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與失一線之隔 小社區大翻身

得與失一線之隔  小社區大翻身
第4期 2008年1月17日

小社區 大感動

 

這是個人人追求「成功」的時代。

想起小時候背得滾瓜爛熟的蔣公訓詞:「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在這時候提起這,可能會被笑說是太「八股」了,不過,認真想起來,還是蠻有意思的。「生活的目的」和「生命的意義」確實是人人關心的大事。「生命的意義」或許太形而上了。「生活的目的」就非常實際了,而這個答案,其實挺不錯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

這次的封面故事,是很偶然的組合。我們走訪了位於大度山上的「模範」立全社區,想要了解怎麼樣的社區才會被稱為「模範」。在這個豪宅蔚為風尚的時代,大概一想到模範社區,腦中浮現的還是高科技、高水準的大別墅群吧。走進這個居民自認為是「全國第一」的社區,可沒看到什麼「豪華」的場景。但是,不用多少時間,你就會發現它閃閃發亮的「可貴」之處了。那可不是社區得了多少獎勵,而是記者所稱許的隨時隨處可以體會到的「向上的人心」。聽居民細數過去,那就更精彩了,整個社區歷經建商落跑,宛如廢墟、荒城的灰暗時代,然而,憑著互助利他的精神,這個居民絕大多數都是工人的社區,現在卻有著令人感動的快樂與自豪!

相隔不久,我們走訪了國姓鄉的梅林社區。這個三級古蹟「糯米橋」畔的山中客家鄉,原本將要變成「國姓水庫」,整個村落似乎難逃「沒頂」的悲涼宿命。不過,因為前總統李登輝先生的一念之仁,美麗的土地得以續存。而且,正因為曾是「沒有前途」的水庫預定地,所以和「過度開發」絕緣,因此才得以保留兒時記憶中才有的好山好水。梅林和立全社區除了「命運」雷同──得失僅在一線之間外,它們還都擁有了相同的、非常珍貴的資產──肯為他人付出的帶領者以及願意接續他人善意的多數居民成員。在這個普遍「自掃門前雪」的時代中,兩社區居民生活目的卻是「利他」的。這或許就是所謂「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的真義。而很明顯的,這也是這兩地居民所認為的「成功」。

這兩個小社區,給予我們很大的啟示和感動。

當然,精彩的內容還不止於封面故事。您知道貴州山區有「山頂洞人」嗎?您知道埃及大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的由來嗎?還有好多值得一「看」的內容等候著您。

封面故事

看台灣

看中國

看世界

看論壇

經濟經驗泡沫經濟的大笨蛋理論陳博志(台大經濟系教授)
中國經濟社會系列奧運期間外國記者的「採訪自由」何清漣(旅美中國經濟學者)
給年輕人的職涯瞭望台你該考研究所嗎?(完)劉孟奇(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副教授)
內行看門道棒球與作弊盧敬植(政治大學財務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看生活

吃愛寶島意外的義大利麵魯魚
養生御膳房談現代人的健康玉蓮

看古今

心靈觀點課堂塵埃
心靈觀點人心往下疼 水往低處流梁若蘭
溫古知新富人心法岳玹

看管理

管理EASY WATCH企業無情?人才不忠?凌平
上班族絮語男人心中成功的女人方文朝
管理EASY WATCH企業無情?人才不忠?凌平
上班族絮語男人心中成功的女人方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