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是翅膀、是飛鳥、是時光機——《來自清水的孩子》編導演團隊 訪談專文

2023人權藝術生活節提供
張敦智

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2023人權藝術生活節」以「自由的靈魂」為主題,由著名詩人暨導演鴻鴻擔任策展人,邀請臺灣與香港各藝文領域的優秀創作者帶來音樂、舞蹈、戲劇、影像劇場、漫遊式劇場、漫畫故事劇場、小說展演以及攝影展等多樣化節目。自2023年12月2日至2024年1月14日期間於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登場,關注白色恐怖、香港民主運動、原住民認同及無障礙藝術等跨越地域和領域的人權議題。其中《清水來的孩子》主要以敘述蔡焜霖前輩⋯⋯

台中市清水區,乍聽可能陌生。不過若開車沿國道四號,往海邊一直走到底,下高速公路後再大約十分鐘車程,就能抵達名聞遐邇的高美濕地。那裡就是清水,許多大人小孩一起留下美好回憶的地方。1930年,有個在清水出生的孩子,三十六歲那年也做了會讓許多大人小孩一起留下美好回憶的事。他叫蔡焜霖,是兒少讀物《王子》雜誌的創辦人,更對臺灣漫畫藝術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和貢獻。1960年,蔡焜霖結束在綠島監獄服刑十年的日子,再六年,促成《王子》創刊號,發行於1966年12月15日。

2020年,蔡焜霖九十歲。《來自清水的孩子》這套共四冊漫畫在這年起陸續出版,講述這位對臺灣漫畫藝術發展深具意義的人,他的人生故事。漫畫十分精美,且分鏡流暢,同時提供閩、日、華三種語言。賀湘儀說,身為導演,改編這麼好看的漫畫十分困擾,「因為會走不出去!覺得怎麼做都沒辦法達到漫畫已經有的完整度。」花很長時間,她與創作夥伴再三討論,有天突然被一句話劈醒,「不用有漫畫的完整度!否則直接去看漫畫就好了不是嗎?」賀湘儀進一步補充,這並不代表三缺一劇團的《清水的孩子》不完整,「而是我們可以挑一個主題,放大成我們自己的樣子。」

演出版故事內容分三階段:一、跟書做朋友;二、不放棄跟書做朋友;三、跟別人分享自己的書朋友。陳佳豪參與本戲創作,是臺灣少見兼具創作、製偶、演出於一身的偶戲演員。他分享,偶與物件有時能把太直白的暴力轉化掉,例如槍殺,台上有人倒了是種效果,但如果是一本書倒了,效果不同,暴力的本質卻未打折。戲裡使用到很多書本,最主要的一個物件就是跟成人身高差不多的大書,翻開,裡面會有不同小物件,好像看書時會迸發的各種想像,同時也呈現「閱讀」這個動作不斷把2D文字轉換成3D畫面的過程。

將白色恐怖主題的戲劇呈現給兒童看,在創作上需不需要特別注意什麼?被公認對小孩很有一套的演員林曉函指出,自己投入親子劇場創作多年,其實只要有將感受表達清楚,孩子都能共感。「我覺得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那一根天線」,長大過程若不斷被灌輸凡事要「想清楚」的概念,久而久之,那根接天線的收器就會關起來了。再後來,如果沒有透過邏輯語言確認,就變得對自身理解、甚至感受都抱持懷疑。她之前另一演齣作品,改編自甘耀明小說《喪禮上的故事》為親子劇場,演後交流時,有孩子說他沒看懂,但很難過。「其實那就是看懂了呀!」戲劇演出能成功傳達感受,並被觀眾接收,就是完整溝通。她也曾去宜蘭縣五結鄉老街,用無語言形式演出,結束後來看戲的有阿嬤問:剛是在講什麼?她試著反問,那阿嬤您看戲時有什麼感覺、或想到什麼事嗎?阿嬤說,有啊,好多,想到好多。

賀湘儀導演高中時的啟蒙老師講過一句話:如果覺得自己看懂了什麼,表示內容其實本來就已經存在於大腦;所以看不懂很正常,看不懂才代表接收了全新、所以無法定義的東西。

延續白色恐怖和親子劇場關係的話題,陳佳豪補充,自己非常喜歡漫畫《來自清水的孩子》其中一個原因,是裡頭並沒有只著墨在政治受難標籤,而能看到一個人怎麼活,怎麼與自己所置身的時代相處。這件事很重要,因為政治受難不應成為任何人身上唯一hashtag,應該把更多、更完整身而為人的細節都盡可能表達出來。這是演出最後決定以蔡焜霖前輩跟書本互動方式為主軸,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另外,戲裡也有一具執頭偶,代表兒少時期的蔡焜霖,因此由真人飾演的年長蔡焜霖就能遇見小時候的自己,並跟他對話。陳佳豪說,能有這種場景,也歸功於偶的形式。這麼說來,其實書本跟偶很像,像風,能把想像力的風箏吹起來,站在雲彩上,俯瞰高低地形、交通阡陌、萬物起滅,自由穿梭不同時與空。

由於三位演員、跟一位導演對戒嚴時期的臺灣都沒什麼親身記憶,所以特別好奇,講述這故事時會有共鳴嗎?賀湘儀回憶身家歷史,外公畢業於北京大學土木系,民國38年隨國民政府來臺,母親是標準「外省第二代」,自己幾乎感受不到時代動盪。2000年逢總統大選,當時她的歷史老師贊成政黨輪替,自己還舉手反駁,身為中國人怎能這樣?直到大學到外縣市接觸截然不同環境,屢次受衝擊,才知道世界之大,有這麼多可能性。陳佳豪年幼時的家,在當時還是景美看守所的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正對面,只隔著一條河。儘管如此,年少的他從來不知那是什麼地方。這麼一想,十分悚然,生命的消逝,原來可以這麼安靜。演員呂栩智則對母親「不要談政治,有想法也絕不要講」的耳提面命記憶深刻,好像任何人談政治都是為了製造社會分裂,因此很長時間覺得家中長輩可能都傾向支持國民黨,大學時發現奶奶一生不曾投給國民黨半張票,瞠目結舌。

什麼都有可能。以書本為摯友,且長期支持臺灣漫畫的蔡焜霖人生故事,在九十歲那年,被畫成漫畫。這本漫畫被改成親子劇場的導演,曾有過一段真誠深愛黨國的年少。而她以相同真誠,和更成熟的眼,去導這齣戲。2023年9月3日,蔡焜霖前輩過世。但他會看到這齣戲,因為一生愛書的人,永遠可以穿梭時空之間。

 

 

【「自由的靈魂」2023人權藝術生活節 】

活動期間 2023年12月2日(六)至2024年1月14日(日)

索票資訊 KKTIX 搜尋「2023人權藝術生活節」

演出地點 白色恐怖景美人權紀念園區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國家人權博物館

執行單位 台灣文化產業發展協會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理想上司 中日觀點差異大
「我老闆沒有領導能力!」「部長根本就搞不清楚現場的狀況!」在居酒屋會聽到這一類對上司感到不滿的抱怨。但上司也是人,世上並沒有所謂完美的上司…
中國夢碎 旅中英商舉家回國
大半輩子在中國築夢,被喻為中國通的英國著名出版人馬克.基多(Mark Kitto),近來在一篇博文中傷感地向中國道別:「我的愛已逝,…
為情墮入凡間「天使之城」 走一趟回歸之旅?
《天使之城》(City of Angels),台灣片名《X情人》,是一部1998年上映的美國電影,講述由尼可拉斯‧凱吉(Nicolas…
633和黃金十年
馬政府說要提出黃金十年的政策已經兩年,總算在日前開了首場記明會。由於該說明會只有口號和目標,少有具體的政策方法,…
俄國知識分子禍害世界
最近有關俄國的一條新聞提醒世人:蘇聯八人幫政變被粉碎、大蘇聯解體迄今整整20週年了。蘇聯解體是20世紀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以色列SABON進軍台灣市場
傳統上,以色列人相信「洗手」能夠帶來祝福,因此SABON特別在其全球每一家店內,以著名的耶路撒冷石頭(Jerusalem Stone)…
文化的復仇:美國禁止德語的後果
在前一期的文章中,筆者提到印度的有線電視節目產生了提升農村女性的女權意識的效果。有讀者看到文章後覺得納悶,怎麼經濟學家竟然做起文化研究?…
小人物改變歷史:《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
肅的政治議題,充滿了威權時代的莫名悲憤。這歷史的悲痛令人難以忘記,整個社會無法失憶。那麼,要如何看待那段血腥的屠殺與鎮壓?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