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運用自媒體(之十九): 每天固定做一件事

行銷預算、人力有限,只要每天固定執行計畫中的具體事項就會累積出成效。Fotolia
第187期
劉奶爸
作者為昇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

面對網路行銷工具的千變萬化,許多人的感覺是學到最後有點無所適從,但是「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句至理名言深藏在我們心中,這又讓人內心極度的糾結,到底該怎麼辦才能生存下去,好心慌哦!

首先,這些心路歷程真的很難熬,我也是過來人,而且感覺各行各業在台灣都不是很好過,不只是身為員工低薪很難過,其實許多企業主自己都快生存不下去了,所以要叫企業把行銷預算拉高真的很困難。

那到底哪些事是必須做的?以下條列出幾個可以自我檢視的具體該做事項:


1. 具體的描繪心中理想的客戶條件,愈精準愈好。從小眾族群先鎖定,有了成績再開始放大範圍,才不會亂槍打鳥,失去方向。


2. 列出客戶最常問的問題,愈多愈好。把每一個問題都放在網站的QA問答服務區,再把這些問答列為部落格文章,把問題當成文章主旨,把答案當成文章內容,因為這些文章都很容易帶來免費被搜尋到的流量。


3. 列出為甚麼要找你買的理由。這是特色區隔,讓你和同業不一樣,否則客戶跟誰買都一樣,他就不會記得你是誰!記住,別寫那些無法衡量的形容詞,例如:「我最專業、可靠、誠信、熱情」;而要寫出你有、別人沒有的具體特色,例如:「我的手機殼還能當成無線充電座,別處買不到」之類的,或是「我能為您量身訂做客製你需要的紀念品」,這樣才夠具體!


4. 具體說明自己是哪一方面的專家,塑造專業形象。消費者喜歡聽故事,把你自己塑造成一個有故事的人,才是讓品牌快速進入客戶心中的捷徑。例如美髮師說「我剪過1萬顆頭」,一句話就馬上聚集眾人目光!


5. 是否每天都有收集客戶名單,就像業務在做陌生開發一樣。你不持續收集名單,就像業務不去拜訪新客戶,業績要從哪裡來?所以任何能曝光的平台,最後都要有一個讓客戶可以加你為好友的簽名檔,例如加LINE@好友,或訂閱你的電子報。


6. 是否固定週期與客戶名單聯繫,不聯絡就枉費你收集名單。就好像業務員拜訪新客戶,拿了很多名片回來,卻不和這些人保持固定頻率的聯繫,過一陣子大家就忘記你了,那當初辛苦收集的名單就白費了!建立持續的信任關係,才是收集名單的目的。


7. 收集客戶名單的流程是否已經系統化,避免瞎忙。網路行銷就是在建造一個系統化的平台,能逐漸取代業務員的開發工作,所有的曝光都導回這個平台,收集來的客戶名單,用系統群發訊息與客戶交流,甚至由真人致電客戶去成交,系統可以節省更多開發的人力資源。


8. 不要停止收集成功客戶見證的案例,然後把這些案例放到網站的銷售頁裡。


檢視上面這8個要點,是不是都已經做到了?如果都已經做了,我們要進入今天的正題了!啥?看了那麼久,還沒進入正題?是的,因為網路行銷就是在做長期的品牌經營,今天的正題是:「每天固定做一件事!」也就是說,要做的事情那麼多,上面8件事只是提醒我們檢視自己漏了哪一項,就要趕快去補足,但是每天的工作還是要做,而且要排入行事曆當成工作清單,那就是持續做曝光的動作!例如:


1. 寫文章,同時發布到部落格、LINE@主頁或群發、臉書個人頁貼文、粉絲頁貼文、Instagram等等平台

2. 錄影片,同時發布到YouTube平台,再將影片嵌入部落格,發布到臉書個人頁與粉絲頁、Instagram等等平台

就算公司只有一個行銷人員,或許就是你自己,也必須每天做這件事,只有不斷的曝光,讓陌生客戶加深對你的印象,才能讓客戶無法忘記你!別以為寫文章很困難,因為這不是在作文,而是短短幾十字或幾百字的專業分享,分享你的專業能幫助別人的文章,最後記得要導回你的名單收集系統。

你可以每天寫一點文章,一週做一個影片,然後再觀察哪個文章或影片最受歡迎,也就是讚數最多的那一篇,再拿去買FB付費廣告,快速擴大曝光量,大量收集更多名單!

每天固定做一件事,並時時檢視上面8個要點,持續一、兩週後,就會變成習慣,便能掌握持續做好網路行銷的節奏!


※ 請觀賞劉奶爸獨家為《看》雜誌讀者錄製的教學影片:〈如何運用自媒體〉系列  ←請點我  

 

* * * * *

何謂「自媒體」?

「自媒體」來自於英文的self-media或We Media,又被稱為「草根媒體」。在網際網路興起後,由於部落格、微博、共享協作平台、社群平台的興起,使得個人本身就具有媒體、傳媒的功能,也就是人人都是「自媒體」。

此外,「自媒體」也有「公民新聞」之意。即相對傳統新聞方式的表述方式,具有傳統媒體功能卻不具有傳統媒體運作架構的個人區域網路行為模式,也被稱為「自媒體」。

2003年7月,由夏恩‧波曼(Shayne Bowman)與克里斯‧威力斯(Chris Willis)在美國新聞學會提出的研究報告中,對「We Media」如此定義:「自媒體是普通大眾經由強化數位科技、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後,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和新聞的途徑。」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中國鷹對香港五區總辭
由香港泛民中的「公社」(公民黨、社民連)請辭的5名議員,1月27日最後一次出席立法會大會,宣讀慷慨激昂的辭職宣言。保皇派則拉隊離場,…
敏感時刻 LINE中國無法「連我」
韓國手機通訊軟體LINE(中國版本稱「連我」)7月1日晚突然無法在中國大陸正常使用,用戶無法登陸、收發訊息。由於當機時間恰逢香港七一大遊行…
洪蘭教授擔憂台灣學生的未來
擔任國內醫學院評鑑委員的中央大學洪蘭教授,近日在媒體上發表文章,寫下對於台灣頂尖學府──台大醫學院的課堂觀察。她質疑「上課好像菜市場」,…
滯銷漫畫《宇宙兄弟》如何變熱賣?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曾經指出,20世紀最偉大的兩個創新,分別是「分期付款」制度以及「貨櫃」的發明。分期付款制度,…
谷歌G+小試身手 挑戰臉書社交霸權
社交網站臉書(Facebook)自2004年成立以來,短短幾年已在全球擁有七億多使用者,成為流量第一的網站。其年輕的總裁祖克柏(Mark…
「鳳姐」逛紐約大觀園 引爆熱議
在中國擁有550多萬微博粉絲的網路紅人「鳳姐」羅玉鳳,日前接受了美國之音專訪,談論了她在美國和中國的生活體驗和對比思考。…
富士康第九跳折射出甚麼?
第九跳!台灣登陸中國之光──富士康公司的員工又發生墜樓死亡事件!新華網對於富士康的評語是「折射企業文化的冷漠」,…
2013年12月 數字看世界
地點:美國紐約 比0.064%更幸運 擁有導盲犬是非常幸運的。根據世界盲人與國際導盲犬組織統計,目前全世界約有3,900萬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