與壓力,管理者的任務繁多。不但要注意競爭者的一舉一動、注意新產品開發與上市時間,還要留意財務狀況以及生產與庫存等,…
台灣人未曾經歷的澳洲事
澳洲政府6月8日禁止了對印尼出口活體牲畜。這項禁令影響十分巨大,因為印尼是澳洲活牛的最大出口市場,估計將造成一年達三億三千萬澳幣的損失,…
焦點1:台灣,會是下一個希臘嗎?
追蹤1:台灣政府負債知多少? 首先我們先檢視台灣的公債是否在安全範圍之內。國際標準是,負債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重不能超過60%。…
歐盟颳民粹風 「黑天鵝」效應頻現
令布魯塞爾憂喜參半的義大利修憲公投與奧地利大選結果,不但讓歐盟前景蒙上陰影,過程中,高層對民粹主義抬頭的焦慮更是無以復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