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人老心不老,「創齡」當道!

日本介助服務協會創造了新的名詞「創齡」──意指老人以不受限的精神年齡,開創第二人生。
第134期
賴宛琳

高齡、少子化早已是台灣社會的常態,但由於老年政策的不健全、社會普遍對老人的負面觀念,加上年長者退休後的心態常受到自我、家庭、社會等三方限制,許多人退休後的生活,不僅和想像中的舒適愜意有差距,也容易陷入自我消沉的惡性循環。

二戰後出生的「嬰兒潮」人口曾支撐起台灣經濟奇蹟。不過,從2010年起,這群人也邁入了65歲以上的高齡,正式成為老年人口。當年這些普遍受過良好教育的知識分子,現在也成了老年知識群,無論在經濟上、知識上、健康上,都具備了養老能力。此外,他們還掌握了社會上的許多資源,在物質和精神上,依賴子女的地方也越來越少。如何重新定義這一代的老人,是今天台灣社會的新課題。

 

退休非結束 全球吹起「創齡」風

當台灣面臨敬老傳統式微、長照政策未明、銀髮族社福機制還停留在發放津貼的同時,國際間正出現一股「不老潮流」。1991年聯合國總會通過「聯合國老人政策綱領」,提出實踐高齡者福利的五大原則──獨立自主、社會參與、照護、自我實現、生活尊嚴──以建構適合高齡者生活的社會。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對高齡社會的來臨提出「活力老化」概念,強調社會參與管道的建立、身心健康環境的形成,以及社會、經濟及生命安全的確保。

其中日本的「介助服務協會」更將Gerontology一詞從「老人學」改翻成「創齡」,意指「以不受限的精神年齡開創第二人生」,希望透過正面角度來思索人生課題,鼓勵年長者坦然面對身體的老化,與之共存,繼續築夢、追夢,以建立一個活潑開朗的高齡社會為目標。

投入銀髮族相關議題多年的「喜大人協會」祕書長駱紳,有鑑於台灣尚缺乏這樣的觀念,便以自身的經驗和研究,邀集相關領域專業人士寫下《創齡:銀色風暴來襲》一書。「老人退休後,說白了,就是社會的負擔、年輕人的負擔,這是無法反駁的事實。那我們要如何盡量去減少這個負擔?」他說,「就是從自己的改變開始做起。」

台北科技大學副教授王健,因為家庭關係,多年來頻繁接觸日本高齡者相關照護機構,因而對老人照護領域有所研究,目前在銀髮總會以及扶輪社擔任快樂委員會主任委員,致力推廣「老年生活快樂學」。現年73歲的他在著作《誰說人老會變醜》提到:「我認為真正的退休,不是熄火,也不是停頓,而是另一種生命形態的開始。」

 

從「心」開始 找回銀髮尊嚴

駱紳表示,根據他的觀察,台灣老人普遍來說態度較為消極,且過於依賴後輩,覺得自己老了就是不中用了,事事都要由兒孫來奉養、服侍。這種狀況尤其以75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最為明顯。從前台灣傳統的觀念多半認為,人老了如果沒有兒孫在身邊便會被認為「歹命」;但到了現代社會,少子化、生育率低的情況下,獨居老人已成為普遍現象。若不調整心態,容易陷入悲觀的循環。「國外就比較少這種現象,因為地方大,機能不是那麼密集方便,跟小孩的距離又那麼遠,不自己先振作怎麼行?」

尤其台灣醫療發達,就診太過方便的結果,造成了許多老人「把診所當公園」,生病了走幾步路去拿個藥吃就好,反而忽略了「事前預防」的重要性。「如果是國外,看個醫生要等六個月;拿個藥,甚至醫生只願意開給你維他命,就要幾百美元。在這種情況下,你敢不敢讓自己生病?」駱紳認為,台灣方便的生活環境,加上對年長者提供的優惠,雖然讓老人獲得舒適的生活,卻也因此造成浪費,「撇開那些沒有獲得良好資源的老人不說,我看到很多老人其實是被寵壞了!」

王健在書中也舉了2011年日本東北震災的故事,說明「用進廢退」在高齡者中的重要性。當年發生災難三週後,總計約十八萬的避難人口當中,有將近兩成的老人都出現了所謂的「廢用症侯群」,意即經診斷,各種器官的機能有效指數都逐漸減退,嚴重者甚至器官衰竭逐漸死亡。這是一種惡性循環的病症,一個人因體能下降就不思運動,不運動則體能更為下降,致免疫力同時下降,容易生病。

 

保持心靈開闊是長壽的關鍵

根據東京大學高齡社會總合研究機構特任教授秋山弘子調查,不同於以往「退休就不工作」的觀念,日本有九成退休族仍想繼續從事體力範圍內能夠負荷的工作。若是沒有經濟壓力,也有不少銀髮族選擇出國旅遊和繼續進修,活動力相比台灣老人來講較強。研究也發現這些身體健康、頭腦清晰的老人,二度就業後,在體力和記憶力上都有明顯改善,行動力也比以前好。

因此,各國高齡化政策近年來也將重點放在維持高齡者生、心理及社會各方面的最適化,讓高齡者能夠在無歧視的環境中積極參與社會,以延長其保持健康狀態及自主獨立的良好生活品質,如此不但可以降低醫療照護及其對福利資源依賴的成本,同時可以增加高齡者的福祉。

但是年長者無論如何活動或勞動,要實現「創齡人生」,最重要的還是自我心境上的轉變。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的巴西人瑞瓦倫婷於1896年出生,享年114歲,直到過世前都健康如昔,意識清楚,和家人互動良好。當時有人問她是如何保養的,她的回答很簡單:「別管太多。」可見保持心靈的開闊、平靜,是快樂長壽的最重要關鍵。

王健提到:「人年紀一大,四肢也許不靈活,行動力大不如前、視力減退、聽覺不靈、記憶力喪失,但是千萬不要失望,應該繼續保有想像力。」他認為這是無關身體狀況,少數讓自己可以直接獲致快樂的方法。

駱紳說:「包括我在內,希望這一代的退休族,可以不再只是抱著退休就是要享受的心態,而是要多想想如何在享受社會資源的同時,積極去回饋社會。不要老是把錢存著,應該多消費刺激經濟,創造社會動力,年輕人才有機會,整個社會的循環才會健全。」

 

新老人運動

日本國寶級人瑞醫生日野原重明,多年來致力推廣「新老人運動」,期勉高齡者應學習調整心態。以下為其重點:

1.          到了75歲,歡歡喜喜成為新老人。

2.          扮演清楚說出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的黑臉角色。

3.          貧窮和粗茶淡飯對健康沒有壞處。

4.          逐漸停止便利和富裕的生活。

5.          直到死亡前一刻,都是「人生工作者」。

6.          不論到幾歲,都不忘要保持開創的胸襟。

7.          全心全意過好今天。

8.          尋找生活型態的好典範,並向典範學習。

9.          悲傷的經驗,會令人變得溫柔。

10.      人不管到了幾歲,都可以改變生活方式。

11.      不要畏懼失去,而給予會帶來快樂。

資料來源:《創齡:銀色風暴來襲》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看到希望」的雙春國小
雙春地區位於台南縣海濱最北端的北門鄉,介於八掌溪、急水溪出海口之間。雙春濱海遊憩區海岸線平直、砂質細柔,有「西濱明珠」美稱。…
在台中都會公園遇上悠閒
從南側的入口進入西邊車道,迎接我們的是一片寬闊的綠。整齊規劃的樹林、平整的道路,以及一望無際的寬廣空間,旋即虜獲了我們的心………
「悶」死人 有旋機
我的么兒小儒常有驚人之舉! 高三、一米七五身高的他,卻如小學幼童「不解世事」,心靈之單純,與同齡者相較顯得幼稚、無知許多。…
王建民足傷暑假
對於學生來說,好不容易暑假終於來臨,台灣和美國的時差在接下來兩個月不會成為看王建民投球的障礙了。不巧的是,王建民在這個時候受傷,…
50種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自然界存在許多有趣現象,平時人們都不曾注意也未曾多加思索,以下列舉其中50項,有空不妨也可以觀察、試驗一下。1. 111,111,…
林建宇烤地瓜 溫暖正飄香
宜蘭北成國小前的道路街角,有一家「北成烤地瓜」小店,L型的簡陋店面「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生財設備一應俱全。…
外媒眼中的中國經濟「硬著陸」
中國經濟前景如何?歐美著名財經雜誌近期的分析,或可窺見端倪。例如,美國著名資產管理公司凱萬資產首席投資官克里希納‧邁納米(Krishna…
北宋神人邵雍
「北宋五子」之一邵雍(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至神宗熙寧十年,1011年~1077年)河北涿州人,後居洛陽,對《易經》極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