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太平山林場的歷史記憶

尋訪太平山林場的歷史記憶
藍天下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內的貯木池。
曾漢東
第10期
曾云
足具紀念價值的羅東林業文化園區,
林木、步道與老火車頭的搭配恰如其分。
園內地勢平緩易行,常見爺孫相伴漫步其中,
是老少咸宜的休閒佳境。

穿過小徑與低矮的土屋民房,來到緊鄰羅東林區管理處的林業文化園區,十足設計感的側門入口,讓來訪者充滿期待。

碎石步道緊沿左側的水池筆直展開,水池延伸成為園區內的貯木池。木頭堆疊而成的扶欄,為步道添加典雅與舒適的氛圍。這段路,通往啟密之門,即將揭開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的悠然與美麗。

日式風味的木造小屋,沿水矗立,雨後空氣裏的檜木飄香,振奮了嗅覺。空地上一座歷史悠久的碉堡,是早期為捍衛台灣重要的生產機構所建,斑駁紋路,見證1915年至今的歷史記憶。

竹林車站、老火車頭見證時空軌跡

羅東林區管理處隸行政院林務局,包含礁溪、南澳、冬山、太平山與台北工作站。1915年,台灣總督府營林局於宜蘭設立出張所。1924年,森林鐵道開通後,為配合業務,設置羅東初張所於竹林。戰後改稱羅東山林管理所。園區內陳列了日據時代的老火車與竹林車站,皆非憑空創造,而是處處可見時間的軌跡。

園內設計屢見巧思,軌道於碎石步道上綿延,貫串著老火車的主題。更因緊鄰鐵道,不時能見火車疾駛而過,古今相照,發人感懷。羅東為昔日太平山林場的木材集散地,仰賴火車來回運載,森林火車不僅載木,更為沿線居民、農產品、伐木員工帶來便利。今日,老火車頭已失去昔日的風光,卻在保養修復後,供遊人合影留念,供遊子憑弔緬懷。

竹林車站經管理處悉心保存,於原地依據原有尺寸、風貌重建,還原日據時代的樣貌,以玆紀念。建築物保留原始的木材建築特色,色澤古樸、樣式簡單。

環湖步道盡覽貯木池生態美景

園區左側遼闊的貯木池,今日則身負他責,成為植物、候鳥、魚類的棲息之地。漂浮植物廣袤覆蓋,提供野生生物棲身。林區管理處於設計中體現理念,欲結合生態保育,並推及一般民眾。

沿著貯木池所造的環湖步道,有貼心的防滑設計,長約1,400公尺。沿途高聳的林木,不僅為景緻增色,也多了幽靜涼爽的氣息。群木有序地點綴,在木製的步道旁交錯生長。多種鳥類於此停留徜徉,叫聲高亢似乎召喚著同伴加入。步行於此,得林木相伴,亦能欣賞兩側水池的生態之美,莫怪能引人相繼前往。

深入園區,羅東林區管理處打造一座生態池,建造「竹屋」供遊人觀景,「竹屋」與竹林車站遙遙相望。另一區的水生植物展示區,區劃設計的窪地,預計栽種荷、睡蓮、菖蒲、捲瓣莕菜、日本萍蓬草等宜蘭地區具有經濟效益的水生植物,不忘推廣保育自然的重要。

爺孫相伴,映襯天倫之美

園區因地勢平坦,幅員遼闊,無需為一窺美景上下攀爬,成為老少咸宜的休閒去處。不論晨間或黃昏,常見園內爺孫相伴,悠閒漫步。孫兒搖搖爺爺的手掌,抬頭央求爺爺一起坐火車的天真神情,和老爺爺抱著孫兒的笑靨,成為另一動人的景色。

預計年底開幕的竹林咖啡館,露天的桌椅,邀請遊客成為入幕之賓。天然林木與無邊四溢的咖啡香氣,將舒展每一條緊繃的神經。園區發展多元,成為絕佳休閒境地的企圖,令人引頸企盼。

堪稱紀念公園的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環境遼闊,景色怡人,林木與步道的搭配恰如其分。融合自然之美與簡樸細緻的景觀設計,增添了歷史價值與在地情感。其中結合生態保育的概念,更是現今最重要的議題之一。值得你偷得浮生半日閒,前往一探究竟。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雨果和魯迅的革命共識
如何看待大革命,不同作家有不同解讀。但法國、英國、俄國、中國的四位著名作家──雨果、狄更斯、杜斯妥也夫斯基、魯迅,雖成長生活背景不同,…
紅衫軍「下血咒」 泰總理冷處理
支持泰國前總理戴克辛的泰國「紅衫軍」,3月16日在總理艾比希的住宅前投擲了裝有自己鮮血的塑膠袋,企圖以「血諫」逼使總理艾比希解散國會下議院…
數位南向行不行? 東南亞獨角獸聚首台北 探討電商未來
9月28日,梅姬颱風剛結束對台灣的恣意肆虐,前腳離去之時,W Hotel內早已熱鬧滾滾,與會民眾一邊討論颱風影響,一邊醞釀氣勢,…
地球「大淨化」即將到來
霍皮印第安保留地(Hopi Reservation)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東北部,占地大約6,560平方公里,霍皮族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陳子紘的美味人生:咬一口公益的馨香
台中市北區的梅亭街、永興街上有許多美味餐廳,如日本廚師與妻子一起開設的明男の厨房(Dining Akio)、吃砂鍋牛肉會停不下來的家味小館…
台灣旅行社遭欠50億,要得回來嗎?
中國觀光客來台,一時間看似讓台灣旅遊業朝氣蓬勃,商機無限。但最令旅遊業者在意的,還是被中國旅行社積欠的那50億。   真相1:…
習近平公開批「太上皇」 反腐拒發「免死金牌」
中共中紀委監察部網站1月2日摘錄了官方出版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新書,書中收錄了習近平2012年底到2015年1月間的講話和文章,不但重提…
英語小補帖
  深按語言個中三昧之人,往往可將這平凡的溝通工具使得文如織錦,舌粲蓮花,閱聽者如醍醐灌頂,不亦快哉。語言教材如果注入幽默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