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英文名字這件事

賴宛琳

去過土耳其之後,回來我就一直在思考,關於英文名字這件事,當然還有土文名字。

 

究竟我需不需要一個外文名字?小時候受美式教育,上英文課取個英文名字好像理所當然,這個習慣延續到大學,Halil bey在讓我們挑選土文名字時我搶得更快,就是要挑個和英文名字很像的發音。堅持兩個名字要類似,現在想想,在某種意義上已經表示我認為這個名字可以/足夠代表我,成為賴宛琳的另一個符號。

 

Lydia, Leyla, 宛琳  一個人身上有這麼多符號會不會很奇怪、很多餘?

 

有些人把取英文名字視為臣服英美強勢文化的表現,所以我看到越來越多人拋棄過去的英文名,改用中文羅馬拼音。我覺得我不是那樣的人,談什麼臣服太沉重,但是當出國機會增多,認識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的時候,越覺得,一個英文名字,反而讓我在自我介紹時更顯得綁手綁腳。「你住在美國/土耳其(地點不同視我用哪個名字)嗎?」「我來自台灣。」「這是你的本名嗎?」「不是。」「那為什麼要取一個美國/土耳其名字?」「因為...我們小時候會上英文課...老師叫我們取。」「那你的本名是什麼?」「wanlin, w-a-n, l-i-n」

 

然後如果對方真的想跟你交朋友,他會很認真地發音,一字一字仔細記著,即便不是那麼準確,即便他可能無法馬上記起來,但是下回當聽到他用很爛的發音叫你wanlin時,很奇怪,就是比Lydia更感到親切和舒服,於是我開始思考外文名字的必要性。

 

我想起土耳其小朋友要我在黑板上寫下我的中文名字,然後他們在台下依樣畫葫蘆抄下來,輪流拿著跟我合照,或許他們一輩子也不會知道正確發音,甚至是名字的意義(土耳其人很愛問你名字的意思),可是他們會知道他們曾經有個來自台灣的朋友,她的名字叫宛(wan)琳(lin)。如果我使用Lydia或Leyla,這一切美好的文化交流,會不會因此無法發生?更別提漢字可是這個世界上最繁複、詳細、美麗(當然也很困難)的字體。

 

扯遠了,當初使用Lydia Lai走天下,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網路世界讓我沒有安全感,在這個大數據和大搜尋時代底下,總覺得一個菜市場英文名比起中文更不容易被人肉到,光是現在我在FB搜尋欄打上Lydia Lai,台灣就有上百個同名女生,我也多了一層保護膜。

 

然而隨著FB已經從虛擬逐漸變成現實人際關係網絡一部分,使用英文化名(其實也不到化名這麼嚴肅)到底是否還有其必要性?再者,Lydia這名字從國小跟著我到現在,一下要拋棄也覺得捨不得,Lydia這名字也很好聽,念起來很優雅(自我感覺超良好)

 

總之,這是一個最近關於名字的煩惱。

 

(本文僅代表作者之意見與立場)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商業用途嚴禁轉載※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總要面對的真相
接獲工作任務後,喚醒了血液中的戰鬥力。高度專注、耗費心神三天後,梳頭時,赫然發現頭頂隱隱約約似乎立著一根白髮,閃爍其詞地打著不受歡迎的信號…
與讀者談心
 「談心」對我來說是件很難的事,沒想到現在的我竟對著未知的讀者敞開心扉絮絮叨叨。寫作之於我,無法出於偽;只有真意,才得令我下筆。…
菲律賓新總統:招降納叛 恢復死刑
菲律賓第16任總統當選人杜特蒂(Rodrigo Duterte),5月16日宣布上任後的第一波新政,包括推動恢復死刑、全力打擊阿布沙伊夫(…
CCTV新樓被定名大褲衩
北京東部一座斜跨著的大樓,也就是著名的中央電視台(CCTV)新大樓,有個流傳最廣的俗稱叫「大褲衩」。目前,電視台在徵集新樓的新名字,…
北韓餐廳員工集體投誠 背後有何玄機?
北韓駐外餐廳1名男經理和12名女員工日前集體投奔南韓,引發國際關注。這13名北韓餐廳員工從中國大陸寧波出發後,經泰國和寮國,…
菲律賓長灘島 上帝遺落的天堂之島
經過二個多小時的長途飛行、遊覽車上二小時的顛簸山路,之後還得排上長長的隊伍再搭15分鐘的螃蟹船,在暈機、暈車、暈船的恍惚之間,…
有機路上快樂行 綠園成就十大青農黃王杰
幾次拜訪宜蘭縣壯圍鄉「綠園有機蔬菜農場」,總見主人黃王杰忙忙碌碌。等待的同時,隨意走走逛逛,只見清澈見底的農田排水溝,魚蝦優遊、…
紅色滲透與台灣媒體「靠岸」
近年來,就在美國等外國資本靜悄悄撤出中國之際,台灣對中國市場前景卻分外看好,幾乎完全無視中國本土對自身經濟的負面分析。原因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