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海錯圖〉 聯手海科館「海錯奇珍」特展

清‧聶璜〈海錯圖〉第四冊。局部圖。國立故宮博物院粉專
第205期
謝平平

▲清‧聶璜〈海錯圖〉第四冊。國立故宮博物院粉專  

一般很少聽過「海錯」這個名詞,如果你認為可能是誤植也無可非議,因為這個詞現代少用。但在清朝,「海錯」是形容海中生物的錯雜紛陳,種類繁多。而故宮也以清朝聶璜的〈海錯圖〉,與基隆海洋科技博物館來場不一樣的實境展覽。  

海中奇珍

〈海錯圖〉作者聶璜是清朝錢塘人,內容是他在南方實地觀察或聽漁民陳述後,所畫下的海中生物。因為內容與清朝宮廷畫家擅長的花鳥不同,〈海錯圖〉第四冊展出頻率近年逐漸提升,今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又與基隆海科館合作,進行「海錯奇珍」的展覽。

▲清‧聶璜〈海錯圖〉的鱟圖。國立故宮博物院粉專 除了〈海錯圖〉第四冊內容,海科館也搭配清宮〈海怪圖〉及古水族生物圖〈海珍圖〉,展出許多難得一見的海中生物或是化石標本,如:柏氏中喙鯨骨骼、四億年前的活化石鱟(讀音如「厚」)等。

海科館同時發現,聶璜在〈海錯圖〉的生物分類是這樣的:帶殼的「介」、帶麟的「麟」、無毛的「裸」、有「羽」的飛禽、有毛的「獸」,大致以外表皮為主要分類依據,與西方慣常的「界、門、綱、目、科、屬、種」不同,而國畫的工筆畫法與西方透視的寫實畫法,給觀畫者的感受也大不相同。

但從聶璜的畫作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具有相當敏銳的觀察力,生物特徵也都非常清楚,民眾可以一睹清朝畫家的寫實功力。

如先秦時代《山海經》就已提到的「鱟」,兩晉的郭璞註釋如下:「形如惠文冠,靑黑色,十二足,長五六尺,似蟹,雌常負雄,漁者取之,必得其雙,子如麻子,南人為醬。」

仔細觀畫,聶璜畫得簡直如出一轍,連鱟殼邊緣的毛鬚都仔細繪製,他的〈鱟魚贊〉也頗為有趣,可以拿來當猜謎:「無麟稱魚,有殼非蟹,牝牡乘風,來自南海。」

牝為雌性,牡指雄性,意指鱟的特性是夫妻同行,形影不離,因此「夫妻魚」也是鱟的別稱。

▲清‧聶璜〈海錯圖〉的蝦圖。國立故宮博物院粉專  

第四冊的〈海錯圖〉中,還有一隻看來十分可口、但眼睛十分搞笑的「大紅蝦」,鮮橙橙的橘紅身體有別於一般草蝦的綠色,不過,這可不是聶璜亂畫,是真有其蝦!近年在老饕中流行的「天使紅蝦」可能就是牠的遠親。

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就記載有這種大紅蝦:「海中紅蝦長一尺,鬚可為簪。」連蝦鬚都能拿來當頭上簪子,讀者可以想像這種蝦子的尺寸肯定不同於一般草蝦。

唐朝的段公路(生卒年不詳)著有《北戶錄》,專門記載嶺南一帶的美食與民情,其中寫道:「海中大紅蝦,長二尺餘,頭可作杯,鬚可作簪、杖。其肉可為鱠,甚美。」李時珍是湖北人,可能沒吃過大紅蝦(海蝦),但依照段公路的文字,他肯定吃過美味大紅蝦,他的這段話也被收錄在《本草綱目》中,作為參照。  

與海中生物互動

至於聶璜吃過大紅蝦沒有?從他多描述外形的文字來看,估計可能沒吃過,只是聽漁民陳述而畫下,畢竟這種老饕等級的海蝦可遇不可求。

其實,〈海錯圖〉中的部分內容也是如此而來,所以生物外型很工筆,但模樣卻有點捧腹,如:鱷魚圖。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也產生一個疑問,為甚麼老提〈海錯圖〉第四冊呢?而不見前三冊真容呢?

▲清・聶璜〈海錯圖〉中的蟹圖。國立故宮博物院粉專  

聶璜方遊至南方,將所見所聞的三百多種生物,畫在〈海錯圖〉中,共分四冊;但前三冊藏於北京故宮,台灣的故宮只有第四冊,內容為鱟、螺、蟹、蝦等。

▲鱟為活化石,海科館也將展出,讀者可與〈海錯圖〉比對。國立故宮博物院  

不過,這無礙於「海錯奇珍」與海科館合作的奇幻展覽。除了精彩的畫作、標本、海中生物,故宮還策畫了「沉浸式互動劇場」,以海錯內容化為大型新媒體,榮獲第五十一屆美國休士頓獨立製片與國際影片影展「兒童互動教育」獎。民眾可躺、可臥,手持感應器,觸發與海中生物的互動,深度沉浸於水中劇場。   「海錯奇珍」在基隆海科館深海影像廳展出至11月4日,有興趣的民眾可把握時間,前去一睹清朝畫作、並體驗難得的互動劇場。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中國終成對美「豬肉」戰役的大輸家
中美貿易戰一年半以來,中國視為打擊川普總統票倉的農產品之戰,因豬肉戰役成為輸家,北京不僅成為笑柄,還讓中國豬肉大漲,…
中國富豪遍訪英國私校
英國《泰晤士報》近日報導了34名來自中國廣州的大富豪團,他們在一週內參觀了英國各地最好的私立中小學校,為子女尋求能用錢買到的頂級教育。…
金門故事 烽火淬鍊的生機
金門,幾天前帶著遊覽美麗風光的心情,踏上這個面積150平方公里的蕞爾小島。現在坐著飛機在白雲裡向它揮別時,心裡不覺升起了一層敬意。…
金價創新低 「中國大媽」心情鬱悶
黃金價格10月3日跌穿每盎司1,200美元的重要整數關口。由於經濟情勢不佳,黃金的避險功能在中國被尤為看重,…
宜蘭「大病院」變身
十年前的某日,一陣漸次擴大的「嗡伊嗡伊嗡伊──」救護車警示音,劃破了宜蘭市寧靜的街道。車上一條瀕臨生死關頭的生命正在與死神搶時間。那時,…
瘟疫來時,該找甚麼樣的醫生?
中國福建武夷大學12月中旬傳出600多個「甲流」(即A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學校沒有採取隔離,並封鎖疫情訊息。學生感到十分恐慌,…
單純善意也能做好一門生意 吳居在花蓮重新站起的力量
「洄瀾無毒」創辦人吳居談起農業B2C(Business to Consumer,企業對消費者)、B2B(Business to…
2-28. 禍不單行
本期登場人物: l   周大衛(蟬翼多媒體業務部經理) 王子/公主型(EP) 認同歐美文化的留美高材生。 擅長業務資源分配。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