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經驗

漢語拼音不利台灣的國際化

漢語拼音不利台灣的國際化
漢語拼音真的有利國際化?Getty Images
第25期
陳博志

政府要把我們的中文拼音改為中共所使用的漢語拼音,他們認為這才符合國際化趨勢,但其他人則認為這是盲目的中國化。我們只要仔細想一下用英文字母為中文字拼音的目的何在,就可發現採用中共的漢語拼音既不利於國際化,也違背傳統,同時還會妨礙國人學習英文。

中文拼音化已不可能更沒必要

早期用英文或其他字母為中文拼音的目的之一,是取代圖形文字的漢字。這在教育不普及的時代有它的價值。如果真有一天,漢字消失而全球中文都用中國的漢語拼音表示,則因中國大台灣小,為了方便我們大概只好也採用漢語拼音來寫中文。然而漢字「一音多聲」(四聲加輕聲,最多可有五聲),而同音同聲又有多字,因此用拼音表示的「一個音」,實際上常有很多不同意義的漢字,所以較有深度的中文就很難只用拼音來表達。日語早有自己的兩種拼音字,至今也不廢棄使用漢字。更何況目前教育已普及,漢字的電腦輸入、印刷、搜尋、轉換,以及其他運用也已極方便,實在已沒有拿拼音取代漢字的必要。中國自詡為世界超強,有強烈的民族主義,更不可能再要廢掉自己文字之美,而改用拼音來取代全部中文。

於是,漢字的西方字母拼音只剩下兩個可能目的,一是要把中文專有名詞音譯,讓外國人可以讀出它的聲音,一是要拿西方字母當作學讀中文的注音符號,替代ㄅㄆㄇㄈ。

漢語拼音不利外國人也不利本國人

先就專有名詞譯音的目的來說,拼音是要讓不懂中文的人用的,要讓他們依拼音唸出人名、地名之後,我們可知道他們要找的是甚麼人和地。那試問:有多少外國人會為了這個目的,而特別去學漢語拼音或其他任何一種中文拼音法?恐怕幾乎沒有。學任何一種中文拼音法的人都是想學中文,而一旦他們學會中文,看中文路標就直接能講出來。這些人根本不必管我們用甚麼拼音。

真正須要用拼音來唸漢字地名、人名的外國人,是那大量不懂中文也未學過中文拼音的人。而因為英語不可否認乃是國際往來最重要的語言,因此會和我國往來的外國人絕大部分會唸英文。所以對他們而言最方便,對我們而言也最可靠的譯音方式,是依英文通常的發音方式來拼音,以讓大家把它們依照英文唸出來時,我們能猜到他們是在講哪條路。

然而漢語拼音比現在各種音譯法,更明顯違背了這個外國人容易唸出接近正確之發音的原則,因此很不宜作為我們音譯專有名詞的拼音。例如任何唸過英文的人都知道HE是「他」的意思,唸成台語的「喜」音,但在漢語拼音中它卻要唸成「和」的音。以後我們看到英文字母拼出來的字,都要先想一下那是英文還是某個中文的漢語拼音,否則就會唸出很多好笑的結果。而以後小孩子若要同時學英文,又要用漢語拼音做為中文注音,恐怕會常常亂成一團,簡直要精神分裂。

有些人也許還是不相信這嚴重性。因為我們都懂中文,看慣了漢字和拼音並列的許多路名、站名,我們可能很習慣某個奇怪的漢語拼音字對應的中文發音,譬如鄧小平的「小」字,可能使不少人知道X在漢語拼音要唸S的音。不懂中文的外國人並沒有多少這種自然教育的機會,因此並不能「自然」學會漢語拼音。不信的話請讀者想想看,CI要怎麼唸,也問一下國內外朋友們看他們會怎麼唸。

我曾在APEC(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中遇到一位中國部會次長,他也不贊成用漢語拼音。他說他太太姓席,漢語拼音是XI,有一次在美國看醫生,護士小姐要叫她時不知該怎麼唸,就叫Miss Eleven(十一號小姐),因為XI就是羅馬數字的十一。拼音翻譯是要給外國人方便的,不給外國人方便,不只不合國際化的目標,也給自己製造麻煩。

國際化不是要在國際上製造笑話

永豐金控董事長陳沖不久前在國泰班機上看到飛航圖的台灣,有個地名叫「奇埃」,他覺得很奇怪。後來他看到英文版上寫的是漢語拼音的Chiai,他才發現原來是嘉義。而照英文唸法的習慣,Chiai必被唸成Chi-ai兩個音節而非Chia-i,所以不知道台灣地理的翻譯人員就把它譯成奇埃。而若照傳統的譯法譯為Chiayi,就不會被唸錯和譯錯。由此可見譯音必須是照外國人慣常的唸法而非自創一格的必要性。漢語拼音不照英文的慣常唸法,因此這種讓人無法正確唸出的情況也就特別多。

專有名詞的音譯既然只是為了方便,那麼尊重以往的音譯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則。有些地名、路名我們已多年採用國際拼音法,很多外國人的資料上都已是舊有的音譯。若改用漢語拼音,看了舊旅遊書的人將會找不到Sun-Moon Lake,也找不到Taipei。要在外國登記住址的人,例如有外國銀行帳戶和資產的人,說不定連有綠卡的人,都會因住址不同了而遭到麻煩。幾年後會有很多外國人像電影中一樣,找不到以前的「海角七號」在哪裡。

姓名的問題更麻煩。若不讓大家延用以前的拼音,一個人變成兩個人,文憑和其他證件都會被質疑,甚至令人懷疑你還是不是你,我還是不是我。搞不好有人還會在外國被當成用假護照抓起來。就算讓「老人」們沿用舊拼音,我們又會出現父子不同姓的問題。那又會有一堆麻煩。政府當然可以責成一個機構專門給大家出證明以免除這些麻煩,同時也幫郵局和快遞公司及外國人找出舊地名對應的新拼音法。但我們為甚麼要這麼麻煩?讓我們自己和外國人這麼麻煩、這麼不容易往來,就是妨礙國際化。而竟有人以國際化為理由來主張漢語拼音,實在可笑。

漢語拼音不是國際化而是偏狹化

專有名詞的譯音只是為了方便,讓外國人容易唸,而每個名詞有唯一的對應翻譯就好,並沒有同一個漢文字要和其他國家採用相同音譯的必要。例如陳姓在台灣多半譯為CHEN,但在新加坡卻譯為TAN,其他地方還有譯為CHAN和CHIN的,對大家都不會構成麻煩。因為這些人雖然都姓陳,但並不是一家人。有不少姓在台灣也有不同音譯,例如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薛琦教授把他的薛譯成Schive,和其他姓薛的人不同,甚至被誤以為是德國人,但對他的學術研究毫無妨礙。現在若要他改名,他卻須花很大的功夫去向人證明,以前用Schive這個姓發表的著作真的是他寫的。

只有一種人士的國際化和漢語拼音有關,那就是在國際上從事中文相關學術的人。這一行是以中國為主,因此圖書館裡中文書的音譯,文章裡中文參考文獻的音譯,大多採用漢語拼音。但這種音譯電腦可完全代勞,他們不必學,懂中文的人也不必去看。這些人在自己文章中用漢語拼音,和我們其他人的姓名、地名要如何音譯,完全無關。所以,請政府和主張全面用漢語拼音的人,不要隨便用國際化的大帽子來主張採用漢語拼音;甚至用國際化來掩飾中國化的目的。現在我們更要小心,若我們出口產品上出現一些中國譯音特有的X和Q等等奇怪字首的字,說不定會被認為是劣質或有毒的中國貨。不用漢語拼音且用正體字是我國的特色,政府不應為親中而輕易把它毀掉。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淑真的來信
那年,當我還是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的新鮮人時,有日,我和後來成為特殊教育學者的謝建全教授,兩人閒閒地逛入建白樓系館。…
美撥款1,500萬元 反制網路封鎖
美國國會在新通過的年度預算中,大幅度增加今年撥款,為國務院提供1,500萬美元的經費,以便研發能夠協助網路用戶打破電子防火牆的「…
慧榮科技攻占全球第一的祕密
今(2014)年夏天,台灣的智慧型手機最夯的話題,不再是多少吋的螢幕大小,或是哪個等級的鑽石鏡面,而是從去年談論至今,…
中國擬廢「勞教」制度 高層激烈博弈
中國新任中共總書記習近平1月7日在全國政法工作會議上表示,「要進一步深化司法改革」、「堅決反對執法不公、司法腐敗」。…
盤點2011年的「還真沒想到」
年底了,回首2011年首先讓人忘不了的就是全球天災不斷,屈指一算就有紐西蘭基督城地震、日本地震與海嘯和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泰國洪災………
七大國右傾和全球民主
人類跨入2011年,走完21世紀的頭十年。回顧過去十年,無論是全球民主化,還是經濟全球化,以及人類的整體富有程度,都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局面…
創新「叭噗」 周洋毅不走「艋舺」路
夏日常來基隆外木山沙灘的遊客,常會被一台獨特的冰淇淋車所吸引。那是一部小巧可愛的三輪車,車頂覆蓋著藍白相間的鮮豔頂棚。隨著冰淇淋車的走進…
狗話連篇
一進小吃店,迎面而來一隻身著紅色亮面棉襖背心的拉布拉多:米黃的毛髮一根根工整地貼著發福的身材,咖啡鼻水亮水亮,臉上帶著淺淺的笑意招呼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