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者怎樣才不會整碗捧走

蔡英文表示內閣裡多數會是非民進黨的人。圖為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右)與預定的候任行政院院長林全(左),林全為無黨籍。
Getty Images
第166期
陳博志
作者為前經建會主委、總統府國策顧問、台灣大學經濟系主任暨經濟研究所所長。現任台灣智庫榮譽董事長,為台灣經濟發展與國際金融專家。

總統當選人蔡英文曾說她當總統不會把整碗捧走,她又說內閣裡多數會是非民進黨的人。這做法應有助於降低台灣以往的政黨對立甚至惡鬥。但「不把整碗捧走」最重要的內涵,並不是把職位分配一些給不同政黨的人,而是政策不由少數人或少數人的理念、知識和利益來決定,而是能尊重居於少數的人民之理念和利益,也能了解並善用不同主張的道理。不把整碗捧走,應是指政策的大方向要儘量兼顧各種不同的理念,而具體政策的技術方法也要兼聽不同的意見而不閉門造車。

 

任用不同黨派≠不整碗捧走

如果政策不能做到理念的兼顧和意見的兼聽,而只是在內閣中任用不同黨派的人,有可能只淪為政治分贓,甚至只是不同黨派的一些人聯合起來捧走全民的整碗。不同黨派人士的任用,若是由各黨派或其領袖推薦,但卻沒有理念的調和,就可能出現分贓卻不合作的情況。不同黨派人士若是由執政者和其親信邀其親近的朋友加入,則和全社會的理念、利益及能力相比,實際上仍可能只是一個小圈圈。仍是這小圈圈把社會的方向和利益整碗捧走。

由此看來,讓較多不同政黨人士加入內閣,並不是執政者不把整碗捧走的主要關鍵。執政者若能擴大決策圈,讓不同的理念和利益能彼此合理兼顧,不同的政策想法也能被納入考慮,才是真正未把整碗捧走。而要做到這樣的兼顧和兼聽,最重要的是領導人的心態和採用的決策機制。

任何機構的領導人如果自認為自己的知識能力高於他人,就有可能不太願聽別人的意見而固執己見一意孤行。領導人若有這種心態,身邊就不怕沒有迎合這種心態、歌功頌德或順著領導人講話的人,甚至利用這種心態把自己的主張或利益包裝入領導人之主張中的人。有能力的人則被排擠或自覺做不下去,於是領導人愈和較無能的幕僚相比,愈覺得自己英明,政策就可能一路錯下去。

但領導人若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則很可能不願任用能力更強而常有不同意見的人。於是決策仍會陷入由少數人決定,甚至亂訂的情況。其實領導者應該相信自己的理念和能力,但他應該知道很多別人也有其傑出的能力和專業,他應該知道自己和自己的小圈子不是不可能犯錯,也應該知道別人大部分時候不是在無理取鬧。領導者應該冷靜地思考批評者甚至敵人的主張中,可以參考或者應該兼顧的理念和方法。

 

找出更上層理念並回歸事實討論

在理念方面,國家領導人提出了一套理念和政策方向,因而得到多數人民的支持,因此並不能隨便改掉這些對選民的承諾。然而領導人的支持者仍只是一部分人民,領導人卻須為全國做事,所以其他人的理念也不能全然不顧,而形成社會的對立。設法兼顧不同的理念和目標,乃是不整碗捧走的主要意涵。但有些目標可能因政府資源的限制而不可能全部都要,因此需有所取捨或排定優先順序。有些理念也可能相互衝突而很難完全兼顧。這表示「不整碗捧走」既非放棄自己的理念,也不是講一講就可以做到的口號。領導人要有能力在不同的理念和目標中,找出可以取得合理平衡甚至兩全其美的辦法。而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相互競爭甚至衝突的理念在很多政策爭議中都會出現。例如租稅、所得分配、社會福利、教育以及兩岸政策中,都有很多爭議是以理念之爭為基礎,或以理念之爭的方式呈現。這些爭論中有些對立的理念和目標很難直接兼顧。領導人面對這種對立不能一意孤行,也不能放棄自己對選民的承諾,但也不能甚麼都不做。領導人一個可能的做法是,找出對立理念更上層的共同理念,並領導人民以較有共識的政策追求這共同上層的理念。領導人也可以在追求自己和多數人的理念時,盡量少傷害競爭的理念,避免讓支持競爭理念的人失去希望。

以兩岸政策為例,統獨雙方的支持者常以為對方的執政者會執意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而使己方永遠失去希望,因此雙方常把選舉和政策爭議當成生死之爭,進而產生一些激烈爭吵和激情的選舉,並使雙方難有互信和理性的政策討論。政治領導人若領導人民注意更高層的共同理念,即台灣甚至中國的自由、民主、人權和繁榮,並且承諾未得到極高比例人民的支持時不會做某些重大改變,則人民的共識和互信可以提高,很多問題可以更理性討論而得到更恰當的政策。

兩岸政策有很多以理念之爭的形式表現的爭論,其實也不是真的出於理念的不同,而是因為理念的不同而使雙方看到不同的學理、資料、事實甚至媒體,以致因不同的知識而產生不同的主張。例如我二十多年來一再指出台灣產品持續被中國取代的事實。但很多人卻可能基於意識形態不看甚至看不到這些事實,而強力主張兩岸是互補的,以致政府無法採取正確的對策。領導人若能把人民帶到基於正確道理與事實的討論,人民也就可以更有共識而不認為執政者會把整碗捧走。(請參閱陳博志:〈民進黨該有的兩岸政策〉,錄於童振源、李曉莊主編,《民進黨菁英的兩岸未來》,時報出版社,2015年)以及陳博志:〈紅色供應鏈與兩岸產業合作〉,《看》雜誌,161期,2015年12月)

 

領導人需要兼聽則明的謙卑態度

不同理念的兼顧之外,不同意見的兼聽在實務上可能更常見也更重要。理念的偏差固然是馬政府執政違背民意的重要原因,但不願兼聽各方意見而犯下很多知識和技術上的錯誤,更是其被認定無能並失去民心的主要原因(請參閱拙著:《不能只怪馬英九》,華人希望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台北,2016年)。除了少數理念衝突,大部分政策在顧及現實限制之後,爭議和不同的選擇其實都出於對事實和政策效果之判斷的差異。而這些差異都可以透過專業的研究和公開的討論找到較合理的共識。執政團隊不管是由多少黨派的人士共組,若是太過自以為是而不聽別人意見,以為官大學問就大,甚至採黑箱決策,就可能會挑到未得多數人支持或不合道理的政策。不聽別人的意見乃是把該屬民意和專業的決策權整碗捧走,既傷國家也傷執政者自己。

國家的事情極多,執政者不可能甚麼都懂,更不可能甚麼事自己都是沒有幾個人比得上的專家。即使執政團隊已有任務分工,部會首長通常也很難熟知其任務範圍內各種政策相關的學理與事實。就算決策者是該領域的頂尖專家,也難保其看法一定比其他專家好、一定千慮沒有一失、一定最了解人民的偏好。所以重要決策最好能多聽不同主張的人之意見,並進行公開之討論。執政者除了多聽在野黨、民意代表以及輿論的意見之外,也應有內部批評的風氣和機制(請參閱〈陳博志論壇:梁國樹、魏徵、決策內控機制〉。《台灣經濟研究月刊》,38卷12期,99.10 ~ 11,2015年12月)。

李前總統曾告訴蔡英文主席說,領導人要謙卑,她在當選之夜也說要謙卑、謙卑再謙卑。謙卑不只是在於待人的言語和姿態,而是不要自大和自以為是,要虛心聽不同的想法和批評,甚至要主動找人提不同的看法,像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所說的那樣,沒看到不同意見就別做決策。有謙卑的心理,「不整碗捧走」的承諾才不會只是口號、施捨、分贓或者背棄承諾的藉口。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深入捷克 遊賞布拉格私房景點
蔡依林和周杰倫合唱的〈布拉格廣場〉,把遠在東歐的捷克打響全台。捷克擁有令人著迷的風景,物美又價廉,每年都吸引大批台灣民眾前往旅遊。…
外媒眼中的中國經濟「硬著陸」
中國經濟前景如何?歐美著名財經雜誌近期的分析,或可窺見端倪。例如,美國著名資產管理公司凱萬資產首席投資官克里希納‧邁納米(Krishna…
和《小海女》一同找回純真的勇氣
小海女(あまちゃん)頻道:日本放送協會(NHK)類型:晨間小說連續劇編劇:宮藤官九郎導演:井上剛、吉田照幸、梶原登城、西村武五郎、…
聯合國的人權體制為何崩壞?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國際人權專家泰德‧皮克內(Ted Piccone)…
Lilia Cafe 提供好食物與幸福的咖啡廳
位於桃園市中壢區的Lilia Cafe,在咖啡色的建築上方,有一塊顯眼的淺藍色招牌,上面畫著盛開的百合花(lily),…
狗年降臨,美中關係「汪汪叫」
中國新年將至,狗年來臨,中美關係會如何發展?各種跡象顯示,美中關係今年將是「汪汪聲」不斷,因為兩國潛在的對抗因素會增加、增強,…
結合時尚與原味 華偉傑打造南台灣博士級咖啡
 「卡彿魯岸」是排灣族語「大姆指、最好的」的意思。李士霆攝影 「卡彿魯岸」咖啡館創辦人華偉傑。楚南雁攝影 …
看密勒日巴 正確對待人生的苦
美好的人生常離不開幸福的要素,雖然幸福的定義往往因人而異,但誰都希望能擁有幸福的人生。然而時下的許多年輕人在父母過度的呵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