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臉譜

媽媽的身影 烹飪路上伴我行

照過來,好菜上桌了!
岳翔雲
第5期
黃守宜
高中上第一堂烹飪課時,媽媽在廚房俐落的身影浮現,
超過二十年的烹飪生涯,母親遺德伴我而行。
九二一震災,懷有一身廚藝的我終於明白自己的天命──濟人如己。

烹飪是我一生最大的興趣,生活的一切。

每天清晨,睜開雙眼,在下床的那一刻,腦中所想所思,都是今日烹煮的菜餚。一本隨身的筆記本寫下隨時的菜單發想與檢討的紀錄。超過二十年的烹飪生涯,拜過的師傅超過十位,從未間斷學習,對照自己的精神與態度,都是母親性情的延續。

母親在富裕家庭成長,沒有一絲嬌氣,難得的擁有一身好廚藝。與父親結婚後,家事、農事以及父親經營的小生意,樣樣打理不輕忽,尤其身手俐落。小時候,眼中的母親總是「忙、忙、忙」......,儘管如此,仍可利用短暫時間,快速地料理豐盛佳餚宴客,端出那一桌桌宴客的菜對她來說,總是那麼輕而易舉、稀鬆平常!

農家子弟敬天拜神,母親準備年節祭品時,每一步驟的「煎、煮、滷、炸......」雖費時卻不馬虎。用心與細膩的做事態度,都在我小小心靈扎下深刻記憶。

當母親在廚房忙前忙後時,我就是個小跟班、大助手,挨在她身旁,挑菜、洗菜、端盤,尤其是「善後」,都由我一手包辦。在母親的「身教」下,「自然而然」做起這些事,沒有「小小」的抱怨與不滿,也沒有與姊妹們的計較與推拖。

烹飪助理,夢想成空

高中時期就讀家政科,媽媽做菜的身影出現在上第一堂烹飪課時。面對滿桌的食材,彷彿錄影帶重播,熟悉而親切,那一堂課我很快的進入狀況,完成烹飪。

接下來,當同學們遠離油膩時,我樂意地將鍋碗瓢盆一一清理乾淨;當同學上課不認真時,我卻樂在其中。老師注意到我的不同,發現我的用心,推舉我參加校際烹飪比賽,意外獲得第一名後,帶給我很大的激勵作用,也勾起我對做菜的真正興趣。

記得高職畢業時,老師要了我的住址,她說,退休後計畫開設烹飪補習班,將聘請我為烹飪助理。當時,心中非常欣喜,也對未來產生極大的憧憬。但是,年又一年,等不到老師的通知,非常失望,「烹飪」也漸漸走出我的生活。

婚後,對於一向善於利用時間的我來說,每天等待的只是煮飯、洗衣、帶小孩,心中被莫名的失落與空洞感填滿,我相信人生不應只是如此。直到朋友邀約報名學習烹飪,我的心中重燃起對烹飪的熱情,因此當課程結束後,卻是我「烹飪生涯」的展開。

回想起來,除了忙碌與辛苦外,婆婆的支持與協助最讓我感動,她讓我無後顧之憂地同時進行三個課程。除了每週花費六小時的來回車程,北上拜傅培梅為師外,我在台中學習日本料理與江浙菜,一星期三到四天的課程持續兩年之久。但昂貴的學費對「家庭主婦」我來說,是個沉重的負擔,因此,將嫁妝首飾全部典當換來這不易的機會,更教我珍惜。

漸感「手藝」成熟後,興起開設簡餐店的念頭。看中絕佳的地點,設計菜單、規劃裝潢陳設,一切正進行得「順利」,卻陰錯陽差,臨門一腳的前一刻,店面被人租走了,失去了那一展身手的舞台,夢想成空,我不禁流下淚來,難過許久。

廚房當教室 開啟教學生涯

挫折並沒有消退意志,母親認份、不屈的個性有女繼承,「好身手」怎可就此放棄?「POP」貼上電線桿與花店,「家庭烹飪教學」就此展開,地點就是自家的廚房。永遠記得第一堂課共有八名學生,包含捧場的妹妹及妯娌。很幸運的,我的「家庭烹飪教室」開張六個月後,知名度在小鎮打開,陸續有農會、機關團體來聘請教學。

民國七十六至七十八年間,我參加了全省大大小小的烹飪比賽,因屢屢獲獎,受到肯定,除任聘於中部多個機關團體、農會之外,七十八年受聘實踐家專台中分部。此後至今,也輔導學生與學員參加烹飪比賽,屢創佳績。

原本單純的教學生涯,在九二一地震後發生轉折。因為熟悉的場景彷彿在另一個時空已經演練過許久:母親慈善的臉龐,溫柔、仔細交代還是孩童的我,將手中白米與青菜送給鄰村貧困的家庭。看見殘破的屋舍,破碎的家園,對我來說,伸出援手變得熟悉而自然。

如果有人因我的烹飪所學、所能,而改善生活,那將是我一生在烹飪上的最大反饋。地震災民、外籍新娘及原住民朋友,都是我輔導就業及幫助的對象。而屢屢看到過剩的農產品滯銷,農民心血成空,感到心疼,所以,如何將農產品加工及商品化,也是目前我投入的研究重心。

職業之便,吃過無數美食,其實,我可是不挑食的!雖然什麼都吃,但一向堅持「不時不食」。拿當令新鮮食材,煮出美味料理,吃得衛生,吃得健康,是我簡單卻堅持的「食的哲學」。

回首自己的一生,母親的影子深刻在心中,她讓我更堅強、更勤奮,在困苦中堅定志向。時至今日,除了感懷她的恩澤之外,也期許年青朋友,百日莫虛度,珍惜學習機會,習得一技之長在身,面臨困境時堅定信念,就能擁有自己一片天。

希望生活在天國那一端的母親,一切安好。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不能回鄉的遊子給母親的告白
母親節就快到了,每當腦海中浮現出「媽媽」兩個字時,我的眼中就不禁浸滿了淚水。因為個人信仰的緣故,我已經多年不能回鄉。…
香港「特別恐怖區」
反送中運動開展以來至今已經接近半年了,香港特區政府的表現讓我們大感意外,也大開眼界,這居然是「一國兩制」!…
特首狼性畢露 萬箭齊射香港
香港特首梁振英完成「清場」,鎮壓了雨傘革命,壓制了不同聲音以後,香港政改就進入第二輪諮詢期。所謂諮詢,自然是讓人講話,而由政府耐心傾聽,…
紓困各彈各調 歐銀拒擴大振興方案
在全球金融風暴之中,該用甚麼方法挽救經濟?各國政府意見不一。美國財政部3月公布了幫助解決美國銀行業危機的1兆美元銀行不良資產的公私合購計畫…
青冰白雪 日本日光公園華嚴瀑布紀行
 上個世紀80年代,我在日本留學期間曾經周遊日本列島。足跡不僅踏遍了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還曾南下到九州與沖繩之間的種子島,…
新華社「亡國」?習近平成「中國最後領導人」
 北京3月一年一度的「兩會」(「人民代表大會」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中,充斥著同官方統一口徑的振振有詞,卻戲劇性地出現「…
遊美國北瀑布國家公園 陶冶情操
我在童年時代的夢想就是雲遊四方,其中名山大海更是心中的嚮往之處。經常仰望名山大海,感受宇宙的博大渾茫與人類自身的渺小,…
他們,為何選擇扶輪?
談起扶輪社,一般人膚淺的印象是──這是一群「有錢人」參加的社團,是老闆們交際聯誼,行有餘力捐錢做公益的組織。事實並非如此。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