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社會系列

北京政局:兩個中共中央在角力

第113期
何清漣

從2012年4月下旬陳光誠出奔美國駐華大使館事件出現後,有關薄熙來家族腐敗的放風戛然而止,此後圍繞陳光誠事件,明顯出現兩個「中共中央」在角力的詭祕現象,令人聯想到:北京胡、溫等人在倒薄事件上,遇到的抵制遠比他們預期的要強烈。

「如有神助」解釋不了陳光誠出逃

目前,有關陳光誠出逃的過程被說成「如有神助」。據陳光誠自述:在至少60個看守人員的眼皮底下,他突破7個關卡,一步一步逃出了東師古村。他堅決否定了所謂「良心看守暗中幫助」之說。到京後,他並未直接進入美國駐京使館,至於是何人與美國大使館「接頭」,他不願多談。營救陳光誠的珍珠(何培蓉)數次補充豐富這個救人過程,最後定格如下:當她收到陳光誠發出的「鳥已出籠」暗語,得知陳已成功出逃並前去救他,整個過程「出奇地順利」,是她聯絡了美國大使館官員。

我不相信神話。最開始有一些據稱是營救者放出來的消息,如「陳光誠以盲人之身,利用看守不在的十秒鐘翻牆,摸黑過河,跋涉數十里」的故事,比金庸武俠小說的頂級輕功高手翻牆更為神奇。目前也許還未到陳光誠等人披露真相的時候,我對此只做善意的存疑。這一存疑,只是因為我們生活在人間,而非金庸先生虛構的武俠世界。

美國官員的敘述則將陳出逃的故事拉回到人間。《紐約時報》5月3日載文,其中提到營救者與美使館官員在北京某條小巷交接陳光誠時,有兩輛國安的車在分別跟蹤他們。美國使館在安頓陳光誠入住美國海軍陸戰隊宿舍後,於4月27日由助理國務卿坎貝爾(Kurt M. Campbell)通知在華盛頓的中國駐美大使張業遂有關陳光誠的行蹤,張大使深感震驚。

從以上消息可以得知,陳光誠是在中國國安的近身監控下進入美駐京使館。這些國安並未在陳進入美使館這一消息及時通報中國外交部。據此,可以判定這些國安的目的只是要確定陳光誠已經順利進入美國駐華大使館,他們並非奉胡溫一系之命在行動。

中央A與中央B圍繞陳光誠事件的角力

在如何對待陳光誠的問題上,外界至少看到有兩個「中共中央」在互鬥。以下戲以「中央A」指代公開化的、人們可見的中共中央,以「中央B」指代在暗中起作用、但其骨幹與主要人物是誰,人們卻只能猜測的中共高層人物,比如周永康。以下是兩個中央之間在陳光誠事件上演繹的故事:

中央A正要與美國進行「戰略對話」之際,陳光誠在中央B的眼線監控之下進入了美領館;此後,中央A與美方根據陳光誠意願簽訂好協議,中央A向美方保證陳光誠的自由與安全,同意他離開臨沂,在國內選一城市攜全家生活讀書並由政府提供生活保障。陳光誠走出美使館之後,中央B卻讓陳感到安全深受威脅,迫使陳改變主意,引發了美國國務院面臨一場短暫的公關危機。

此後,美中兩國政府又圍繞陳光誠達成新的協議,中央A同意陳光誠攜妻子及子女赴美,去紐約大學做訪問學者,美方也做好一切準備迎接。中央A還派官員持鮮花去看望陳光誠,並答應調查臨沂對陳光誠超強維穩黑幕,盡快為陳辦理好護照等。然而5月4日《北京日報》、《京華時報》、《新京報》、《北京青年報》四大媒體就陳光誠進入美駐京使館一事發表四篇評論,同聲合奏「反美批陳」交響曲。由於這幾家報紙均由北京市主管,外界均猜想北京市是中央B的重要堡壘。

美官員放話:「我們已經精疲力盡了!」

可以說,今年通過「倒薄事件」與「陳光誠事件」,北京向世界清晰地展現了自身內部的嚴重分裂。陳光誠事件發生於中美戰略對話前夕,時值高層權鬥方酣。人們可以就中央A與中央B的爭鬥充分發揮想像。

接納陳光誠入館,是由國務卿希拉蕊所做的決定。經過數天艱難的談判,美國按陳光誠的心意與中國政府達成協議。但因陳進入醫院後改變心意,向各國媒體指責美國誘使他作出離開大使館的決定,並表示不再信任美國政府,導致美國政府一度陷入了公關危機。雖然由郭玉閃在5月3日代替陳光誠擬聲明道歉,但在受援者與媒體高調批評之下,一位資深的美國政府官員無奈地表示:「我們一時沒有緩過勁來——我們已經精疲力盡了!」

《紐約時報》4號報導,美國資深官員私下坦言,在處理陳光誠事件時,確實「誤判形勢,沒有獲得中方完整、詳細的保證」。這個「完整的詳細的保證」,其實是指在處理陳光誠事件上,外交部(胡錦濤領導的中央A)與國安部(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操控的中央B)有不同的立場。《紐約時報》在9日的報導中說,在美方看來,陳光誠事件更加突顯了強硬派與改革派之間的激烈鬥爭。在談判的過程中,美國國務院法律顧問Harold H. Koh見到中國國家安全部官員在走廊上與外交部官員爭吵,國安部官員說陳光誠應該被嚴懲,而不是被美國人所嬌慣。

這是美國有史以來在中國花力氣最大的人道救援案,如此結局,令人扼腕。

對美國來說,更難辦的是已看到美國駐華使館有成為「中國訪民接訪處」的可能性,如河南省襄城縣村民聶木妮夫婦5月8日雙雙闖館事件發生。次日,前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主任的傑弗裡貝德(Jeffrey Bader)對外公開說,美中雙方都希望確保陳光誠事件不要成為未來企圖在美國大使館尋求庇護的模式。

作者簡介:

何清漣

作者為旅美中國經濟專家與評論家,美國《商業周刊》1999年評為「亞洲之星」。其著作《現代化的陷阱》一書被推選為「3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探訪北投風情 百年溫泉之鄉輕旅行
難得的家族聚會,相約在富含歷史軌跡、人文底蘊、傳說故事的百年溫泉之鄉「北投」。北投區是台北市面積第二大、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自然資源豐富…
27. 流於形式
本期登場人物: 趙東(東科媒體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於高科技產業創業,最終跨足媒體業的領袖型人物。 50幾歲但看起來像70歲。…
釉彩,陶家寂寞的顏色
到了現在,被命名為「破曉、孤月、冬雪、愁雲」的四個陶碗,端莊地擺在眼前,才看清楚了陶藝家用植物灰與泥漿釉燒製的陶器,釉彩的奇妙肌理、…
工藝復興
最近十多年來,全球化已經達到了一個高峰。我們生活所需,從家電、資訊產品、生活用品到農產品,無不移師到全世界最低廉、最有效率的地方去生產。…
公平要由何時算到何處?
自由、民主、公平、正義這些普世價值幾乎沒有人敢正面反對,用這些詞語來做各種主張和行動時,往往威力難擋。於是如羅蘭夫人所說:「自由自由,…
「整型」真的可以「挽回人心」?
高凌風與妻子金友莊的婚姻亮起紅燈。為了挽回婚姻,高凌風除了不間斷地溫情喊話,想盡招數挽救婚姻,近日更決定變臉拉皮回春,…
一條繩牽兩人 盲人選手跑出無限可能
一條五十公分長的繩子,兩端牽起生命非凡的價值、牽起永恆的情誼。 「他」是張文彥,台灣第一位盲人馬拉松選手,外表斯文,個性溫和,…
蘇銀益豁達面對困境 在虎頭蘭領域闖出一片天
中海拔的南投縣魚池鄉,由於濕度高、日夜溫差大,氣候和土壤條件適合養蘭,是全國最大的虎頭蘭產區,由於虎頭蘭的花型大而美,深受民眾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