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看天下

七大國:資本主義 vs. 社會主義

七大國:資本主義 vs. 社會主義
法國總統薩科齊。Getty Images
第88期
曹長青

在七大工業國中,目前除美國、日本是左翼執政外,其他五大國英、法、德、義、加,都是右翼保守派執政。保守派的經濟理念是減稅、控制政府開支、限制福利,而不是左派熱衷的更多國家干預、高稅收、高福利的社會主義道路。所以,目前形成這樣一種景觀:七大國中的多數國家致力強化資本主義,而曾是資本主義大本營的美國卻(在左翼歐巴馬政府領導下)大步邁向社會主義。

全球競爭,法國不再穿拖鞋

七大國的政治變化,最早發生在法國。法國多年以來都是個相當左傾的國家,在九十年代席哈克掌權時,更熱衷擴大福利、增稅,傾向社會主義,甚至每週工時縮至35小時,導致法國企業家抱怨說,在經濟全球化的競爭賽跑中,法國穿了拖鞋,我們沒個贏。因為僅是工時,法國就比其他工業國家每週少5小時產值,更不要說法國人全年有長達7週的付薪假期,更阻礙法國的全球競爭力。法國人曾以浪漫著稱,現在又加上了懶散。羊毛出在羊身上,法國人自己成為犧牲品:高失業率、高物價,經濟陷入困境。

2007年法國人終於造反,在大選中把席哈克趕下了台,右翼的薩科齊當選總統,由此開啟了法國的經濟改革,減稅、限制福利、廢除限制企業發展的規章等。經過兩年改革,法國經濟就開始走出谷底,市場經濟的「藥方」見效;2010年法國經濟成長率達1.5%,超過預期。今年第一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較前一季度成長1%,是2006年第二季度以來的單季最高增幅;其中製造業的產值成長3.4%,為過去30年來最高。專家認為,這是法國經濟邁向強勁復甦的跡象。

歐元區的另一最大經濟體德國,其經濟復甦的勁頭比法國還強勁,今年第一季度德國的GDP增長1.5%,超過法國的1%,強而有力地推動整個歐元區的經濟復甦。

德國的經濟復甦,也跟政壇變化有直接關係,因為2005年底,保守派的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在全國大選中獲勝,梅克爾出任了德國總理,開始了經濟改革,改變原來左派總理施若德的大政府、高稅收的經濟政策。雖然梅克爾領導的是聯合政府(基民聯盟雖是國會最大黨,但席位沒有過半),但仍克服阻力,堅定地往市場經濟方向走。在2009年大選中,德國保守派大勝,梅克爾連任,並組成多數政府,更致力削減赤字、控制預算,而不是像美國那樣,用鉅額政府資金救助因嚴重虧損而難以支撐的企業。

梅克爾使用的「資本主義藥方」在德國同樣見效。2010年德國經濟成長3.6%,是德國統一以來最強勁的成長。在德、法兩個火車頭的經濟成長帶動下,歐元區今年第一季取得超出預期的經濟成長,增幅創過去三年半來最高水準。

「資本主義藥方」搶救英國

和德、法相比,英國在左派工黨政府的長期(13年)掌權下,鉅額政府開支,已是債台高築,陷入經濟危機。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及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夫(Martin Wolf)在去年英國大選前夕發表〈英國經濟的『病』有多重?〉一文中說:「英國政府財政虧空達到這樣的程度:政府每支出4英鎊,就有1英鎊是借來的。財政赤字的規模,是以往任何和平時期都沒見過的。」左翼工黨政府的財政赤字按GDP比例在七大工業國中第一高,還有三兆多的公共社會福利基金等虧空,由此導致經濟滯緩,失業率攀高,民怨沸騰。

去年5月,英國人也造反了,在全國大選中淘汰了工黨政府,只有43歲的保守黨領袖卡麥隆成為英國過去二百年來最年輕的首相,他上任後就大刀闊斧地改革,《經濟學人》雜誌驚歎,英國進入「足以令人停止呼吸的震撼性改革漩渦之中」,其改革幅度之深廣,可與英國二戰後邱吉爾、柴契爾兩位偉大首相領導的變革相比,被稱為當代英國的「第三次革命」。

雖然英國經濟在今年的頭三個月只成長了0.5%,低於法國、德國,但是跟去年英國經濟0.5%的負成長相比,專家認為是「英國經濟恢復過來的跡象」。卡麥隆的「資本主義藥方」也是立竿見影。

「天下左派一般紅」

和英、法、德相比,美國近鄰加拿大的變化,更是令美國人矚目。加拿大也一直是一個偏左的國家,在過去50年中,左派政黨執政了32年,推行的也是福利社會主義政策,政府試圖包攬一切,國營化、高稅收、高福利、政府鉅額開銷等等,如同「天下烏鴉一般黑」,「天下左派一般紅」,都熱衷社會主義。

2006年,加拿大發生重大變化,保守黨在全國大選中獲勝,成為執政黨。但保守黨在國會的席位沒有過半,所以靠聯合其他黨組成政府。2008年加拿大再次選舉,保守黨連任,但仍未在國會過半。這次大選之前,左派聲勢很大,明確表示他們如當選,會照顧弱勢群體,實現社會公義,更注重環境保護。其實就是要提高稅收,擴大政府開支,走美國歐巴馬總統的社會主義道路。

而保守黨在哈珀總理的領導下,旗幟鮮明地提出,要進一步降低稅收,控制政府開支,實現財政平衡,更往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方向邁進。雙方勢均力敵。美國《華爾街日報》在選舉前夕發表文章說,這場選舉實質上是加拿大走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的一次「全民公投」。

結果,哈珀第三次連任,並在過去三次大選中,保守黨首次在國會席位衝過半數,而且超過十多席,成為完全的多數黨政府。左派的老牌政黨自由黨輸得非常慘,自1867年加拿大建國以來第一次淪為第三大黨,連其黨魁,都輸掉了他在自己選區的議員席位,成為政治恥辱。而另一個更左的新民主黨成為第二大黨。同樣左翼的魁北克黨,則由原來的49席輸到只剩4席。但所有左派政黨的席位加起來也沒有哈珀的保守黨多,所以是保守黨大勝。

加拿大成了美國的樣板

加拿大選民為甚麼做出這樣的選擇?主要是因為保守黨政府從2006年執政以來,降低稅收、控制政府開支等,對加拿大的經濟復甦起到了重要作用,選民看到了經濟變化。

例如跟美國做個比較,更能清楚看到這一點。歐巴馬的民主黨政府上台後,一直擴大政府開支,目前美國政府的總負債額已占美國GDP的98%!2010年美國政府開支已占GDP的39.97%。而加拿大卻一直減低政府開支,從1992年高峰期占GDP的53%,一路削減到目前的39.7%。雖然只比美國低一點,但加拿大是從高點一路下降,而美國是從低點一路攀高,2004年布希總統執政時,雖有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場戰爭(駐軍)的龐大軍費開支等,但美國的政府開支占GDP的比例還低於20%,比現在少一半!

在稅率方面,兩國更是走兩個方向。加拿大的企業所得稅從28%一路被削減,2008年被減到19.5%。2010年再減至18%,今年初又減至16.5%。2012年初要被減至15%。而美國的聯邦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現在是35%(七大工業國中第二高,第一是日本39.5%),是加拿大的一倍以上;而且歐巴馬還準備增稅。在個人稅率方面,加拿大最高個人所得稅是29%,而美國是35%。同時加拿大的失業率一直穩步下降,目前是7.9%,也低於美國的8.8%。由於經濟強勁復甦,所以加幣升值,現在1加幣可兌1.05美元。

加拿大的這些變化,跟英、法、德等國一樣,直接原因是左派政黨下台,保守派執政,實行了減稅、控制政府開支、充分市場經濟的政策,信奉資本主義。在西方自由世界中,美國被視為資本主義的「旗手」,但歐巴馬執政後,闊步走向社會主義,反而讓英、法、德、加成了美國的經濟樣板。明年總統大選,看美國人民會做智慧還是愚蠢的選擇吧。

(曹長青網站:http://www.caochangqing.com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2011華人十大新聞 - 2. 塑化劑風暴 席捲全台
2011年5月23日,台灣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召開記者會,指出身為食品公司上游的昱伸香料公司長期販售摻有塑化劑的起雲劑,…
「SOFU舒.服」的MIT之路
lativ事件發生後,很多人都在想:台灣網路成衣自創品牌,到底還有誰是完全的MIT? 據「東森新聞」調查報導,網路自創品牌lativ、…
交大第一位女校長吳妍華 要做就做最好
2011年2月開始,以理工科系為主的台灣國立交通大學,竟然出現了創校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校長」,讓許多人跌破眼鏡。身兼交大校長、傑出女科學家…
蔡順祈讓小朋友愛上書法
一踏進蔡順祈座落於花蓮市近郊的寓所,眼光立刻被牆上整齊懸掛的幾幅篆刻及書法作品所吸引。堅毅中略帶平淡樸實、穩重中帶點灑脫圓融,…
王徵吉愛上黑琵 永生不悔
1992年七股發生槍殺黑面琵鷺事件,震驚了國內外。由採訪而認識黑面琵鷺的王徵吉,辭去了記者工作,結束婚紗公司事業,…
孫文比較喜歡蔡英文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和國民黨新任的主席馬英九最近分別接受了某雜誌專訪。該雜誌又把兩人的談話放在一起。我們若把兩人的談話做個比較,會很驚訝地發現…
減稅獎勵加薪 沒道理也沒效益
這幾年台灣實質薪資倒退至四十多年前的水準,民怨很深,成為政府無能的重要標記。江宜樺院長在薪資倒退多年之後,…
解析「央行數位貨幣」與「比特幣」
在數位貨幣(Digital Currency,或稱數碼貨幣,中國則譯為數字貨幣)價格瘋漲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