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清零」 香港爆史上最大規模國際人才撤離

▲香港政府堅持「清零策略」,實施嚴格的入境隔離政策,可能導致大批海外人士離開香港。Getty Images
第231期
何佳慧

香港爆發COVID-19變種Omicron疫情,香港政府執行中共「動態清零」政策,嚴格的防疫措施引起外資恐慌,大量國際企業高層和員工出走。實際上,航空業早已率先爆發離職潮。

COVID-19疫情持續兩年,西方多國在防疫政策上已開始走向「與病毒共存」,惟香港政府堅持「清零策略」,實施嚴格的入境隔離政策。香港歐洲商會的報告草案顯示,該商會評估香港對世界大部分地區「封關」的狀態,可能要還要持續兩年時間。

歐洲商會:與世隔絕至2024

香港2021年爆發Omicron變種病毒疫情以來,已禁止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等8個國家的航班到香港,超過150個國家地區的航班和旅客不准轉機;儘管官員宣布2月5日起將入境入士隔離期間從21天縮短至14天,但仍然是邊境防疫最嚴厲的地區之一。

歐洲商會的報告認為,香港這種「與世隔絕」的狀態,或許要等到中共研發出mRNA疫苗,並已為14億人口接種後才會改變。這意味著香港要對國際市場重新開放,可能要等到2023年底或2024年初。

歐洲商會認為,企業應為香港「半關閉」狀況做好準備,預期大批海外人士會離開香港,而且離開的人數「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報告又指出,「清零」政策降低香港的多元性,使香港對國際機構的吸引力下降,最終限制了香港為中國大陸經濟做出貢獻的潛力。歐洲商會建議國際機構應計畫在香港以外的亞洲其他城市設立地區辦公室。

美銀行部署 轉移至新加坡

實際上,國際企業已經開始部署將人員從香港轉移到其他地區。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因為香港的防疫政策,正在審視香港業務及營運人員情況,並制定「應急計畫」,把部份員工轉移至新加坡。目前未知涉及的員工人數,銀行發言人拒絕評論。

香港美國商會(AmCham)日前發表的調查顯示,美國企業指香港的隔離措施使他們難以在當地營運,大約有44%受訪者表示,他們可能會離港。另外,也有獵頭公司透露,對金融人才而言,有些人即使再高薪也不肯到香港工作。目前國際銀行在香港面臨人才短缺,既難留住員工,也未能進行海外招聘。

 

COVID-19疫情持續兩年,香港政府堅持「清零策略」,實施嚴格的入境隔離政策。Adobe Stock

▲COVID-19疫情持續兩年,香港政府堅持「清零策略」,實施嚴格的入境隔離政策。Adobe Stock

 

國泰一年逾400機師辭職

香港國泰航空高層1月27日在公司大會上表示,公司仍面臨著香港機師流失問題,自2021年11月爆發機師離職潮後,預計未來幾個月將繼續下去。

截至2021年底,國泰航空在職機師僅約2,700人,較2021年初的3,100多人減少了400多人。國泰機師集體辭職的原因,主要是港府和部分民眾把Omicron疫情爆發歸咎給兩名前國泰航空的空服人員,以及越來越嚴苛的防疫規定。

為了留住機師,國泰航空2022年提供3,700美元留任獎金,還計畫聘請數百名機師。消息人士也透露,國泰航空計畫3月底前從已解散的姊妹公司國泰港龍航空招募前機師,正在召回130名機師,2022年預計有140名新學員接受培訓,還將招收已結業的學員。

大學退學人數創18年新高

除了防疫措施導致國際人才流失外,《香港國安法》所引發的移民潮也使香港面臨本地人才流失的情況。香港股評人David Webb的網站(webb-site.com)統計,自《香港國安法》實施18個月以來,香港淨流出20.5萬人次,有超過20萬港人離開香港。

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最新數據顯示,香港有8家資助大學退學人數創新高。在2020至2021學年,共有2,643名學生退學(包括副學位、學士學位和研究院學生),較上一個學年增加22.3%(約482人),以相當於全日制學生人數定義計算,則是教資會有紀錄以來、近18年的新高。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理想上司 中日觀點差異大
「我老闆沒有領導能力!」「部長根本就搞不清楚現場的狀況!」在居酒屋會聽到這一類對上司感到不滿的抱怨。但上司也是人,世上並沒有所謂完美的上司…
中國夢碎 旅中英商舉家回國
大半輩子在中國築夢,被喻為中國通的英國著名出版人馬克.基多(Mark Kitto),近來在一篇博文中傷感地向中國道別:「我的愛已逝,…
為情墮入凡間「天使之城」 走一趟回歸之旅?
《天使之城》(City of Angels),台灣片名《X情人》,是一部1998年上映的美國電影,講述由尼可拉斯‧凱吉(Nicolas…
633和黃金十年
馬政府說要提出黃金十年的政策已經兩年,總算在日前開了首場記明會。由於該說明會只有口號和目標,少有具體的政策方法,…
俄國知識分子禍害世界
最近有關俄國的一條新聞提醒世人:蘇聯八人幫政變被粉碎、大蘇聯解體迄今整整20週年了。蘇聯解體是20世紀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以色列SABON進軍台灣市場
傳統上,以色列人相信「洗手」能夠帶來祝福,因此SABON特別在其全球每一家店內,以著名的耶路撒冷石頭(Jerusalem Stone)…
文化的復仇:美國禁止德語的後果
在前一期的文章中,筆者提到印度的有線電視節目產生了提升農村女性的女權意識的效果。有讀者看到文章後覺得納悶,怎麼經濟學家竟然做起文化研究?…
小人物改變歷史:《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
肅的政治議題,充滿了威權時代的莫名悲憤。這歷史的悲痛令人難以忘記,整個社會無法失憶。那麼,要如何看待那段血腥的屠殺與鎮壓?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