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生來台後的心聲

陸生來台後,都會到誠品書店體驗大陸看不到的「禁書」。
宋祥龍
第172期
邦寧

「老師,我來台灣就是想要做中國民主化的研究!」

一名來台讀碩士的陸生,滿腔熱血地向台灣指導教授談起論文題目,描繪自己對中國民主的夢想,分享自己在大陸挺身維權的甘苦。

老師眼睛亮了一下,會心一笑,徐徐舉杯喝了一口熱茶後說:「很好、很好,我非常能理解你的想法。但是,你畢業後還是得回去是吧?那先看有沒有別的選擇。」

 

2011年台灣開放陸生來台。圖為時任教育部長吳清基在「陸生來台政策對我國高教產業之影響」座談會發言。林伯東攝影

 

陸生紛沓而來台灣一流學府

 

以上場景在目前台灣的大學中,並不罕見。台灣近年開放陸生來台,包括交換留學、攻讀碩博士,根據招生委員會的統計,2011年解禁後陸生紛沓而來,正式註冊人數從2011年的928人,到2015年增至3,019人,整整翻了三倍以上,台、清、交、成、政等一流學府,都有超過百位以上陸生。

台灣即使歷經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仍然在大陸各校交換留學名單上名列前茅,而這並不是沒有原因的。陸生都會表示他們很喜歡小S、周杰倫、台灣電影等,可是在大陸看台灣的新聞報導大多都「很負面、很怵目驚心」。官媒中央電視台總愛報導台灣民主不是亂、就是爛,民選總統有多貪汙、有多無能,人民自由過了頭,一下抗爭、一下殺人,講得台灣社會似乎動盪不安、分崩離析。但是,厭惡中共資訊管制與謊言的大陸年輕人,常常就想:「共產黨越不讓翻牆,我偏翻牆;越是要說台灣民主差,我越是要到台灣親自看一看。」

「來了之後,發現根本不像中共報導的那樣。怎麼說呢,政治確實是常常藍綠惡鬥,但人民卻過得很安樂自由,生活一點也不受到政治影響。」一位陸生道出來台後的觀感,一旁另一位陸生也點頭贊同。很多陸生都十分嚮往台灣的民主生活。雖然台北、高雄可能沒有比北京、上海來得大、來得國際化、都市化,除了101也沒有甚麼更高超的建築,反倒是民主的台灣,比追求社會主義的中國更「社會主義」,人民安居樂業,在自由、法治、教育、醫療等方面,都有完善的政策保護。

 

台灣是一面小而巧的鏡子

 

很多陸生來台灣第一件事就是吶喊:「禁書我來了!」迫不及待地跑去信義區的誠品旗艦店,翻閱大陸封鎖的真相書籍,如毛澤東血腥獨裁的真面目、鄧小平鎮壓六四、江澤民迫害法輪功、抓捕維權律師等等。不少人知道了中共暴力血腥的一面,紛紛在海外網站上退黨,目前已經累計超過2.5億中國人退出中共組織了。

有一次,當我問陸生知道這些事情嗎,有個陸生直接回答:「有些知道,有些不大清楚。但你說的活摘器官我相信有,因為中共比你們講的其實還要糟糕。」他說,自己的親人就是文革受害者,自己也被中共毒打過,而且平常就看得到中央電視台播送官方為了土地開發,直接把活人和房子一起壓毀的新聞,真的令人髮指。

原本以為,會來台灣的都是比較嚮往自由、民主、法治的大陸年輕人,結果還是碰到幾個意志堅強的黨員。有一位才剛聊就開門見山地說:「我來之前就被教育過了,我才不會被你們(台灣人)洗腦,我才不會被台灣民主假象給騙了。」我說:「沒關係,台灣社會公開自由,好與壞都沒甚麼好隱藏的,你自己多去看看走走吧,真假自然能辨別。」這位研修政治與傳播的研究生,在台灣體驗過半年自由的生活以及2016年總統競選後,也逐漸認識到甚麼叫做「客觀的新聞報導」以及「公正、公開的政治選舉」。他也希望大陸能發展得更好。

其實,來台陸生就像在旅行,不同的風景可以給人不同的視角與不同的思考角度,把事情釐清、看清。而台灣恰好是一面小而巧的鏡子,對映著大陸,一樣說著中文,一樣過著現代生活,台灣人民卻可以悠遊自在地在民主制度下生活著。時代在轉變,中華文明的巨輪還得靠下一代的人繼續往前推進。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圍爐的人
一個北風呼呼的早晨,六叔仍打著赤膊,扛著沉重的大麻袋踅過晒穀場,輕步進了左面護龍廚房裡。大廳前紅燈籠下,籐椅裡的老奶奶早瞧見了,頻頻點著頭…
台北W飯店 時尚現代風 帶來頂級驚喜
全球知名的W Hotel,2011年在繁華的台北市信義區成立全球第39家分店。高達31層樓的台北W飯店,最高檔的套房不叫「總統套房」,…
米唐亞的心靈世界
走進米唐亞形象顧問公司也是形象顧問專家米唐亞的家,連著客廳延伸出去的前陽台很輕易地就抓住訪客的視線,10樓的高度加上大型明亮的落地窗,…
如何像設計師一樣擁有無邊創意?
放眼望去,我們生活中使用的東西都經過設計。就像桌面上的訂書機、筆、迴紋針,這些物品的發明,是因為有人遇到問題之後,找到了解決的辦法。…
輔導思想起
大學畢業後,張士民士官長回了花蓮壽豐鄉老家,而我的輔導職場試煉首站來到了台東的「岩灣職訓中心」,這是個龍蛇雜處、…
不景氣下,社會安全刻不容緩
「路有凍死骨,朱門酒肉臭」一詞,是唐代詩人杜甫形容當時社會貧富巨大差異下的悲歌。想不到在富裕的台灣也發生「路有凍死骨」的悲劇。南投一位父親…
整體造型從帽子開始
孔子說:「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點出了中華的禮儀是束髮戴冠,而異族是披頭散髮。孔子所強調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