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用行動關注台灣農業 - 「炸彈客」炸開「台北綠色市集」

用行動關注台灣農業 - 「炸彈客」炸開「台北綠色市集」
「白米炸彈客」楊儒門改用溫和方式,悄悄展開了「台北綠市集」的夢想。
丹尼爾
第71期
張頌宇

楊儒門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有印象。他就是六年多前轟動一時、在台北放置17次爆裂物來表達農業問題而入獄的「白米炸彈客」。2007年特赦出獄後,楊儒門改用溫和方式,悄悄展開了讓「台北綠市集」遍地開花的夢想。

2007年「從裡面出來」之後,楊儒門對於台灣農業的關注不改初衷:「農業是很重要的穩定社會力量。農民如果失業了,回農村種田,有東西吃不會餓死。此外,農村有社群力量,彼此提攜幫助。鄉下方圓一公里內連貓要生都知道,關係很緊密,大家可以交換食物。今天如果在城市你沒飯吃怎麼辦?」

但是,未來要怎麼走?他開始思索著。

取法香港:定位「永續」農學市集

一開始,楊儒門在「回鄉種田」或是「成立市集」兩個選擇中猶疑。雖然關注農業,但兩者卻都不是他在行的事。2008年,和朋友去香港觀摩「大埔農墟和天星碼頭農墟」後,讓他對有機、農民市集產生了想法。

台灣人去香港,通常只知道逛街購物,只看到高樓大廈,不知道其實香港有60%以上是綠地,和台灣很相似。而在這個丸稠之地中,登記農夫的有一千多人,其中約60人從事有機耕種。主要的農夫市集有大埔農墟、灣仔農墟、嘉道理農墟和中環天星碼頭農墟。香港做有機、無毒市集比台灣約早了兩、三年,楊儒門表示:「香港99%以上食物來自中國大陸或進口,有誰會想到香港本地還有人種田?大家想到香港,都只想到百貨公司。」

楊儒門說這種刻板印象,反而讓消費者對香港自產的作物產生疑問,餐廳、店家也不見得會使用。另一方面,不用化肥、有機種植的方式成本高,單價也較高,所以這些作有機耕種的農民,都用農夫市集或辦講座的方式推廣。

香港一番考察後,楊儒門心想:如果台灣也有農民市集不知有多好啊?

帶著這樣的懸念回到台灣,楊儒門對於如何著手還是覺得很迷惘。後來在朋友介紹下,認識了成立台中合樸農學市集的陳孟凱。楊儒門就此發現,辦市集原來可以很有趣!生產者和消費者面對面地溝通,讓兩者關係不再只是買賣,還可以變成朋友。

248農學市集:生產者與消費者的互動平台

2008年,在向前輩「合樸農學市集」借鑑學習下,楊儒門在台北都會區成立了有自己特色的「248農學市集」。為甚麼叫248?其實只是剛好太平洋建設的老闆章啟明熱心地提供了位在忠孝東路四段248巷裡的一塊地。現在這裡平時是停車場,一到星期五、六就搭起棚子,成為熱鬧的市集。

土地有了,楊儒門想著:在這個圍滿水泥的都市,能不能開出花來?

要成立一個「友善環境」的綠市集,接下來必須訂出農民進入市集設攤的規範,「訂定規格才是市集長久走下去的方向」。楊儒門表示,市集在成立之初,曾想過把規格訂在「有機認證」,這樣找農友容易許多,只要勤打電話,不怕沒人參加,而且不用「產地拜訪」,免去舟車勞頓的麻煩。

但他問自己,要做的是「有機」還是「農業」?他發現「有機的法規」在某種程度上對「小農」是不友善的,例如零散的土地與大規模農企業的認證費用相同,轉型期時間過長,認證對小農來說成本太高;而農友在轉型期間,產品既不是有機,但又比慣行農法好,價格上無法依從等等問題。一味要求認證會抹殺許多小農的努力;但不要求認證,又和政府及世界潮流相違背。

現在,楊儒門認為最好的方式是透過「生產者與消費者的互動平台」讓兩者對話、建立關係,讓雙方產生信任,農民在基本上有能力銷售出自己種植的產品後,再去申請認證。不然東西賣不出去,又加上認證的沉重負擔,認證費將是壓垮農友的最後一根稻草。「畢竟農友的用心,不會因為沒有認證而有改變。唯有越來越多人從事友善種植,農業才會走出一條對土地友善的路,消費者的健康也會獲得保障,農友也才會拿到應有的報酬與尊重。」

簡言之,「永續」是楊儒門成立市集的宗旨。

找農友:勾勒未來十年通路願景

在尋找農友的過程中,每個農場楊儒門都親訪後,才考慮要不要讓農友來市集設攤。結果平均每三個裡面只有一個願意來,尤其要讓南部農友每週大老遠來台北擺攤兩次,對農友來說不符成本效益。面對農友的躊躇不前,楊儒門會宣揚長期投資的觀念:「難道你只看短期能不能立即收到錢,不願去付出一、兩年時間,把未來十年的通路都找到?」

另一種不願到市集擺攤的農友,是不善面對消費者、不善溝通的。楊儒門解釋:「農友過去賣給盤商,聽到的就是『你這東西不好,便宜賣給我』。以前的經驗就是被人嫌,農業沒有受到尊重,他不知道還會有鼓勵的、出好價格的通路。」這樣的農友,楊儒門會努力解開他們的疑慮:「難道永遠只靠有機通路、超市、餐廳?如果沒有把產品的好告訴消費者,消費者永遠不認識你,永遠無法建立自己的品牌。」

當然,也有想參與「農學市集」,但不能讓他來的農友。例如,楊儒門去看農場種植方式聞到農藥味,或者是大面積只種單一作物的,讓人對這種農友執行「生物多樣性」的能力產生懷疑。

目前農友除了在市集擺攤,楊儒門也會幫農友介紹其他通路,在248市集的農友,有合作的對象包括誠品、HOLA、天和鮮物有機養生超市、主婦聯盟、飯店、溫泉會館和一些特色餐廳等。

楊儒門表示很多農友會有心理障礙,和強勢通路或到企業大樓談生意會害怕,「有農友約了一起到企業談合作,半天看不到人,原來農友到了又坐計程車回去。」所以楊儒門會幫農友做溝通,或者請這些企業人士到市集或店裡看。「我們就像是平台,幫他們接觸不同通路。以前農友可能是跟有機店合作,但價錢不一定好,我們幫忙去談,價錢好很多。百貨公司願意出比較高的價格,因為有品質,可以在台北慢慢培養自己的品牌。」

學管理:建立農友「成本、收支」觀念

有了好的理念,一開始慕名而來的人很多,但幾個月過去,消費者卻越來越少,農友的熱情也逐漸消失,請假或是告知不來的越來越多。「到2008年10月,農友不到十個人,而找人的速度,比不上流失的速度。」沒有外界支持,市集運作的財務問題也浮現出來。

「我們一開始沒收錢,賠很久,賠到要賣車。」在和朋友不斷討論後,楊儒門產生要有「成本概念、收支表和市集未來的展望」這三項基本認知。

「農友要有成本概念,工作人員也要有,所以我們跟農友收一個簡單清潔費,不然設備哪來?也不希望市集倒掉吧!」目前248農學市集擺一天一攤收場地清潔費750元。這是因為估算農民一天最少要賣7,500元,收10%作為清潔費。此外楊儒門表示市集是協助農友銷售5%的農產品。對農友來說,銷售5%的農產品並不是一件難事。

在有了營運、成本概念後,市集的開伙,也是轉機的一部分,農友輪流準備食材在市集煮午、晚餐,大家有機會品嚐彼此的農產,消費者也可以共同分享。楊儒門說,這樣的「人情味」,也讓市集慢慢蓄積人氣。

漸漸地,市集的運作穩定下來,農友流動率降低,基本的消費客群也建立起來。「248巷快半年沒收過新農友了,除了季節性的變動,流動率不高。」楊儒門感到很欣慰。

楊儒門表示,在市集擺攤的農友裡,目前有8個已做出自己的品牌,包括做果醬紅到國外的在欉紅、做冰棒的春一枝、做麥芽糖的來春嬤、螢火蟲農場、福山農莊、雨林咖啡、鴻安圓農場及五兄妹農莊。「來春嬤的麥芽糖,在市集從零開始做起來。米其林三星法國主廚Christian Le Squer特地來買她東西,還上電視。結果農友問我米其林是賣輪胎的?」楊儒門很有信心,因為這8個經驗如果用在第9個、第10個成功的話,表示這方式可行。

「248農學市集」站穩腳步後,今年3月與7月,楊儒門又分別在天母開設「天母農學園」,在台北信義區的「四四南村」眷村舊址成立集在地農產、文創商品及文藝表演的「假日簡單市集」。楊儒門對台北消費者的綠色意識覺醒「很有信心」,認為綠色市場潛力無窮!

楊儒門目前在台北的三個固定「綠」通路

248農學市集

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248巷內

週五14:00~20:00

週六10:00~17:00

簡單市集(Simple Market)

台北市信義區松勤街50號

 ( 四四南村)

週日14:00~20:00

 

天母農學園

(結合教學、販售的實體店鋪)

士林區士東路286巷31號

週一至週日9:00~21:00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一樣的黑心商人,兩樣的政府
塑化劑引發的台灣食品風暴,可以稱為一種「國難」。這場塑化劑風暴被拿來和2008年中國的毒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相提並論,…
日本發表黑鮪魚全新養殖技術
日本豐田通商和近畿大學今年9月發表了共同研究成果──「黑鮪魚完全養殖技術」。以往黑鮪魚的養殖方式是捕捉野生的幼魚後將其飼養長大,…
美國名校魅力大 牛津劍橋失寵
  英國兩大名校牛津和劍橋大學,曾經是英國無數莘莘學子趨之若鶩的首選。但時至今日,…
Google+挑戰Facebook,你看好誰?
「社群網戰」再掀波瀾!Google在2011年6月29日正式發表了最新的社群網站「Google+」,企圖迎戰已成立七年多、擁有全球7.…
黃敬平:人要置之死地而後生
台灣公民意識蓬勃,年輕世代牽動不少中間選民的投票意向。在九合一選舉中,六都首長之戰僅保一席,國民黨也不否認原因之一是年輕選票的大量流失。…
電視新聞 數字解密
打開電視機,在有線電視系統裡,從第49台到第55台,台灣民眾擁有七個全年365天、全天候24小時播放的新聞頻道。在此天涯若比鄰的全球化時代…
老照片
阿梅老師是南安國小的退休教師,退休後仍繼續投入南方澳教育史的整理工作,是個出了名熱心的人。 畢業於南安國小的我對阿梅老師並不陌生,…
香港回歸14週年前夕 民調重創一國兩制
就在香港主權回歸中國滿14週年的前夕,香港中文大學與香港大學個別民調顯示,超過半數的港人認為,目前的情況比回歸前還要差。無疑對中國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