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臉譜

竹崎陶藝家李俊蘭的陶藝之旅

 竹崎陶藝家李俊蘭的陶藝之旅
陶藝家李俊蘭走實用陶瓷創作路線,作品深具竹崎在地特色。
曾漢東
第84期
張詠曦
為陶瓷藝術築夢踏實 ---- 在陶藝領域熠熠生輝的李俊蘭,關心台灣這片土地之餘,更將夢想傳播至其他國度,致力於協助帛琉復興失傳了30年的陶瓷文化……

在峰巒連綿的嘉義山區,車行在環繞的山路上,幾經峰迴路轉,終於找到了隱身山林中的「蘭山創藝工坊」。在沒有路標、沒有招牌的情況下,若非當地友人帶領,要找到它還真不容易。

「蘭山創藝工坊」位於嘉義縣竹崎鄉龍山國小後方,說是在半山腰,但感覺上已然在山之顛了。站在工坊遠眺前方,層巒疊嶂、雲霧繚繞,景色之美難以文字形容。

現在正是棗子盛產期,來的路上,看到許多農民在自家前面擺攤賣棗子。除了棗子外,「十月龍眼」也是這裡相當有名的農特產。「蘭山創藝工坊」的主人、現任吳鳳技術學院兼任講師的李俊蘭說,自己就是龍眼餵養長大的。

李俊蘭生長在傳統的農村家庭,家裡種植了三公頃的龍眼樹,求學時期,每到寒暑假都必須回家幫忙農務。土生土長的他對家鄉有份濃濃的情感,現在的工作室就是家裡的農舍打造而成。走實用陶瓷創作路線的李俊蘭,特別將家鄉的龍眼木融入創作中,以「竹崎」和「龍眼」(桂圓)為意象,組合成「木筀圓崎燒」,創作出深具竹崎特色的本土陶藝,為竹崎鄉開創了另一個特色產業。

 

藝術才氣自幼天成 家住半山腰,上下學可不是件輕鬆的事。6歲開始,李俊蘭每天都要步行近一個小時的路才能到達學校,放學後再走一個小時的路回家。喜歡塗鴉的他,從小學開始就展現出藝術天分。小學到國中,李俊蘭經常參加各種比賽和展覽,也經常獲得獎項。在老師的建議下,高中考進了私立稚暉高級工業家事職業學校(1996年改制為仁義高中)美工科,三年的美術專業培訓,讓李俊蘭學會了陶藝的技藝。

高職畢業後,農家出身的李俊蘭不知道要做甚麼,於是就去服兵役。李俊蘭說,當兵每個月有固定薪水,不愁生活,退役後就沒有收入了。就在退役前一個月,他開始思考出路,決定再回到學校進修。靠著美工的底子,順利考上台中商專夜間部的商業設計科。

跟隨名師苦學有成

由於對陶藝情有獨鍾,李俊蘭從高職開始就沒中斷過作陶。就在當時,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希望把即將失傳的漆陶技藝傳承下去,特別舉辦了漆藝傳習計畫,請來賴高山、賴作明父子負責種子教師的培育,同時也聘請中國和日本老師來教學。

這是個好機會,整整二年,李俊蘭白天在傳藝中心受訓,晚上到學校上課,製陶技巧更上層樓,獲獎多次後,2000年在第五屆「桃城美展」中奪下首獎,從此開啟了他在陶藝專業領域的大道。

桃城美展的傑出表現,也讓他獲聘為嘉義高商的陶藝指導老師。李俊蘭說,他無法形容當時的心情,因為那是他以前怎麼樣也考不進去的學校,現在竟然能登堂入室任教。   美國藝術之旅 見識不同文化 2003年,李俊蘭再度踏入學校努力充實自己,而他與台南藝術大學研究所的緣分,似乎早已經有了約定。研二那年,在教授的推薦下,他首度離開家鄉,踏上美國國土,以駐村藝術家身分在馬里蘭州的Baltimore Clayworks陶瓷藝術中心和愛荷華州的Mississippi Mud陶瓷工作室,展開了為期一年的藝術學習之旅。

不諳英語如何在美國生活?他說,剛開始確實很辛苦,尤其還要協助藝術中心的教學課程。在其他藝術家的建議下,他到當地的社會大學進修語言。在馬里蘭州陶瓷藝術中心所在的鄉下地方,社會大學的語言課程主要以外國學生為主,二、三個學生中,出席率最高的就屬李俊蘭,所以平常上課幾乎是一對一教學。短短二、三個月的課程下來,李俊蘭就已經可以流暢地聽和說了。此外,每天工作結束後,都會找當地人喝個小酒聊天。李俊蘭說,他的英語就是這樣練出來的。

在美國期間,除了要協助教學外,還要創作舉辦個展,並與當地的十幾名藝術家合力蓋了一座窯。此間,讓他見識到了美國人對藝術創作的隨興。美國人作陶很活潑,他們把土當材料用來傳達他們想要表現的東西;還結合各種材料、金屬、纖維,甚至羽毛都可以是素材。

亞洲的陶藝發展歷史悠久,作工精細,溫度、色感都有一個標準的要求;而美國人的創作則有許多的可能性,比較有趣,讓他學到不同文化的表現型式。  

在日本學漆藝 在帛琉教煉土 2006年,台南藝術大學和日本東京藝術大學締結姊妹校,每年提供一個交換學生的名額。李俊蘭提出了申請,而當時日本面試的教授,正是他在傳統藝術中心的指導老師。在這樣的機緣下,他又到了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展開漆藝的學程。

李俊蘭說,日本的漆藝教學相當傳統和保守,在東藝大他連大學部的課程都會去上,所以日本傳統漆藝的技法他可說是全部都學到了。

漆藝創作艱辛,漆器脫胎手續繁複,最後還要進行研磨、推光等,二、三個月才能完成一件作品。像李俊蘭這樣年輕又願意投入漆藝創作的人並不多。

2007年,剛結束日本東藝大的課程,李俊蘭又在外交部的補助下前往帛琉,協助當地居民與素人藝術家煉土及製作簡單作品。

李俊蘭從帛琉博物館裡出土的陶瓷文物照片發現,原來當地早年也曾經擁有陶瓷工藝文化。由於帛琉製陶工藝的資源極度缺乏,於是李俊蘭就帶著當地年輕人在檳榔樹下的沼澤旁邊找土、挖土,再教他們如何煉土。

從美國到日本再到帛琉,太多的學習旅程,讓李俊蘭在的台南藝術大學研究所足足讀了六年才畢業。   以專業反饋社會 李俊蘭說,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貴人出現,這些貴人總是帶給他一些意想不到的幸運,感恩之餘,他很樂意以他的專業,去作一些服務性的工作反饋社會。

長達三年,李俊蘭固定每週到阿里山、大埔這些偏遠山區教導小孩學習陶藝課程,而每趟路程都要耗時一、二個小時。李俊蘭還在嘉義聖心教養院指導行動不便的院生作陶。2010年聖心教養院之下的一個照護中心即將成立開幕,李俊蘭想藉此機會為教養院籌措電窯經費。李俊蘭和院生合作完成了一千個杯子,由他作坯,院生雕刻或彩繪。作品在開幕當天一掃而光,順利籌到了15萬元。

李俊蘭本身對蓋窯也很感興趣,並專研相關技術。他幫多家大學和藝術中心蓋過窯,自己的工作室更擁有七座窯:除電窯、瓦斯窯、柴窯、鹽窯、熱燒窯,還有一座披薩窯。

其中的「柴窯」,燒陶時木柴燃燒後的灰燼,落在作品上產生「自然落灰釉」,作品較質樸、顏色較美,不論線條或是質感都較好。李俊蘭用當地的龍眼木,燒出的作品偏綠色,不同於苗栗地區用相思木燒出的偏黃色。由於柴窯作品燒成時間長達60小時,通常用來辦活動;而在等待燒成的過程中,他會和學生用「披薩窯」烤披薩來同樂。

成功沒有偶然,李俊蘭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在創作和研究上。喜好泥土和柴火的他,尋找合適的泥土,透過時間與柴火淬鍊而完成的作品,傳達了他對生活與環境的關心。他說:「我一直想用龍眼木來燒出在地的特色。」如今,他已經辦到了。   助帛琉復興陶瓷文化 2010年,李俊蘭申請了由全球知名酒商台灣帝亞吉歐所舉辦的第七屆「KEEP WALKING圓夢資助計畫」。他在計畫中寫著:「希望藉由本次的夢想資助計畫再次到帛琉指導協助當地蓋窯及建立陶瓷工藝所需之設備,延續曾經失去的陶瓷工藝。」在518件的夢想計畫中,他再次脫穎而出。

在陶藝領域熠熠生輝的李俊蘭,關心台灣這片土地之餘,更將夢想傳播至其他國度,致力於協助帛琉復興失傳了30年的陶瓷文化。

李俊蘭表示:「夢想計畫在於以個人或民間的力量,協助帛琉復興曾經擁有的古老陶瓷工藝,此舉意義非凡。不僅可以證明民間企業的能力,更可以實質方式幫助其他國家,讓『台灣』深刻帛琉人心。」

期待下次見面時,可以繼續聆聽李俊蘭在帛琉的美好經驗……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老爸傳絕藝 兒子承衣缽
清晨4點鐘不到,邱益華就與兒子邱國彰一起巡視魚塭、整理漁獲出貨。邱益華很高興兒子邱國彰可以繼承衣缽:「我們父子像兄弟,第二代有決心要接班,…
美國柯達底片 無法記錄的未來
說到美國紐約州羅徹斯特市(Rochester),大部分華人可能覺得陌生,但是,羅徹斯特就是知名底片大廠「伊士曼柯達公司」(…
台灣旅行社遭欠50億,要得回來嗎?
中國觀光客來台,一時間看似讓台灣旅遊業朝氣蓬勃,商機無限。但最令旅遊業者在意的,還是被中國旅行社積欠的那50億。   真相1:…
從首富到首善的比爾.蓋茨
市場研究公司Fidelum Partners近日讓1,012名成年人來評價美國總統候選人以及其他社會名人的親和力和能力。調查結果顯示:…
奇蹟發生在一念之間
  學生時代,我們「公寓四傻」之一的「受氣包」,結婚多年終於弄了瓦;而她的母親卻毫無預警的同時被醫院宣判癌症末期,…
瑞銀祕帳:100名中國人存款合計7.8兆
中共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科所原所長、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教授,8月3日轉發了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令人咋舌,…
搖搖筆桿兒樂趣多
我很喜歡握筆的感覺,搖筆桿兒倒不一定指的是寫作。現在拿筆的機會少很多,真的要用手拿筆寫字,發現字變醜,而且很多字不會寫,因為習於電腦打字,…
中國通脹率達11年新高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中國1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達到了7.1%的11年高點。而2月比去年同期上漲8.7%,再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