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經驗

成長率的魔術和騙術

成長率的魔術和騙術
經濟問題上最常運用統計數字的方法之一是計算成長率,但成長率的計算卻可暗藏很多玄機。Getty Images
第103期
陳博志

數字很常比文字更容易精確描述出具體的目標或成果,而給人深刻的印象,因此善於講話的人也常在話中運用一些數字。在經濟議題上,數字更常是不可或缺的內容。幾百年來經濟學家和其他人士已很習慣用統計數字來分析和爭論經濟問題。然而給人精確印象的數字其實並不一定精確,有時甚至可能是不正確或者有誤導的作用。統計專家常說數字不會騙人,但騙子創造數字。就算沒製造假數字來騙人,統計數字本身其實和它所被認為要代表的含義也常不相同。而即使數字的含義正確,運用統計數字來騙人的花招也是很多。本文將以成長率為例來說明。

經濟問題上最常運用統計數字的方法之一是計算成長率,而成長率的計算卻暗藏很多玄機。常可看到有人說某產業或某企業的成長率高達百分之幾十甚至幾百,因而得到的印象很可能是這產業或企業成長快速。但實際情況卻並不一定是這樣。

成長率把戲一:挑選偏低基期

假設甲乙兩企業都是三年前創立,去年營業額都是1,000萬,今年都是1,200萬,兩企業的表現似乎差不多。但若甲、乙兩企業三年前分別是7和12月創立,每月營業額同為50萬,當年營業額分別是300萬和50萬,則用三年前的營業額為基礎,甲乙兩企業這三年分別成長為4倍和24倍,好像乙企業的成長快非常多。類似的例子若乙企業三年前年底前才開業營運一天,更可算出成長了720倍。換言之,即使後面的表現都一樣,只要基期的數值很低,成長率就可以變成很高。很多在宣傳某產業或企業之產量或某產品出口高速成長因而極有前途的說法,其實都是像這樣用初創時期偏低之基期值玩出來的把戲。

成長率把戲二:避談衰退時期

由於經濟數據常有起伏波動,因此除了草創初期的低數值之外,也常有人挑某個數值低的時期做基期來誇大成長率。若某企業連續三年的營業額是100、50、100則後兩年的成長率分別是-50%和100%,若只看這兩年的成長率,一下子可能誤以為第二年萎縮的營業額在第三年已加倍補回來,但實際上第三年只是回到第一年的水準而已。玩弄數字的人也可能故意忽略第二年的萎縮,而誇耀第三年的高成長率。

我國經濟成長率2008及2009年比以往的正常水準萎縮甚多,2009年甚至是負成長,因此2010年的經濟成長率有很大部分乃是在補回前兩年的衰退。然而馬總統卻避談衰退時期,只用2010年的成長率來自誇說那年我國的成長率是全球第四。這是玩弄成長率的另一種典型方法。

成長率把戲三:以偏概全

玩弄成長率的第三種方法是以偏概全,即拿整體中的一小部分之成長率來誇大成長的情況。例如政府今年以來常用石斑魚對中國出口的高成長率來宣傳ECFA的成效。然而出口包含數千種以上的產品,有的產品是新興的,有的產品則有甚大的波動,因此若只看個別產品,很容易就可挑到一些去年或前年出口值偏低的產品,而得到今年成長率極高的結果。為了避免這種以偏概全的情況,正常的做法是要用較大的產品範圍乃至所有產品的總計來分析才對。

而以所有產品來看,今年前十個月我國對中國出口比去年同期成長11.8%,低於我國對其他國家出口之成長率(15.8%),也低於中國總進口成長率(26.9%)。除非有甚麼合理的理由說我國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應大幅下降,且比我國在其他市場的競爭力下降更多,否則對中國出口成長率較低的事實,即表示ECFA並沒有政府所宣稱的利益。而整體的偏低成長率也表示,政府所說的那些高成長項目之外,必有其他成長率比整體成長率低更多甚至萎縮的項目,卻被政府藏起來不講。

政府經常拿工具機當ECFA成功的樣板來宣傳。但工具機對中國出口值今年前10個月比去年同期成長8.7%,對其他國家出口卻成長達14.5%,中國工具機進口值更成長32.2%,所以政府以工具機中之個別產品特別是個別廠商之出口所做的宣傳,都是違背事實的以偏概全。馬總統在12月3日辯論時,也用某個攤商告訴他生意不錯,來為景氣辯護。他也常談米酒降價而忽視其他物價的上漲。

成長率把戲四:用在不該用之處

成長率的另一種誤用是用在不該比較成長率的地方。通常要比較成長率的數據是那些大致會繼續增加,而且增加愈多愈好或愈不好的數據。例如所得或營業額正常情況會持續成長,而且成長愈多愈好,所以不同時期的成長率就會常被拿來比較。又如物價大部分時候是在上漲,而上漲太快是不好的,所以物價上漲率也常被拿來比較。這種成長是常態,好壞的對比在於速度的快慢之指標,比較各期的成長率是恰當的。

然而有些指標並沒有道理要明顯持續成長,因此若要比較兩個時期的優劣,就要比較其水準值而非其成長率。例如企業虧損就是壞事,也沒有道理說虧損會有持續增加的趨勢,因此要比較兩任總經理的優劣時,應該比較他們每年虧損的大小,虧損較多的就是做得較差,而不是比較他們分別比前一任增加多少虧損金額。

失業率和失業人數是另一個例子。失業是壞事,所以失業率是愈低愈好,然而馬總統卻用一種很奇怪的說法來說他在失業問題上表現得比前任的民進黨政府好。他說民進黨執政的前三年半增加了22.6萬人失業,而他執政後前三年半才增加6.8萬。但他是在民進黨執政時已增加的失業之上再增加6.8萬,他的失業率和失業人數都高於民進黨執政時期,就失業問題而言他的成果就是不如民進黨時期。把變壞的程度較小說成是比較好,可能是一種無知的誤用,也可能是一種很技巧的誤導。

成長率把戲五:指標不具代表性

除了上述幾種情況,成長率也可能因為統計指標並未真正代表我們所關心的問題而造成濫用。例如通常談物價上漲率都是用物價指數的成長率來代表,但各種常用的物價指數都不包括不動產價格,因此在房價暴漲的時期,即使其他物價穩定,想要購買不動產的人也仍會覺得自己的實質所得縮水,存款的購買能力下降。例如近幾年台北市房價上漲極多,房價對所得的比例由八倍增加到十六倍,也就是用房價來算的實質所得下降了50%,但用不包含房價在內的一般物價指數來看,實質所得的減少卻不明顯。

所得的成長是另一個統計指標未能代表真正意涵的例子。人們常把經濟成長率誤當成所得的成長率,但它其實是固定價格國內生產毛額的成長率。這項成長率中包含了人民實際上未得到的資本折舊之成長,也包含了因物價調整而虛增的貿易條件變化損益等項目,因此並非人們真正的所得之成長。我在年初即曾指出,若把這些人民實際上沒收到的錢扣掉,去年及近三年的所得成長都遠低於經濟成長率,馬政府所宣傳的10.88經濟成長率,其實完全未能代表人民所得的成長。

要看人民所得的成長有個更好的資料,即行政院主計處每年所做之家庭收支調查。依據此調查2010年全國每人平均可支配所得為27.3647萬元,只比2009年增加2.97%,遠低於經濟成長率。而2007年的每人平均可支配所得為27.3208萬元,考慮物價上漲而換算成2010年幣值則為28.3208萬元,比2010年還高3.47%。換言之,這三年的每人所得實際上是不增反減,少了3.47%或將近一萬元。由此可發現,用國內生產毛額計算的經濟成長率和人民實際收支的相差極大,政府一直重視經濟成長率,或者用經濟成長來宣揚政績,乃是被統計數字誤導,或者是用統計數字誤導人民。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深入捷克 遊賞布拉格私房景點
蔡依林和周杰倫合唱的〈布拉格廣場〉,把遠在東歐的捷克打響全台。捷克擁有令人著迷的風景,物美又價廉,每年都吸引大批台灣民眾前往旅遊。…
歐盟峰會過關 德法或一統江山
被視為歐元區解體與否重要指標的歐盟峰會未演先轟動,除了美、歐央行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採取維穩措施來提振市場信心外,德、…
反璞歸真的樂活好時機
俗話說:「沒錢寸步難行。」全球的金融海嘯引爆裁員潮,許多家庭經濟受到嚴重影響,哀鴻遍野。危機中怎麼換個方式去面對?…
第十一集 單槍匹馬 心癢難耐
「慘了,迷路了,我得趕快走出這個鬼地方。」 「喂喂喂,等我一下啦,你走那麼快幹嘛?」 「你跟不上就慢慢走,沒關係啦!」 「…
活動櫥窗
掌握數據變現 2019未來商務產業沙龍 2019年未來商務產業沙龍,本期趨勢是5G世代技術創新。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表示,…
台灣掉入了互推責任的陷阱
最近政府想促使金融機構多支持國內投資,有媒體社論說不是金融機構不支持,而是國內缺少可投資放款的好案子。全國工業總會一再指責國內缺水、缺電、…
該拒絕就拒絕,才能有效管理時間
在職場中經常會聽到一句話,就是:「不要當濫好人」。也就是說,「不要別人要求的幫忙總是照單全收,而不知道有時需要加以拒絕」。…
大腦10大奇妙事 一見光就打噴嚏
人類的大腦就像一個微型的宇宙,裡面藏著人類難以窮盡的秘密。英國媒體近日刊出人類大腦的10個奇妙的事實。這些存在於日常生活中的事實,…